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详解之六百九十六
发布日期:2019-08-04 19:53:14

红疯子:话虽这样说,作者在全书开头先借这幻梦提示读者诸裙钗各自结局、提醒如何看待诸裙钗悲剧的事体情理又有何不可呢?凭什么说第五回应该是全书结尾呢?

石呆子:这就得从石头记的特殊艺术结构来说了。石头记全书如果不是这样到八十回嘎然而止,如果是标准的有头有尾的长篇小说,如果另外还有一个名副其实的结尾,那这第五回完全可以当全书开头的人物结局预报单来看,读者就可以根据这个人物结局预报单来逐个对照书中六至八十回以后的人物结局,看符不符合开头作的预告,就象如今的百二十回本一样,读者就可以用后四十回中的人物结局来对照第五回中的判词仙曲,不符合的就可以看成不是原作而是续作。可是如今石头记是明摆出到八十回嘎然而止的态势了,大家都知道后四十回不是原作而是续作了,读者光看这八十回也无从对照诸裙钗所有结局了,那么作者把这场梦幻当开头的一部分放在第五回有什么意义呢?由于它客观上不起人物结局预报单的作用,用不着放在第五回嘛,还不如放在八十回末尾能起个[代结尾]的作用呢。这样你们就知道作者是因为要装出[红楼梦未完]的样子,才把这一番梦幻放在第五回的,如果放在八十回末尾就恰好能起到弥补[红楼梦未完]这缺憾的作用,因为这一番梦幻就叫[红楼梦]、就是整部《红楼梦》的浓缩篇、就是已做完的一场[红楼梦]嘛,有悟性的读者当然能从中读出整部《红楼梦》了。我说这话你们一时接受不了,因为[《红楼梦》未完]的熟套已经束缚住你们的思维了,一时半会儿解不开,还是等我把这第五回补解完了再说这件公案,你们就容易接受了。但是先告诉你们一点,如果石头记一书可以向读者公布或写完诸裙钗各自具体结局,作者根本用不着用这第五回的幻梦来向他们作这些吞吞吐吐、模模糊糊的预告,正因为他写到第八十回左右写不下去了,只能用留下悬念的特殊方式来了结《红楼梦》一书了,他才不得不借用幻梦方式来交待诸裙钗结局、抒发自己对这些悲剧的感慨、暗示贾宝玉最后归宿的。这样你们就知道我说[梅花盛开,宝玉欲睡中觉]是作者故意露出的破绽的用意了,这第五回其实是前八十回初稿写完后才写的,他就是怕读者当紧接第四回的第五回来理解,当真是宁府秦氏勾引宝玉入梦来理解,才故意露出这时令上的破绽的,这样你们就不能再当[秦氏在前,宝玉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来看了,要当[情事在前,宝玉遂悠悠荡荡,随了情事至一所在]来看,是[]在引导读者入书,而不是[]在引导假宝玉入梦,与[东府秦氏]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才叫[传情入色]呀。如今的人都被流言家的[秦学]俗套牵着鼻子走,根本想不到这秦氏的艺术形象是虚构的,更想不到这第五回里的[秦氏]完全是作者在八十回末尾借用的[情事],与第六至十三回中的贾蓉之妻秦氏毫不相干,这样当然悟不出其中的事体情理了。

上次呆解第五回还说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如今的人都跟贾宝玉一样,看到这对联就反感,似乎[世事洞明]就只是洞明封建理治、[人情练达]就只是练达做官的本事,其实自古以来[世事洞明]都是指洞明天下事、[人情练达]都是指练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做长辈的过来人都深知这两点的重要,都用这一幅对联来教育后来人,所以作者在这里才用这幅对联来警醒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如今的人都把这当迂夫的封建说教来看,都深入书中硬充贾宝玉的角色,还要当反封建斗士,实在是自误了,作者决不可能跟贾宝玉一样想的,当时的读者读到这里都知点头赞许,都知宝玉年少无知,都能理解作者的赤诚之心,石头记才能流传下去的,如果他们认为作者赞成宝玉厌恶这对联的行止、号召广大青少年都来学贾宝玉,那这石头记就传流不开了。

再看秦氏房中的奢华装饰,呆解第五回时讲到是隐寓皇太子的东宫,其实只讲对了一半,还有一半是暗示人生的最大乐事也不过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一场梦而已,说穿了就是所谓[极乐世界],当贾宝玉沉醉在极乐世界中时,他离[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还远吗?当其[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之时,也就是梦醒之时呀,这不是暗示广大读者也要从现实社会很多的乐事中清醒吗?当然作者写宝玉能在[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的屋子里睡觉,说明他已经不单是曹家的宝玉了,曹家的宝玉是不可能有这些极乐的乐事的,曹家也不可能有象秦氏卧房中这些超豪华装饰,只有皇家的宝玉才有条件经历这样的极乐境界。其实作者让宝玉睡在贾朝皇储淫乱过的床上,就是暗示读者宝玉将是贾珍的取代者,就是暗示皇太子允仍被废给宝亲王弘历造成了取而代之的机会呀。

红疯子:照你这样说来,贾宝玉就是皇宝玉了?

石呆子:也不能这样说,贾宝玉只是假朝的宝玉,与真朝的宝玉还是有所区别的,一则作者本来就是[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二则作者也不敢写得与皇家宝亲王弘历差不多,那样就要惹祸了,他只能是[曹翁之意不在曹,在乎皇曹之间]啊。

由于我在前面的[呆解第五回]中对好些内容都作过较详细的解释了,这里就不再重复说过的话,只是站在八十回末的角度来补充前面未注意到的事体情理。

晴雯判词无需补解,因为八十回以内已经把她的结局交待清楚了,自然用不着我再罗嗦了。我就补充一下袭人的结局在判词中的暗示。袭人在八十回以内没写到她的结局,如今《石头记》到八十回嘎然而止了,作者也就无法直接描写其最后结局的具体情节了,于是用一句[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来交待她最后被宝玉撵走、跟蒋玉菡成了婚,这一点续作基本做到了,可见判词的预告目的还是达到了。作者为什么不能直接描写花袭人被撵走的具体情节、而要借这判词作此简单的预报呢?这与贾宝玉的归宿有关。如果贾宝玉是彻头彻尾的曹宝玉事迹的艺术再现,那他就会在抄家大祸中被[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下迷津],在这之前会先与宝钗结婚,而婚前必先有黛玉病夭之事发生,宝玉必因此迁怒于袭人破坏木石联盟,如果王夫人压宝玉与宝钗成婚,宝玉必以逐走袭人来要挟,这种情况下袭人就只好当牺牲品了。于是袭人被逐后巧被蒋宝菡收留,她又[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玉菡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玉菡嫡妻忽染疾下世,玉菡便将他扶册作正室夫人了。正是: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反观婚后的宝玉不久就象甄士隐遭葫芦大火一样遭糊涂大祸的连累,[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弄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此时反得到花袭人蒋玉函的资助,这才体会到花袭人的可爱,他能不尽力为这[花惜人]昭传吗?能不为自己的不知[惜花]而悔恨吗?这就是作者创作花袭人形象的生活素材梗概。但是如今作者已经不打算用曹家宝玉的归宿来写贾宝玉的归宿了,他根据全局构思需要,想用皇宝玉的归宿来归结《石头记》了,或者想用皇曹两可的模式来归结贾宝玉了,他当然只好用第五回末贾宝玉被拖下迷津的方式来归结《红楼梦》了,至于贾宝玉最后的归宿到底是什么样式,是皇宝玉样式还是甄宝玉样式,那就看他有缘无缘了,有缘者自有[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帮他渡过[迷津],反之则沉沦苦海、永无出头之日,皇宝玉就是有缘者,甄宝玉则是无缘者,皇家的袭人会不会被皇宝玉撵走用不着此书关心,反正皇宝玉此时不可能[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即使他身边有个皇袭人也体会不出其好处的,作者当然不好乱拟其结局了;再看甄宝玉,第七十五回作者就写甄家被抄了,甄宝玉自然也难逃甄士隐式的劫难了,不管他抄家之前有没有撵走过甄袭人式的通房丫头,落魄中如果有[袭人小红茜雪]式的故人来帮助他,他都会感激涕零的,都会体会到自己这[护花主人]当初不知[惜花]、而花却仍知[惜人]的,他当然会发出[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的感慨了,当然会下决心[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为天下所有的花惜人昭传]了。但是作者已经借晴雯等人的被抄隐寓过甄家被抄了,他已经不打算明写甄宝玉的归宿了,当然就不好交待甄袭人的经历和结局了,但不交待又违背[为天下所有花惜人昭传]的创作宗旨,用什么方式能解决这个难题呢?经过再三斟酌,他就想到借幻梦、借[薄命簿]上的判词来暗示花袭人的归宿,使其不至因石头记嘎然而止一并泯灭,这样也算了却了自己的心愿吧。你们等我补解完这第五回就知道了,这一套路是作者处理诸裙钗结局的惯用套路,也就是说作者交待袭人结局的方式与交待其余裙钗的方式差不多,大家可以举一反三的。

红疯子:照你这样说来,作者是决定不写袭人的具体结局了,才用这判词代替具体结局的了?那么脂批透露的 [花袭人有始有终] 相关信息如何解释呢?这不证明脂砚斋等人曾看到过八十回后花袭人事迹的有关佚稿吗?这不证明了石头记原稿不止八十回吗?这不打破了你说的石头记只有八十回的说法了吗?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