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详解之六百七十九
发布日期:2019-08-04 19:35:49

红疯子:通透,经你这一解释真是又通又透,只恨与你石呆子相识太晚啊。但是这些大道理与具体情节终究离得太远,咱看宝钗搬出园子的两个具体原因还是可信的,一是哥哥要娶嫂嫂,二是可以关闭大观园东南上的小角门子,你扯得太远只怕大家难以接受。

石呆子:你还是拘拘于具体情节呀,宝钗张罗家中娶嫂子的事在书中是真有其事,在生活素材中也真有其事吗?焉知不是作者杜撰的?[东南上的小角门子]看似煞有介事,其实也是可有可无的事,一则这大观园就是作者虚构的,你们怎知曹家花园东南角上也有一小角门子?纵有一小角门子也可以上锁嘛。宝钗考虑到东南上小角门子的疏漏而杜绝大观园是合理的,但是你们把这当成宝钗杜绝大观园的主要原因就不合理了,宝钗不想杜绝大观园,什么具体困难都可以克服,宝钗想杜绝大观园,什么理由都找得出来,而她杜绝大观园的主要原因就是响应王夫人的号召、跟宝玉疏远开来,这样从虚伪做作的小人角度解释是[欲擒故纵]、争做含乎王夫人心意的宝二奶奶,从遵守礼教的君子角度解释就是避免与宝玉这表弟过分亲近的嫌疑,从替王夫人分忧、为宝玉着想的角度解释就是带头用实际行动规劝宝玉不要沉湎于儿女情长、要给宝玉创造一个安心读书的氛围,这才是她与袭人、王夫人的真实想法。你们去问问每个独生子的姐妹和母亲,哪一个不是为这]龙的传人]这样想的?这一点只有象你红疯子这样从小生活在姐妹母亲身边的男孩子才体会得到啊。总之一句话,看石头记什么都得围绕宝玉去思考,在曹家是围绕曹宝玉这男孩子去思考,在皇家是围绕传国玉玺这宝贝去思考,在历朝历代和各大家族则是围绕接班人去思考,自然能悟出其事体情理,否则考证多少具体情节都白搭。至于[况姨娘这边历年皆遇不遂心的事故,那园子也太大,一时照顾不到,皆有关系,惟有少几个人,就可以少操些心。所以今日不但我执意辞去,之外还要劝姨娘如今该减些的就减些,也不为失了大家的体统。据我看,园里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这些倒是末世的实话,不管是曹家李家还是马家,都要[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才可谓常保永全],这应该是只有大盐商的女儿才有的口吻才对,由此可见宝钗的见识与宝玉和园中女儿的不一样,难怪王夫人对她如此器重,在王夫人心目中她才是诸女儿中略可托付宝玉终身的最佳人选,有她跟袭人辅佐着宝玉,王夫人到九泉之下才可以[见老爷]呀。如今的人只知道从情爱的角度拥护宝玉,不知道从父母爱的角度拥护王夫人宝钗袭人这是对石头记最明显的误解,如果连王夫人对宝玉的[教训之恩]、宝钗袭人对宝玉的[规劝之德]都看不出来,二百几十年前的读者就要嘲笑你们不开窍了,连窍都没有开,更何谈[智通][通灵]呢?

下面的宝玉回来后向王夫人汇报赏物也需要解释几句,其中有[这是梅翰林送的]一句,也被如今的流言家当成发挥宝琴婚事情节的记号,其实这只是作者大略说说而已,并不是当日生活素材中的原事原话,我早就说过,前面的给宝琴提亲一事就是假的,如今这里的[这是梅翰林送的]也是作者故意布下的迷阵,其实他连八十回后面的情节都不打算往下写了,可还是刻下这些记号来引诱不开窍的后人顺此记号跳下去求剑,而如今的流言家正愁找不到适趣闲文供他发挥出来赚钱,见此记号当然喜出望外了,可是有人甘心被他们牵着鼻子走,那就是作者的遗憾了。还有[王夫人只将宝玉一分令人拿着,同宝玉兰环前来见过贾母。贾母看了,喜欢不尽,]都是为了说这[政王]如何向贾朝女皇证明这贾宝玉如何值得贾皇疼爱,言下之意她这[拥政]如何值得贾皇托付后事,只是你们想不到这一点罢了。但是你们应该反过来想想,曹家的李氏用得着这么讨孙太夫人喜欢吗?即便真有此事,作者用得着记进书中传于后世吗?这就从侧面证明作者另有用心了。

红疯子:那么这一段情节两度提到贾兰又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贾政的生活原型就是曹寅、贾宝玉的生活原型就是曹荣、贾兰的生活原型就是曹荣遗腹子吗?如今贾政贾宝玉贾兰三代共出了,你如何解释呢?

石呆子:你又拘拘于曹家家谱了,可以说书中的贾家家谱就应该不同于曹家家谱,正因为与曹家家谱对不上号,作者才敢大胆地写入书中的,如果跟曹家家谱对得上号就通不过文字狱审核、也通不过知情人相关人的阻挠了,因此即使初稿对得上号,作者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的过程中也把它改得对不上号,你们又何必因对不上号来质疑一部艺术作品呢?而且作者要用贾朝来隐寓皇朝,当然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如果曹家五脏不全,作者就要把它添全,这样才具有普遍性嘛。你们只知道从书中考证曹家的特殊性,当然成[盲人摸象]了。

这几回的贾政宝玉兰环同时出现,都是为下文的贾政召他三人作《姽婳词》一大段情节作铺垫,这样下文推出时才不至显得突兀,至于生活素材中到底有没有一模一样的实事,你们就不必考证了,二十年头里的曹寅带曹荣出去做诗是常有的事,作者拉过来旧瓶装新酒、换药不换汤太容易了,你们不过只取其药效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汤水姓曹还是姓皇哉!

至于王夫人说[谁知兰小子这一个新进来的奶子也十分的妖乔,我也不喜欢他。我也说与你嫂子了,好不好叫他各自去罢。况且兰小子也大了,用不着奶子了。]这只是作者为避免给读者大观园里没有贾兰这个人的印象而特意加进去的,只是为了顺便证明王夫人对男孩子身边比较艳丽的女性都非常反感罢了,用这一条可以证明王夫人不光是对晴雯一个人反感,她对所有她认为妖娇的女人都反感,也不光对宝玉一个男孩子经心,对贾兰这另一个男孩也经心,这样就可以证明王夫人也不是完全可以被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等人所蛊惑的,她有自己的主见,甚至到了非常固执的程度。至于生活中的王夫人原型当时是不是真把曹荣遗腹子新来的奶子撵走了,这显然是个杜撰的情节,贾兰既然[也大了,用不着奶子了],为什么还要给他[新进来个奶子]?如果是早在贾兰出生时就进来的奶子还合情理些,但是那样又不符合王夫人的用人标准了,既然很妖乔早就该被王夫人撵走了,就是因为[新进来的]才逃过王夫人的法眼的,作者这些互相矛盾的写法都说明这件事就是假的,是作者为了结构需要而故意杜撰的,而且作者就是要写成让读者一看就是假的的样子,这样才能达到让读者不拘拘于具体情节的真假、只取其事体情理的创作目的。这个问题在石头记里是带普遍性的问题,作者写的大多数情节都有明显的做假痕迹,其实以作者的写作水平是可以写得看不出人工故意雕琢的痕迹的,可是书中就是留下很多明显人工雕琢的痕迹,这不能用作者疏忽大意、修改不够来解释,只能用作者故意提示读者[假作真时真亦假]来解释,只能用[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情节之真假哉]这创作原则来解释。这对把读者从索隐考证的牛角尖里拔出来是很有好处的,对避免读者被流言家领入歧途就更必要了。其实你们看王夫人从不与李纨说话、从不关心贾兰、只把宝玉一人当命根子就知道了,王夫人其实是个只指望宝玉一人传宗接代的贵族遗孀,如果她有丈夫、有庶子、有孙儿,她就用不着把宝玉这么当唯一的接班人了,可见贾政贾环贾兰都是作者为情节需要而特设的角色,甚至连宝玉这主要角色也有相当的虚假成分,他们都是可供作者调度的戏中人啊。

红疯子:难怪咱总是找不准贾兰与书中所有人的定位的,原来他就是个游离于大观园女儿圈子边缘的角色,是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假男]啊,咱们真不该花大力气考证他的真实性。

石呆子:其实你们从看不到贾母王夫人李纨具体关爱这孩子的情节就该诧异了,天下有不关爱重孙子的曾祖母吗?有不关爱孙子的祖母吗?更有看不到她关爱儿子的母亲吗?这只能说明书中依据的生活素材主要取自二十年头里的曹家,当时孙太夫人李氏只有曹荣一个男孩好关爱,曹荣遗腹子还没有出生呢,当然用不着交代他的行止了,才出现类似书中没人理贾兰的情况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