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再解之八百零八
发布日期:2019-08-05 07:11:52

红疯子:原来补天的根本之策在避免共颛之争,原来作者杜撰补天石之说的最终用意是揭共颛之短,这真是几千年来没有听过的最振聋发聩的真言啦。

石呆子:再看一僧一道与石头的对话,其中最重要的是脂批点出的四句偈语,即[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如今大部分抄本都把这一段对话情节删掉了,成了补天石自己[可大可小、能来能去],一僧一道只是把这神石带到人间,这就不是神化石头、贬低一僧一道神力的问题了,而是存心想删去这四句偈语了。贾宝玉一生的精炼总结就是这四句偈语,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也是这四句偈语,没有这四句偈语,读者就不容易悟出《石头记》一书的其中味了,作者作此精炼总结是极有深意的,怎么会轻易删去这一段最重要的话呢?这分明是不想让读者看到这【四句乃一部之总纲】的批者删去的,他们就是怕读者看到这全书的总纲啊。结果这样一删造成了很多误解,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贾宝玉是补天石下凡历劫]的说法,续书就是照这种说法续的。大家看原作这里说的是补天石在青埂峰下躺着,并不能[可大可小、能来能去],是[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 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这里明明说通灵宝玉只是补天石的幻形,是一个[宝物],不是一个[宝人],可[贾宝玉是补天石下凡历劫]的说法却把补天石的幻形通灵宝玉与贾宝玉等同起来,现在又叫补天石自己不经[那僧大展幻术],自己就变成了通灵玉,又变成了贾宝玉本人,这样一来不是把贾宝玉这个人神化了吗?这一神化当然就不需要悟出这四句偈言了,因为不过是一段神话故事嘛,何必当真?但是作者的原意却是说玉归玉、人归人,补天石本身没有神通变成通灵玉,更没有本事幻化成人,它只负责记载它的经历,不好拟人化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作者要用它的幻形通灵宝玉来比喻和氏壁、比喻和氏壁做成的传国玉玺,而传国玉玺是没有灵性的,[这劳什子连人之高低都不择,还说通灵通灵呢!]怎么能当聪灵俊秀在万万人之上的[贾宝玉]呢?这一说法的要害就在不但把通灵玉神化、而且把通灵玉拟人化上,一旦拟人化了,就不好用它来拟物化、用它来比喻和氏壁、用它来比喻传国玉玺了,这恰恰是作者[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的关键之处啊,[通灵宝玉之说]若不联系到[和氏壁之说]、若不联想到[和氏壁即传国玉玺],这[通灵之说]就成了纯粹的神话,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再说作者之所以题书的正名曰《石头记》,就是寓意传国玉玺不过是一块奇异的石头、每个争夺者暂时拥有者最终失落者不过是把自己的经历记在上面、几千年的帝王将相史不过是一段段[石头记载史]、作者不过是参照康雍二十年争玉史杜撰出其中一段[假宝玉历幻记]罢了。因此和氏壁这石头作为记录者、《石头记》一书作者作为传抄者改编者是必须坚持的事实,如果删去叙述石头记录自己经历的这一段文字,就成了[补天石幻化为贾宝玉这个人到人间下凡历劫、《石头记》作者只是把这段神话故事传抄给大家当笑话听]了,这样一来通灵之说的灵魂当然被抽空了,和氏壁做了传国玉玺后的害处当然被遮掩掉了,《石头记》的其中真味当然悟不出来了,这才是删者达到的实际效果啊。如今的人总是看不出删去这段话的要害所在,总以为删去这一段文字仅仅为了删去这四句偈语,还以为补天石自己[可大可小、能来能去]是作者的原意,一僧一道只是把这[天上的贾宝玉]带到人间,不是把[假宝玉]夹带在[贾宝玉这个人经历的故事]中改编成《石头记》一书,更不是[一块奇妙的石头被争夺记],这样一来通灵宝玉与和氏壁做成的传国玉玺不是完全对不上号了吗?书中的贾家与皇家不是完全对不上号了吗? 《石头记》一书的事体情理与具体情节不是完全对不上号了吗?它不是完全成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乐得酒馀饭饱同消寂寞][敷衍荒唐陶情适性][游戏笔墨]了吗?

红疯子:听你这意思是不是说这一段文字是续书作者删去的?

石呆子:我没有这样说,到底是谁删去的,我没有必要追究人名,删去的主观动机是什么,我也不想考究,我只是对通灵之说的重要意义被人忽略感到遗憾罢了,一部《石头记》的精华全在通灵宝玉之说里面,要想解出此书其中味首先要解出通灵玉的[传国玉玺]味,解不出[传国玉玺]味还谈什么解读《红楼梦》呢?你红疯子比别人更懂其中味的原因,不就在敢于深论到朝纲、敢于把通灵玉当和氏壁看、敢于把贾家当皇家看吗?若总是拘拘于曹家事,怎么可能悟出其中的事体情理呢?象续作者这样的人不但不敢把通灵玉当传国玉玺看、不敢深论到朝纲,也不肯把通灵玉当传国玉玺看、最痛恨深论到朝纲,当然要删去通灵之说的精华,把它贬为补天石幻化成人下凡历劫的神话了,由此可见他们对原作的深意有多敏感和忌惮了,反过来也可见他们的删改对作者的本意伤害有多大了。

很多人嫌我罗嗦,尤其讨厌我总是三番五次地强调通灵玉寓传国玉玺,他们不光忌惮谈通灵玉寓传国玉玺,尤其忌惮谈[]的反面即害处,直到自己被[]害得倾家荡产,还以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这就是不[通灵]啊。书中的宝玉不就是被[]害了吗?他的通灵不就是看到[]的背面即害处吗?大家记得第十二 回[贾天祥正照风月鉴]里就有一句[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 而且作者还[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石头记》一书的最可贵之处就是看背面比看正面还要管用,通灵玉的正面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如今的人只注意正面,没有人注意背面这三句话的用意,这三句话就是说的《石头记》一书的功效啊。现在你们该明白通灵之说的精妙之处了,它就是叫读者[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而且还[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续书作者等删改者就是只看《石头记》的正面、不看《石头记》的背面,只看通灵玉所寓传国玉玺的正面、不看其背面,还象贾代儒那样要删要改要续《石头记》,他们当然也是跟贾瑞差不多的须眉浊物了。

至于下面一僧一道与石头的对话,我在前面已经呆解过了,这里不再重复,我想补充的是你们不要以为这是一僧一道与未下凡历劫的贾宝玉的对话,作者只是借这段对话阐述《石头记》一书的总纲,一僧一道和石头都是作者一个人的代言人,作者只是用这段对白来跟读者交代通灵之说的来龙去脉罢了。还有一点要再次强调一下,[补天石]是不存在的神话,它幻化成通灵玉也是幻术、是假话,不能当真的。作者特别注明[此回中凡用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就是告诉读者不要把书中用注明的事当真啊。如今的人就是把补天石幻化成通灵玉的事太当真了,以至于忘记了通灵玉是夹带在贾宝玉口中到世上来的了,与贾宝玉这个人是有区别的。这一点我已经说过了,再次强调就是告诉大家[]只是记载人的经历的记录体,它要通过人发挥作用的,传国玉玺就是记载历朝与它有关的人和事的记录体,它就通过历朝帝王将相发挥作用,或者救他们、或者害他们、或者害他们的儿孙,最后不但害了他们,而且还害得天下的[公子和红妆][白骨如山],只是历朝帝王将相悟不出这背面的事体情理罢了。当然,除了象《石头记》作者这样[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的少数几个人,世上大多数人都没有悟出这传国玉玺背面的事体情理,况且在帝王的打压下,就是悟出这道理的通灵之人也不敢把这道理说明白,那是要被掌握传国玉玺的帝王砍头的,[你敢诅咒我们这些帝王?]因此作者只能通过他杜撰的这[一僧一道、石兄、空空道人]等虚幻角色来讲这些不该讲、不能讲、又不能不讲的话,而且还要用佛道的[][]词语掩饰起来,这样当然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了,正如作者借警幻之口说的: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如今很少有象《石头记》作者这样[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个中人]了,当然是[不知其中之妙][翻成嚼蜡矣]了。象这一僧一道与石头的对话就应该看成是作者与[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的帝王将相的对话,或者说是红楼梦的过来人对还想过去做红楼梦的人的忠告。大家看一僧一道[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这就是想去做红楼梦啊,一僧一道说:[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不能看作神仙在指点迷津,要看成是过来人谈体会谈感悟,作者写书时已经是过来人了,当然有权利说这话了,但是他又不好直说,于是借自己杜撰的这[一僧一道]之口说。什么是[依恃]?通灵玉象征的传国玉玺就是[依恃],只要有这个[依恃],就能够乐下去。为什么不能永远[依恃]?因为别人也要享受这些乐事、也要争取有[依恃]、也要争夺这[]啊。既然大家都要来[争玉],那持玉人当然就美中不足,好事多魔了,这[]当然就成为祸根了,一旦持玉人在争玉过程中失去[],或者象曹宝玉这样的依恃者在争玉风暴中失去依恃,那就会[瞬息间乐极悲生,人非物换],最后当然就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了,这是[理、运、数]即客观规律嘛,只是须等到经历过来之后才能看出来罢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