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呆子:这件事说到这里也该打住了,再往下深说就没话可说了,于是凤姐插进来向张道士要女儿的寄名符儿,张道士哪里敢不理荣府这实权人物,赶紧去取,[一时拿了一个茶盘,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托出符来],这引起凤姐的几句打趣,逗得贾母开怀一笑就算达到凤姐的目的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贾母在贾族中的地位超出一般大族人家老祖母的地位,简直是整个家族的太阳,贾宝玉则是这太阳照亮的月亮啊!果然张道士又想出众星捧月的高招儿了,他打算把贾宝玉的通灵玉用盘子托出去给[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我在前面一再交代这[通灵之说]是作者借来[撰此石头记一书]的,婴儿不可能衔玉而诞,因此你们一定要始终记住这[通灵玉]的有关情节都是作者玩弄的魔术手法,生活中根本没有关于通灵玉的相关实事的。因此这里的[捧玉展示]也是作者杜撰的假事,其目的在隐寓和氏壁做成的传国玉玺、在隐寓贾宝玉的贾族接班人身份、在隐寓皇家宝亲王的皇族接班人身份啊!你们若局限于[曹家的曹宝玉生下来嘴里衔块玉] 这奇事、局限于张道士让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奇事奇物就太笨了,张道士是让[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传国玉玺这奇物、告诉他们康熙皇帝可能会把[传国之宝]传给皇宝玉啊!至于这皇宝玉是不是指宝亲王弘历,作者根本没有说[是不是],只是照宝亲王弘历的说法告诉后人:他的宝皇帝位子早在祖父那儿就定下来了!你们不要把这看成是作者拥护[康熙是看中弘历才选中皇四子雍亲王继承皇位的]这种说法,作者根本不在乎是皇十四子继位还是皇四子继位,他只承认[成则王侯败则贼]的事体情理,只知道不管哪个上台都要清洗政敌,只是比曹家其他须眉浊物更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客观规律而已,根本没闲心替乾隆的[正名说]背书。但是石头记作者这种说法肯定能在乾隆皇帝那儿获得通过的,因为它完全符合官方的论点,根本没替允仍皇八子皇十四子及弘皙等人辩护,倒是竭力赞扬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尤其是把宝亲王说成是圣祖仁皇帝最疼爱的孙子,即使被乾隆皇帝看出其中隐寓,也会同意将此书出版发行的,因此你们别以为作者是在吹捧乾隆皇帝,其实他是为本书谋求传世啊!
红疯子:原来如此。照这样说来,作者没有一丁点讥讽[雍正不正]的意思,倒是认为雍亲王宝亲王父子比其他皇子皇孙都正宗了?那刘言家的[曹家参与弘皙逆案说]就更站不住脚了。
石呆子:你们总是拘拘于[谁正谁邪]这具体情节干嘛?[不过取其事体情理罢了],这事体情理在第二回早由贾雨村讲明白了:[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而且到底谁正谁邪,不过[成则王侯败则贼]罢了,所有得到宝玉的人都是大仁者,所有失去宝玉的人都是大恶者,得到宝玉的人都是[应运而生],失去宝玉的人都是[应劫而生],所以这里的张道士才对通灵玉有这么大兴趣,特意用盘子托着,茶盘上还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可见他对通灵玉的敬畏之情,若这通灵玉仅仅是一块稀奇的石头,用得着这么郑重其事吗?需知张道士[虽然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啊,这样的人见的世面太多太大了,用得着把一块玉奉若皇明吗?他是因为[这宝玉寓意那宝玉,玉中自有传国玺]啊!你们只要想到这一层,对下面的情节就不会惊讶了。[只见贾珍回说:"张爷爷送了玉来了。"刚说着,只见张道士捧了盘子,走到跟前笑道:"众人托小道的福,见了哥儿的玉,实在可罕。都没什么敬贺之物,这是他们各人传道的法器,都愿意为敬贺之礼。哥儿便不希罕,只留着在房里顽耍赏人罢。"贾母听说,向盘内看时,只见也有金璜,也有玉玦,或有事事如意,或有岁岁平安,皆是珠穿宝贯,玉琢金镂,共有三五十件。]你们看看,张道士[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只是看了一回通灵玉,就愿将自身传道的法器作为敬贺之礼,这些传道法器从珠宝玉器的角度来看,应该不亚于名贵玉石吧,他们如何仅仅看了通灵玉一眼,就愿意献出来作[敬贺之礼]呢?若用看[孩子生下来嘴里衔的一块美玉]这奇事是解释不通的,用巴结曹家孙氏也解释不通,只有用[恭贺康熙圣祖传位有人]这句话才解释得通、用[恭禧宝亲王得承传国玉玺]才解释得通啊!
红疯子:唉!作者真是用心良苦啊!可惜四海无人识。要不是你石呆子来解释,咱们还真不容易想到这一点。
石呆子:这算不了什么,不过是从贾族深论到皇族、从通灵玉深论到传国玺罢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啊!点到通灵的程度才算真懂石头记。可惜当时的宝玉见这些法器却甚无趣味,还打算施舍与乞丐穷人,[警幻见此因叹道:"痴儿竟尚未悟!"]你们也是[痴儿竟尚未悟]啊!下面是[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红疯子:如今的评论对这情节议论纷纷,都说这暗含了曹家由起家到兴盛再到衰败的三部曲。你看如何?
石呆子:不能说作者没有这种意思,但如果说作者仅仅是这种意思就差矣。
红疯子:咱知道你的呆意,无非是深论到皇家呗,这一点你不说咱们也听熟了,接下来就是[不过取其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具体情节哉],都成了老生常谈了。
石呆子:这能叫[老生常谈]吗?这是理解石头记一书的公式啊!你们只要掌握了这条公式,石头记里大部分难题都能迎刃而解,我多罗嗦几遍有什么不好?
首先这[神前拈了戏]就有讲究,当初的生活素材在神前真是拈的这三本戏吗?如果真是这样,那说明书中贾族的起盛衰都是神按排好了的了,这石头记也只是替神记道了,等于是神话小说了。但生活中曹家的起盛衰根本不是神按排好了的,而是清皇家按排好了的,他家只能随清皇族起而起、随康熙登基而盛、随康熙逝世而衰,根本不是神佛按排好了的,清皇族的起盛衰更不是神佛按排好了的,而是他们自己按照盛衰规律在进行啊,与神何干?别说这拈的三本戏的顺序是作者故意按排的,即使是真在神前拈出来的,你们也应该看成巧合而已,怎么能当神佛命中注定的呢?如今你们懂科学了,就不该再被神话鬼话牵着鼻子走了,作者只是用神话鬼话来糊弄当时人的,他自己根本不相信自己杜撰的这些神话鬼话假话,也把你们当不相信神话鬼话假话的读者来处理的,你们若与王夫人赵姨娘的智力一般高,就不用来读石头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