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复谈之九百二十七
发布日期:2019-08-05 19:31:31

贾雨村的事说完了,再说说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中的倪二。倪二在书中是个偶一为之的角色,只因为有脂批说他八十回后还有文章,这就引起了流言家的兴趣,因为可以用这一条来诌续书了嘛。其实作者写这件事一则是为完成贾芸小红的故事,二则为反衬卜世仁的不是人,也就是说借桑骂槐吧,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呆解过了。现在再谈相关脂批,因为这些脂批说伏下文,下文是什么呢?这就是悬念,至于解不解开这悬念,那就要看作者需要了。有关倪二的脂批说【夹写醉金刚一回是书中之大净场,聊醒看官倦眼耳。然亦书中必不可少之文,必不可少之人。今写在市井俗人身上,又加一字,则大有深意存焉。】【靖:醉金刚一回文字,伏芸哥仗义探庵。余三十年来得遇金刚之样人不少,不及金刚者亦不少。惜不便一一注明耳。壬午孟夏。】这两条批语都强调一个侠义,都透露了作者曾遇到过这样的侠士,于是我在前面曾说过这贾芸的故事中暗含作者自己的经历。其实这种解法是有误失的,如果作者能象贾芸这样伶俐乖觉,被抄家后就不至于如此落魄了,他就是社会经验不足,不会识人,才走向贾芸的相反方向的,这就是作者需要检讨自己的地方,如果多结交这样的社会下层人物,多提防跟自己血缘最近的上层人物,不就更容易在社会下层生存了吗?这也叫[卑贱者最可爱,高贵者最可恨]啊。

脂批中说到芸哥仗义探庵,这倒不是预告八十回后面还有芸哥仗义探庵的故事,而是说你们看不到芸哥仗义探庵的具体情节了,只能就这条脂批透露的蛛丝马迹展开想象,说到底还是[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具体情节哉!]这个事体情理就是[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象倪二刘姥姥贾芸小红茜雪袭人这些人都是被富贵中宝玉凤姐忽视的人,而蓉、蔷、邢、蟠、环的[风俗人情]却是完全相反,他们都是被富贵中宝玉凤姐重视的人,却在危难时期坑害宝玉凤姐,这种强烈对照会大大激发宝玉的爱憎观,作者把它写出来也是为了激发读者的爱憎观啊。如今的人却认为这些都是为了强调善恶有报,他们认为倪二刘姥姥贾芸小红茜雪袭人这些人都是得过富贵中宝玉凤姐的恩德的,她们应该报答宝玉凤姐,落难后的宝玉凤姐得到她们的帮助也说明自己当初的施舍是对的,以后还要坚持这样做,这么理解就格调低下了,作者决不是这个意思。作者的意思是善有恶报、小善反有大善报,富贵中的宝玉凤姐对蓉、蔷、邢、环就是善,结果得蓉、蔷、邢、环的恶报,她俩对刘姥姥贾芸小红茜雪袭人这些人就是小善,有的还是小恶,最后反有大善报,这不在宝玉凤姐善与不善,而在所施对象的不同,对蓉、蔷、邢、环这样的须眉浊物再善也得恶报,谁叫宝玉凤姐失去依恃呢? 对刘姥姥贾芸小红茜雪袭人这些人就是小善也得大善报,而且是越落难她们越来报,这不能叫报答,应该叫拯救,就是第五回末尾说的,[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袭人辈众丫鬟忙上来搂住,叫: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刘姥姥贾芸小红茜雪袭人这些人就是在拯救宝玉凤姐呀,宝玉凤姐的生活原型能不感激涕零吗?而且越是对比蓉、蔷、邢、环这些须眉浊物就越觉得她们伟大,作者在为她们昭传的同时,也是在对那些须眉浊物作有力的鞭挞呀。

说到这个地步,还用得着看倪二刘姥姥贾芸小红茜雪袭人这些人八十回后雪中送炭的具体情节吗?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可以取其事体情理啦。脂批就起这个作用,当你们看到这一类脂批时,就要知道用不着看芸哥仗义探庵的具体情节了,知道有贾芸小红雪中送炭的精神就够了,这里的倪二就是雪中送炭,相比较之下,卜世仁这舅舅差不多等于雪上加霜,最起码在精神上给贾芸加了些霜吧。有趣的是脂批说【余卅年来得遇金刚之样人不少,不及金刚者亦不少,惜书上不便历历注上芳讳,是余不是心事也。】又说【夹写醉金刚一回是书中之大净场,聊醒看官倦眼耳。然亦书中必不可少之文,必不可少之人。今写在市井俗人身上,又加一字,则大有深意存焉。】这就是省却八十回外若干文字的巧妙手法呀。我为什么说[省却八十回外若干文字],却不说[省却八十回后若干文字]呢?因为象芸哥仗义探庵、刘姥姥忍耻救巧姐、花袭人供奉玉兄宝卿有始有终等若干文字,不在八十回后而在八十回外,在第七十五回甄家被抄的故事之中啊。如今的人只想到八十回后贾家会被抄,却不注意第七十五回甄家已经被抄。我郑重地告诉你们:《石头记》根本没有八十回后,只有八十回外,也就是说没有贾家被抄,只有甄家被抄,判词仙曲脂批及伏笔所指的八十回后文字都是指八十回外文字,都是指甄家被抄所含的不便明写的文字,不是指如今人认为的贾家被抄的可以明写文字,作者如果可以明写贾家被抄的话,他就接着八十回往下写了,他在写第七十五回甄家已经被抄,就是告诉读者这八十回外文字都在甄家被抄故事中,都是甄家女儿悲剧,他又不好明写,就用判词仙曲脂批及伏笔暗示了,你们只要看了这些判词仙曲脂批及伏笔,就该知道八十回外文字是什么,用不着他明写了。 

这里的醉金刚一回就是书中之大净场,因为它不光指此回贾芸的经历,而且包括第七十五回甄家被抄后甄宝玉的经历,正因为作者不写甄宝玉被抄家后的经历了,作者才用脂批说余卅年来得遇金刚之样人不少,不及金刚者亦不少的,脂批还特别告诉读者: 惜书上不便历历注上芳讳,是余不是心事也。这明显是说自己需要避讳,不便写出抄家后所经历的类似遇金刚故事,也不便写出抄家后所经历的不及金刚故事,大家就从这一件事上去类推吧。至于读者能不能看出这一点,这就是作者担心的事了,所以脂批说是余心事也,我也想说是余心事也,因为我也怕读者看不出【此书全是如此,为混人也。】啊。

类似倪二贾芸故事的还有蒋玉菡,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中有脂批【盖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者,非泛泛之文也。】说的就是蒋玉菡。然而蒋玉菡不是单独的故事,他是与袭人的故事连在一起的,我在呆解袭人时已经说得够多了,这里不再赘述。只是要关照你们一个问题,我才说了脂批就是为弥补不能写甄家被抄产生的悲剧而设的,当你们看到这一类脂批时,就该明白看不到其具体情节了。象这蒋玉菡的故事也是如此,你们既然看到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了,就意味着看不到其具体情节了,这不光是因为八十回后嘎然而止再无下文,而且因为甄家的袭人已经在第七十五回甄家被抄故事中完成她的使命了,只是作者没有写出来而已。但八十回末的贾家袭人就不同了,贾家在作者写作计划里根本不可能被抄家,因此贾宝玉就不可能落魄,既然这样,贾家袭人当然不可能有类似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的发生了,那么作者在八十回后又怎么写得出贾家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的故事呢?还是那句话,从第七十五回开始甄贾两家已经分道扬飚了,那么贾家的故事当然不必追究了,袭人蒋玉菡的事也是如此啊。

谈过了蒋玉菡谈秦钟。秦钟在《石头记》里是个次要角色,但在《风月宝鉴》里却是个重要角色,通过他你们可以看出《风月宝鉴》这《石头记》的雏形,这样就可以窥见《石头记》与《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这几个不同书名之间的关系。脂批说【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这条批语说出《风月宝鉴》是《石头记》的雏形,是作者故意为之。你们别相信雪芹还真有个弟弟棠村,不管这弟弟是亲弟弟还是堂弟弟,你们都不要被作者的障眼法迷惑了,他连自己的真名都不敢写入书中,还会把弟弟名号写入书中吗?须知他是遗腹子,而他的堂弟血缘最近的也只有象蓉蔷这一类与曹頫儿子差不多的纨绔子弟,他们欺负辱骂曹雪芹都来不及,还会帮他为《风月宝鉴》作序?再说作者的作品都是批判现实的,且不谈《石头记》这特别敏感的讽刺政治小说,就是《风月宝鉴》这批判风月笔墨的时政小说也不能将创作意图轻易示人的,更何况作者的族弟都是些皮肤淫滥之蠢物呢?作者是决不敢把心里话告诉这些蠢货的,因为那会坏了《风月宝鉴》的大事的。因此这【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是作者玩的幌子,他是想借其弟棠村序佐证雪芹确有《风月宝鉴》之书,这样就能透露从《风月宝鉴》到《情僧录》再到《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最后回到《石头记》的艰难成书之路了。

我这样说不是说《石头记》的成书之路是从《石头记》到《风月宝鉴》到《情僧录》再到《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最后回到《石头记》,而是说从《风月宝鉴》到《石头记》有一个过渡过程,至于《石头记》的书名先叫《情僧录》还是先叫《红楼梦》或《金陵十二钗》,那就不必拘泥了,同样是不是有曹雪芹的好友假托其弟棠村也是可能的,甚至是作者自己假托其弟棠村的笔名来作,然后假说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也是保不齐的事,因为作者深知[作人要老成,作文要狡猾][一日卖了三千假,三年卖不出一个真]嘛。

《石头记》之所以还有《风月宝鉴》《情僧录》《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书名,不光是因为她有《风月宝鉴》的前身,还因为她分别有《风月宝鉴》《情僧录》《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涵义。就她的批判风月笔墨、批评佳人才子等书来看,确实应题曰《风月宝鉴》,这里的[东鲁孔梅溪]也明显是作者本人名号的托辞。但就作者自命为[情僧]来说,也该叫《情僧录》,这里的[情僧]联系第一回末的甄士隐暨第七十五回的甄宝玉来看更容易悟出其事体情理,甄士隐暨甄宝玉此时就成为[空空道人],后来[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也就是说这《情僧录》记录的应该是甄士隐暨甄宝玉的经历,这一点很少有人想到,因此《石头记》又叫《情僧录》是合乎情理的。再说[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这[吴玉峰]等于[无玉疯],是甄士隐暨甄宝玉名号的又一表现方式,而不是为《石头记》再题书名的另一位作者的好友。对于甄士隐暨甄宝玉来说,在未遭祸前是[有玉神],有玉依恃就神气,一遭祸就成了[无玉疯],无玉依恃就疯颠,[吴玉峰]就是这么一个[无玉疯]。这个[无玉疯]有玉时就在做红楼梦,一旦失玉就从红楼梦中醒来,这从有玉到无玉的经历就是一场梦幻破灭的经过,于是他才从这场梦幻中认识了通灵宝玉的事体情理,这就是作者题其书名曰《红楼梦》的根本原因。这里的红楼梦不是指第五回中警幻所领入的太虚幻梦,第五回的太虚幻梦反而是根据现实中的红楼一梦杜撰出来的,说穿了红楼梦就是[朱楼梦],真真女儿诗曰[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就是指这个红楼梦,我呆解的[红楼梦即清楼梦],作者即使有这种想法也不敢稍有流露,还是让读者自己体会吧。至于程高续书末尾说的[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就与原作者的《红楼梦》本意风马牛不相及了,程高之所以题一百二十回本书名为《红楼梦》,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红楼梦就是指[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时光流逝之梦,而绝对不会是原作者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朱楼梦暨红楼梦,这就是原作者与续作者关于书名的本质分歧。我之所以说原作者的题名《红楼梦》隐[朱楼梦],不光是从真真女儿诗中得到启示,而且是从作者的一事无成、半生潦倒、茅椽蓬牖、瓦灶绳床表述中得到的启发,失玉后的作者就是从[朱门酒肉臭]跌入[路有冻死骨]呀,他不但看到[白骨如山忘姓氏]的冻死骨,而且自己也差一点成为冻死骨,更可怕的是他即使著成《红楼梦》一书了,也不可能享受一点点成果,改变一点点处境,最后还是会沦为冻死骨,到这种地步再回味十三岁以前的[朱门酒肉臭],还不能悟出《红楼梦》就是[朱楼争玉梦]吗?还不能悟出玉既是梦的主宰又是梦的根源吗?而续书虽名为《红楼梦》,却与玉毫不相干,这两个梦当然有本质的区别了。

最后再说说《金陵十二钗》的书名,作者之所以题曰《金陵十二钗》,不光是因为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更不光是因为【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关键是这还关系到暗示全书仅八十回就结束呀。大家想想,书中的贾家写明在[都中]而不在[金陵],也就是说贾府中的十二钗应该叫[都中十二钗]而不该叫[金陵十二钗],只有金陵甄府的十二钗才能叫[金陵十二钗],书到七十五回时金陵甄府已经被抄家了,也就是说金陵十二钗等已经遭悲剧了,只是作者将其隐在甄士隐的真事里了,或者干脆说隐在第一回江南甄家的[真应怜]这个艺术典型身上了,这样一来[金陵十二钗]一书当然该八十回结束了,至于贾家十二钗暨[都中十二钗]的结局如何,就不在《金陵十二钗》书中交代了,还是请读者去看《都中十二钗》一书吧。我说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金陵十二钗》还有续集《都中十二钗》,而是说这《都中十二钗》就不在作者书中交代了,因为它牵涉到北京紫禁城周边的皇家啦,当然不便写也用不着写了,读者可以就乾嘉道咸同光宣诸宝玉的脉络自己往下看嘛。这样大家就该知道,《金陵十二钗》一书是局限在金陵省即南京石头城诸女儿悲剧范围内的,当金陵甄家被抄后,金陵诸女儿悲剧就已经构成了,作者只是不好明写,才用判词仙曲伏笔和脂批作一些暗示和补弥的,至于超出金陵省范围的假府结局就不在《金陵十二钗》一书中交代了,这是明显告诉读者《金陵十二钗》一书就该到八十回为止啊,你们为什么还要苦苦追问八十回后的余稿呢?由此就可见作者题曰《金陵十二钗》的特殊用意了。有人竟批曰【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这样的批语明显是胡批乱批,当然不可能是脂砚斋批的了。

红疯子忍不住打断道:你罗里罗嗦说了这么多,根本没有说到秦钟的事,倒象是在解释《石头记》其它书名的来历和用意了,书名要解释,但也要有条有理、按部就班嘛,别胡子扯到辫子了。
  石呆子:这个意见提得对,虚心接受,但是书名也要解释,这里解释过了,就不另外再解释了,省得你们说我罗嗦。回头再说秦钟的事,秦钟这个角色是为批判风月笔墨对男少年的毒害而设的,第二回中说[正邪两赋之人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宝玉是情痴,秦钟则是情种,宝玉为佳人才子言情小说所累,秦钟则为风月笔墨所害,都是为情所误呀。作者当初生存于类似书中家塾的公学之中,亲身体验到风月笔墨对青少年的毒害,特别是他的好友发生类似书中秦钟的悲剧,还有别的男青少年发生类似书中贾瑞的丑剧,这些给了他很强烈的刺激,忧国忧民的他更忧心于青少年一代的堕落,决心著《风月宝鉴》一书以抵制风月笔墨对青少年的腐蚀,这就是作者著书的原始动机。这一点我在前面呆解时已经说过了,此处重提是为了提醒你们注意《风月宝鉴》与风月笔墨的本质区别。如今的人竟然以为《红楼梦》师承《金瓶梅》,这也太亵渎《红楼梦》作者了,作者最恨《金瓶梅》这样的风月笔墨,因为它们害了多少象秦钟贾瑞这样的青少年,《风月宝鉴》可以说与它们誓不两立,当然更不宜相提并论了。

看秦钟的有关脂批,最重要的是【甲戌双行夹批:设云情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这里面的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我已经解释过了,但为什么这条批语要在此处出现还需再解释一下。这句诗是设譬的和氏壁做成的传国玉玺,这样的设譬是极其敏感的,若批在宝玉身上或秦可卿身上就容易引起官方的猜疑了,所以作者把它批在秦钟身上以回避官方的注意。这秦钟既与宝玉有缘、又与秦氏有亲,明显地两人都够得着,是名副其实的兼顾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啊,这样一来不是在不知不觉中把通灵宝玉的其中味透露出来了吗?仅此一点就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啊。而且作者还特别描写道[较宝玉略瘦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羞羞怯怯,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慢向凤姐作揖问好。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甲戌侧批:不知从何处想来。】]这明显是用秦钟贬贾宝玉嘛。这一点文字还不够,下面作者又写道:[那宝玉只一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甲戌双行夹批:这一句不是宝玉本意中语,却是古今历来膏粱纨绔之意。】可知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甲戌双行夹批:一段痴情,翻贤贤易色一句筋斗,使此后朋友中无复再敢假谈道义,虚论情常。蒙侧批:此是作者一大发泄处。】],这一段话看上去象是宝玉的呆话,其实是作者的真话,作者比的就不是容貌行止了,而是比的[有玉][无玉],贾宝玉[有玉]秦钟[无玉],这就是两个人的本质区别。你们别以为我是说秦钟不及贾宝玉,因为在一般俗人看来贾宝玉肯定比秦钟高贵、秦钟肯定比贾宝玉低贱嘛,其实作者的本意是说秦钟比贾宝玉更聪明,因为[宝玉]会迷惑人的灵性,使人更愚蠢,也就害了持玉人,这就是贾宝玉自恨不及秦钟的理由。脂批道【这一句不是宝玉本意中语,却是古今历来膏粱纨绔之意。】这里在却是之后要加上点醒二字,是作者借宝玉之口点醒古今历来膏粱纨绔啊,你们什么时候能从[有玉依恃]的梦幻中醒悟过来呢?难道非要等[失玉]之后吗?此时的宝玉当然是想不到这一点的,他只是天生的怪癖,认为人不应该以[有玉][无玉]划贵贱,而应该以聪俊灵秀分高低,他看秦钟如此资质,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不能自以为了不起,这就是通灵的基本素质呀,没有这种灵性日后怎么可能自色悟空呢?象珍琏环蓉这些蠢物当然不会有此想头了。因此才有脂批【一段痴情,翻贤贤易色一句筋斗,使此后朋友中无复再敢假谈道义,虚论情常。蒙侧批:此是作者一大发泄处。】作者就是[翻过筋斗来的],才故意借宝玉之口发这些惊人之语的,又怕读者想不到这些呆话的含义,于是再用脂批点醒读者,我也是怕你们还不明白,才在此再呆解一番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