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单从大族人家的寡妇孤儿角度来说,王夫人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由于贾母的溺爱,又没有听取袭人的建议把宝玉与众姐妹及早分开居住,她没有别的办法可以管束独子嘛,只有从宝玉身边的丫环们下手了,由此也可见袭人有[先见之明]啊。如今的读者只知道站在贾宝玉的角度看问题,从来不肯站在王夫人的角度看问题,尤其不肯站在贾族列祖列宗的角度看问题,其实无论曹家宝玉还是皇家宝玉,面临的最重大问题都是传宗接代而不是自由恋爱,王夫人要宝玉先确保传宗按接代,这是符合列祖列宗的愿望的,也是符合作者的想法的,石头记作者根本不是因为不能自由恋爱才写书骂王夫人的,他是检讨自己不能完成传宗接代的责任才写石头记的,是检讨宝玉[背父母教训之恩、负师友规劝之德,以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才写石头记的,当然是赞成王夫人而批评贾宝玉了,可如今的人根本不相信这一点,他们都站在二百几十年后的今天巴不得封建家族和封建制度断子绝孙、让贾宝玉好让贾宝玉自由恋爱,就不想想二百几十年前是不可能这么想、这么写的,如果作者这么想这么写,这石头记就流传不出去了,这都是吃的不实事求是的亏啊。看石头记一定要想到二百几十年前根本不容许宁让封建家族和封建制度断子绝孙也要自由恋爱,只有先站在当时的环境下理解了作者的意图,然后才好站在如今的角度评论这些意图,千万不要以今人之心度前人之腹啊。
红疯子:照你这样说来,雍正株连无辜还是必然的、王夫人逼死丫环还是必要的、只有贾宝玉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才是不应该的了?这不是封建礼教的逻辑吗?
石呆子:我知道你们从感情上不可能接受这种现实,但从理智上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啊,作者就是在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的前提下让当时社会接受石头记的,否则你们如今就看不到石头记了。
周瑞家的得到王夫人的意旨,就来赶司棋走,司棋还指望着迎春替她求情呢,但迎春[前夜已闻得别的丫鬟悄悄的说了原故,虽数年之情难舍,但事关风化,亦无可如何了。]可见迎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司棋却心存侥幸,才有这些题外话的。如今的人都意识不到作者写司棋这些行止见识是什么意思,还以为作者非常同情司棋的不幸呢,其实你们把写晴雯的情节与写司棋的情节对照着看就知道了,作者就是要用司棋的污浊反衬晴雯的清白、用司棋的贪生反衬晴雯的刚烈啊。因此我这里且不论赶司棋情节的味道,留待论晴雯时一块儿论。
且说宝玉[一见带了司棋出去,因闻得上夜之事,又兼晴雯之病亦因那日加重,细问晴雯,又不说是为何。上日又见入画已去, 今又见司棋亦走,不觉如丧魂魄一般,含泪说道:"我不知你作了什么大事,晴雯也病了, 如今你又去。都要去了,这却怎么的好。"]这就是不了解内情的话,如果知道司棋与表弟私通,而且带进了绣春囊,他是个最厌滥淫的人,也不会同情司棋这种确实有伤风化的行为的。如今的人对婚前性行为习以为常,对风月笔墨和春宫玩物也不当回事,当然就不理解司棋行为的严重性了。其实了解中国传统的人都知道,过去的中国人对性相当严肃,尤其厌恶女孩子的不贞,因此相当痛恨婚前性行为,更唾弃春宫玩物,这里的司棋把这些坏习气都占全了,而且毫无廉耻心、欺软怕硬,实在是大观园女儿中最差劲的了,作者故意塑造这么一个完全违背坤道爻辞的典型,不光是为了反衬晴雯这样一个高洁贞烈的典范,而且是为了反衬书中所有行止见识皆出于须眉之上的女孩子,可以说她就是个行止见识与须眉差不多的女孩子。就是这么一个差劲的女孩子,宝玉也舍不得她走,这固然因为宝玉不知道内情,但也说明宝玉的多情近乎没有原则了。如今的文人很欣赏宝玉这种无原则的多情,他们说这就是[平等博爱],我也不想多评论这些观点,只是想告诉你们,作者是不赞成宝玉这种无原则的多情的,他认为女孩子最珍贵最可爱之处就是[利永贞],司棋连贞洁都做不到,当然不可爱了。可如今的人被程高续书牵着鼻子走,以为程高续书写的司棋为潘又安撞墙就是司棋的悲剧结局,以为石头记作者也会把司棋当[从一而终]的典型来赞颂,这就错解作者的意思了,作者就是知道司棋的生活原型是个得过且过、不会坚持[从一而终]的庸俗女子,才把她拉出来反衬晴雯的。你们看司棋被鸳鸯撞破时如何磕头求铙,事过之后如何心怀鬼胎,鸳鸯劝她时如何信誓旦旦,被凤姐等拿住证据时又如何恬不知耻,这几天又如何苦求迎春去求情,对自己能不能逃过这一劫又如何心存侥幸,就知道她如何贪生怕死了。这样一个特别想活下去的人,会因为妈妈不让她与潘又安结婚就一头撞死吗?再看潘又安,一出事马上溜之大吉了,他会回来与司棋结婚吗?他是贾府的家奴,跑走了就决不能回头,会被贾府抓住打死的,或者捆起来送官的,他当然不会回来自投罗网或投案自首了,除非贾府倒台、没人追究他这家奴逃亡之罪。可是程高续书却写他又回来娶司棋了,也太想利用这两个失足青少年宣传[从一而终]的礼教了。这件事先放在这里,以后再说。
你们看宝玉说的可笑不可笑,[“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守园门的婆子听了,也不禁好笑起来,因问道:“这样说,凡女儿个个是好的了,女人个个是坏的了?”宝玉点头道:“不错,不错!”]如今的人也把这当成宝玉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平等博爱解,其实这是作者为描写宝玉的幼稚言行而特地记下的,不管当日宝玉的生活原型平常说没说过这种话,作者在这里写这句话都不是赞成宝玉的意思,而是批评宝玉的意思。[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吗?是残酷的现实迫使她们不得不跟男人一样混帐啊,这只能说明纯洁的女儿状态是保持不住的,现实迫使女儿结婚后必须象男人一样混帐才能生存下去,这不能怪女人学得男人的混帐,应该怪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混帐,不混帐就活不下去。[凡女儿个个是好的,女人个个是坏的?]司棋是好的吗?贾母王夫人是坏的吗?没有贾母王夫人,有你贾宝玉吗?这不是幼稚是什么? 由于宝玉此时的宝玉才十三四岁,又由于大家都不肯把抄检大观园的内幕告诉他,他想不到这些事背后的残酷利益争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们读者都是成年人,都了解这些事背后的残酷利益争夺了,都知道这些女人为什么这样混帐的客观原因了,还认为贾宝玉说得对,这就不及守园门的婆子有见识了,连婆子都觉得宝玉好笑,作者当然就是借守园门的婆子来形容宝玉的可笑了。
红疯子:看样子作者确实不赞成宝玉平等博爱、尊重女性的先进思想了?难道作者反而是维护封建礼教?
石呆子:你们这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真要命,现实中人与人能平等、能博爱吗?认为[男人比女儿混帐、女人比女儿更混帐]就是尊重女性、就是先进思想吗?女性要的不是把她们捧得高的,而是保护她们和孩子,是不要故意伤害她们,给她们创造安心抚育孩子的条件啊。这里的宝玉只知道把晴雯芳官等捧得高高的,殊不知这样反而害了她们,还不如不去招惹她们呢,可见其幼稚。作者就是批评他的幼稚可笑,才记下这些话的,希望你们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不要再把作者当十三四岁的宝玉了。
另外你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宝玉曾[细问晴雯,晴雯又不说是为何],这就是晴雯的可贵之处啊,这件事摆在司棋身上早就详细告诉宝玉、央求宝玉去向贾母求情了,宝玉若向贾母求情,晴雯还真不一定被逐走,因为她确实没有勾引宝玉干出司棋那样的丑事嘛,更何况王夫人那么疼爱宝玉,如果宝玉象上次[听说黛玉回南就大发痰迷]那样闹起来,王夫人还真不了手呢。你们看西厢记里的红娘就跟老夫人据理力争,后来就免遭责罚了,如果晴雯也是个红娘式的丫环,王夫人这次还真拿她莫奈何呢,这样你们是不是应该为晴雯没有象红娘那样跟王夫人抗争而惋惜呢?你们再回想一下第三十四回中宝玉命晴雯送帕子给黛玉的细节,作者写道:[黛玉道:“做什么?”晴雯道:“二爷送手帕子来给姑娘。”黛玉听了,心中发闷:“做什么送手帕子来给我?”因问:“这帕子是谁送他的?必是上好的,叫他留着送别人罢,我这会子不用这个。”晴雯笑道:“不是新的,就是家常旧的。”林黛玉听见,越发闷住,着实细心搜求,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连忙说:“放下,去罢。”晴雯听了,只得放下,抽身回去,一路盘算,不解何意。] 黛玉为什么能解出宝玉的意思?因为[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 她当然知道宝玉送帕子是向她表明心迹的意思了,而晴雯并没有看过这些才子佳人言情小说,也不太在意西厢记会真记这些戏剧,她根本没往儿女私情上想,当然就[一路盘算,不解何意]了。作者写明这一点是极有深意的,说明宝玉是把晴雯当红娘使用,而晴雯根本不知红娘的故事,也没想过当宝玉黛玉之间的红娘,这才[不解何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