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再谈[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凤姐亲自和他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意的满口应了出去.]这就不能仅仅归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彩霞父母也是没办法的事,凤姐的势力太大了,连贾琏都扭不过她,彩霞父母当然只好回去劝彩霞为整个家庭牺牲自己了。象这样的事几千年来太多了,做女儿的也会体谅父母难处的,她们决不会怪父母心狠,只好怪自己命苦啊。如今的女孩子都只知道批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用抗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争取个人幸福,她们没有看到自己的弱势根子,不肯把命运交给父母来支配,情愿把命运交给自己所爱的男孩子支配,这在如今有法律保障的社会还行得通,在那没有法律保障的社会行不通啊。智能儿把命运交给秦钟行得通吗?尤三姐把命运交给柳湘莲行得通吗?司棋把命运交给表弟行得通吗?黛玉把命运交给宝玉行得通吗? 彩霞想把命运交给贾环,同样也行不通,[一则贾环羞口难开,二则也不大甚在意,不过是个丫头,他去了,将来自然还有,遂迁延住不说,意思便丢开.]可见女孩子把自己命运交给男孩子是最愚蠢的,还不如交给父母、听天由命呢。
赵姨娘跟贾政要彩霞这件事我还要解释一下。我前面常说贾政只是个虚幻的艺术形象,一般人都会不以为然,看到这里他们更会拿这个情节来驳斥我这种说法,其实这个情节根本就是作者杜撰的,目的是引出下一回开头的小鹊儿到怡红院告诉宝玉当心贾政查他的功课。你们看前面并没有彩霞[与贾环有旧]的痕迹,只有彩云[与贾环有染]的情节。贾环本是个很糟糕的下三流少爷, 彩霞既然被林之孝称为"那孩子这几年我虽没见,听得越发出挑的好了."就不会与贾环[有旧],更不会因此而叫妹妹去找赵姨娘,一则贾环也不见得比旺儿丫小子好多少,二则彩霞之母既然已经[心不由意的满口应了出去].她还有必要去找赵姨娘吗?可见这个情节就是作者为结束本回、引出下回而玩的个噱头,那么我们就看看这段情节是不是真玩的噱头。[赵姨娘是晚得空,便先求了贾政.贾政因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 "]这就等于没说嘛。然后[赵姨娘道:"宝玉已有了二年了,老爷还不知道?"贾政听了忙问道:"谁给的?"赵姨娘方欲说话,只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大家吃了一惊不小.]照赵姨娘这口气看来,她分明是说的袭人,那就该继续往下说才对,不巧[只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大家吃了一惊不小.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于是一般读者都会去看下一回,其实下一回开头并没有说这件事,而是一笔带过了,这在过去的说书小说中就叫回末卖关子。
过去的小说都起自于说书人的稿本,因此小说中每一回的回末和下一回的开头都有个启下承上的噱头,都会卖个关子,目的与说书人是一致的,都是为布置悬念,在说书人是引起听众第二天再来听他说下一段,在写书人则是吸引读者再看下一回。这里的作者就是要用[赵姨娘向贾政告宝玉之密]来引出下一回的[宝玉怕贾政查问],所以才设计了这情节的,正好又用它来构成悬念,顺利收住这一回、引出下一回,这就是作者构思的巧妙、手法的老到啊,可惜把流言家和有些索隐派都蒙住了,还当此处真是赵姨娘的生活原型和贾政的生活原型在对话,作者只是如实记录,其实这是作者在回末必有的巧妙的艺术构思,与生活素材没有多大关系的,你们根本不能当真事考证,更不能当证据说贾政从不与正妻睡在一起、而是特别宠爱小老婆赵姨娘。书中很多情节都是作者[信着伶口俐舌,长篇大论,胡扳乱扯,敷演出一篇话来. 虽无稽考,却都说得四座春风.]每一回的回末就更是如此了,基本都是起启下承上作用的噱头,是作者卖的关子,不能当真的。这样你们就知道生活素材中的彩霞根本没有找赵姨娘, 赵姨娘也没有求贾政.这都是作者编的假话,读者不可当真了。
第七十二回就这些内容,这几件事看上去关系不大,却是作者为下面的内忧大暴发必须交代的。如今的人都当是生活素材中原有的事,作者只是一一如实交待罢了,实际上如我所解释的,这些大部分虽然是生活素材中的必有之事,但经过作者加工改编后已经成了虚假的戏文了,你们根本不能据此考证索隐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和曹家家事,只能取其事体情理。象鸳鸯规劝司棋一节就应该取其赞鸳鸯批司棋的事体情理,鸳鸯是正面形象,司棋是反面教材,作者就是称赞鸳鸯这种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高尚品德,才详细记录鸳鸯与司棋对话的过程的。象司棋这样的失足女孩子就需要鸳鸯这样的好人挽救规劝,如果不挽救她们而责罚她们,就会把她们推进火坑,就是叫她们自暴自弃沉沦下去,但是如果仅仅替她们隐瞒而不规劝她们,她们会不吸取教训而再次上当,那也失去挽救她们的意义,可见作者描述鸳鸯这过人的行止见识也是为教育类似的青春盲动行为树个好模式啊。如今的人都认为司棋做得对,根本不需要鸳鸯多管闲事,只是在那样的封建时代会遭封建礼教惩罚,鸳鸯能替她隐瞒也是个积德的行为,这就贬低了这件事的事体情理了。女性为什么要守贞?根本不是为守封建礼教,而是为守遗传规则,遗传要顺利、要纯正,就需要女性守贞。如今的男性看上去很开明很开放,都不赞成女性守贞,实际上只是为自己占有女性、满足性欲方便,一旦占有了女性,一旦满足了性欲,他们就非常计较女性的贞与不贞了,说到底都是只愿意自己占有这个女性、不愿意别的男人占有这个女性,只愿意她遗传自己的基因、不愿意她遗传别人的基因,只让她替自己做嫁衣裳、不让她替别人作嫁衣裳啊!这是人类的本性,甚至也是动物的本性,不是封建社会独有的,而且还会永远传承下去,你们为什么要当封建礼教来反对呢?
红疯子:是啊,如今都作兴亲子鉴定,这些男人如果不在乎女人贞与不贞,又何必搞亲子鉴定、何必有那么多争锋吃醋呢?
石呆子:可见贞节不但封建社会对女人的要求,不但是男人对女人的要求,而且是人类对女性的要求、基因对遗传载体的要求啊。你们如今比二百几十年前的人更懂科学,就应该知道[纯洁]是遗传的关键,就应该从保证基因遗传的纯正来看女人的贞节。象司棋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贞操就是她们的命根子,失去贞操就意味着已经被某基因打上烙印了,当然会被其他基因排斥了。如今的人比过去的人更懂生殖科学,因此对过去的人特别重视贞操不以为然,实际上这是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来人类生殖经验的总结,不可以简单用[封建礼教]来否定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鸳鸯说"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不许胡行乱作了."司棋在枕上是点首不绝.可见她对鸳鸯的规劝是接受的,这就表明她对表弟[自为是男人,先就走了]非常义愤,对自己的纵情非常后悔,这样看来她后来是不会为表弟而殉身的,如果下决心为表弟殉身,就不必向鸳鸯求饶,任由贾母把自己打死算了,可见程高续书说司棋为表弟撞墙而亡是不符合这里的事体情理的。
下面凤姐生病和贾琏向鸳鸯借当及旺儿家借贾琏凤姐的势力强娶彩霞这三件事虽然是曹家该有的的实事,你们也不应该拘拘于考证曹頫和他老婆的真事,不过取其事体情理罢了。一般大族人家的年轻媳妇当家久了也会伤身害病的,因为当个大家太不容易了,再一个当家人想点子找老祖宗要钱、老祖宗又怕被别房知道而装不知道,这也是大族人家常有的事,至于过去男方和媒人仗势逼女方答应婚事的事就更多了,前文的张金哥未婚夫妇就是被这[硬做保媒]害死的,这些都反映了大族人家家事的普遍规律,不能当曹家一家看,更不能当清皇朝一朝一代看,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登高必跌重'.]都[一日乐极悲生,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这就说明作者强调的是事体情理的真,不是具体情节的真啊。至于小太监要钱的事就是明显的假事,你们当然更要取其事体情理,不能据此考证曹家被勒索的真事了,如果可以据此考证曹家被勒索的真事,早就被当时的文字狱官员查出来了,等不到流言家据此发挥的。倒是林之孝与贾琏商议家事的口气明显有老奴头对少主子的口气,而且这少主子明显有过继的痕迹,如果是正宗的少主子,老奴头不会这么不恭敬的,你们看他们对宝玉就敬爱有加,这就是老奴对自家少主子与对过继少主子的区别,这一点说明贾琏只能是以曹頫为生活原型。
总括这几件事,说明此时的贾府已进入末世,与前面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是不能比的,虽然没到内外交困,但也是捉襟见肘了,所以才有这几件事发生的。这样作者就为下文的内忧大暴发埋下了伏笔,司棋之事为[绣春囊]事件埋下伏笔,凤姐生病为她不能理事埋下伏笔,贾琏向鸳鸯借当为邢夫人贾赦抱怨贾母偏心埋下伏笔,小内监来要银子和贾雨村被降职为贾府在上边失势埋下伏笔,林之孝谈家务为后文的整肃大观园、撵逐丫头埋下伏笔,赵姨娘告状更为后文的宝玉闹病、惊动贾母埋下伏笔,可以说这一回就是为后几回的内斗高潮埋下伏笔,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