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开始的[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 湘云先笑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这种起头确实气势不凡,可见词作者写这首词的起点很高,表面看来她仅仅是要把轻浮的柳絮说好了,才不落以往咏柳絮诗词的熟套.实际上她是要把轻贱的女性昭传出来,才不落重男轻女的俗套。这就牵涉到石头记一书的创作宗旨问题。几千年来的理治之书历朝野史才子佳人言情小说都把女性当柳絮一样轻蔑,认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者],独作者[偏要把她们说好了]、为她们昭传,由此可见这首诗词不但代表了宝钗个人创作这首词的意向,而且代表了作者的创作石头记一书的意向,她与作者都不是为咏柳絮而咏柳絮,而是为替女性昭传才咏柳絮的呀。当然,前面几首词也是借咏柳絮来咏女儿,甚至书中大部分诗词都是借咏事咏物来咏女儿,但是前面的诗词都是持悲观的论调,都是替女儿们惋惜,而宝钗这首词却一改悲怜的笔调,她是替女儿们鼓劲,鼓励大家振作起来、乐观处世,争取为父母、为丈夫、为儿女作出最大的贡献,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坤道啊!可以说她虽然没有女娲那样的神通,但是却有女娲那样的思想境界和奋斗精神,尤其是她能看到女性比男性更伟大的地方,看到女人比男人更了不起的贡献,她认为女性不应该妄自菲薄,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应该尽量争取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与[奸雄本色和往上爬的野心]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说这些会引起贬钗派的攻击,但是不提升到这种思想高度是不可能悟出这首词的妙味的,更不可能悟出宝钗这[群芳之冠]艺术典型的事体情理。我在前面曾说过,宝钗的生活原型是作者的母亲马氏,她对作者的思想和艺术影响是最大的,对创作石头记一书的贡献也是最大的,可以说书中无处不见她的影响力,没有她几乎就没有石头记这本书,因此这里也分不清是马氏的想法流露还是作者的想法流露,只能说既代表了宝钗生活原型的想法、也代表了作者的想法,应该是整个石头记一以贯之的中心思想。你们看:[白玉堂前春解舞,]白玉堂即[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中的白玉堂,这就明白告诉大家她不是歌颂的柳絮、而是歌颂的贾府中的女孩子们,[东风卷得均匀],也不能简单地当写柳絮随风起舞的实景,应该当对于东风来讲,它对每个女儿都是公正的。黛玉占花名时曾有[莫怨东风当自嗟]一句,说明她是抱怨[东风]的不公平、没有给她好机遇的,这里的[东风卷得均匀]也有回答黛玉抱怨的意思,现实对于每个人来讲是不可改变的,抱怨了也没有用,还不如努力适应现实、在现实中寻找适当的机会,这就是[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现实主义人生观。[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这也有解劝象黛玉这样想不开的女性的意思,[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如今的流言家总是说黛玉是[沉湖而亡],黛玉自己在葬花时也有[随逝水,委芳尘]的意愿,但是宝钗却劝这些人[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何必那么悲观厌世、何必那么自曝自弃呢?[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一个人能够 [任他随聚随分] [终不改]初衷、[终不改]努力谋生存求发展的颃强斗志,这就很了不起。古往今来好多女孩子经不起现实考验,动不动就抱怨自己薄命、社会不公,动不动就悲观厌世、自曝自弃,甚至还有[眼前无路]就自寻死路的,这就要好好向宝钗学习看齐了。[韶华休笑本无根, ]这看上去是说柳絮,实际上也是说的女性,女孩子生下来就被常人称为[无根],即没有男孩子都有的那一条[命根子],当然这里的[无根]也有没有自主权、继承权的意思,总之这[无根]是指女孩子不能与男孩子相比,她是没有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的,因此被人轻蔑。但是词中却说[韶华休笑本无根],表面看来似乎是叫世人不要嘲笑女人的没有地位,实际上与黛玉<<唐多令>>中的[韶华竟白头!]连起来理解,就知道这句话有规劝黛玉不要过于悲观厌世、要乐观处世的意思,它是劝黛玉等众女儿不要过分轻蔑自己[无根]无绊、没有地位,更不要因为没有应有的地位就消极厌世甚至悲观弃世,[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嘛!这样你们就知道宝钗这一句[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 ]不是为表现她自己的远大抱负而说的,而是为劝慰黛玉的悲观情绪、为鼓舞园中女儿们的生存勇气而说的。她平常就很关心 黛玉 的身心健康,这一次又从 黛玉的诗词中看出她自叹亦如柳絮命薄、有悲观弃世的念头,于是用这首词来鼓励她勇敢地生存下去。再一个她看出其它几首词也有这种思想倾向,也就是说大家都弥漫着一种悲观情绪,她认为这是很危险的,才借咏柳絮来鼓舞大家积极向上的。你们看[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这不但是用[利永贞]的坤道来鼓舞大家,而且是用自己[利永贞]的行动来为大家作出表率,你们看后来的宝钗就是[万缕千丝终不改],任宝玉随聚随分,任家庭随聚随分,任世道把她随聚随分。这光从八十回以内的宝钗经历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从作者母亲马氏的经历中就可以看出来,马氏小时候也与宝钗一样经历了与父亲先聚后分的挫折,后来又与李纨或八十回后的宝钗一样经历了与丈夫先聚后分的打击,最后更与儿子经历了先喜后忧、大起大落的[人非物换]灾难,但是她[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这就是说父亲弃她而去她也不改、丈夫弃她而去她也不改、直到富贵、金玉全都弃她而去她还是[终不改],她始终守着儿子 [利永贞],终于帮儿子撰成了石头记抄本这[片片柳絮],她也象作者一样,盼望石头记一书能[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啊!果然这母子二人[利永贞]的结晶二百几十年来频频借力、平步青云了,你们能说这是[奸雄本色和往上爬的野心]吗?还有人说这[青云]是指得道成仙,这也不通,宝钗是个现实主义者,她才不会象妙玉宝玉那样盼望得道成仙呢。
红疯子忍不住驳道:你说得也太玄乎了,此时的宝钗能料到自己将来能帮儿子著书吗?她能料到这本书将来会平步青云吗?分明是你这呆子胡诌。
石呆子:你还是拘拘于书中的假情节呀,何必被此时此处的作诗情节蒙蔽住呢?这只不过是作者[信着伶口俐舌,长篇大论,胡扳乱扯,敷演出的一篇话来]而已.岂能当真?当年的生活素材中是有类似的咏柳絮情节,但是这里决不是原事照搬、原词照录,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体会、根据创作构思的需要重新撰写的,当然代表了作者作书时的想法了,当然不能用此时此处十五岁宝钗的处境和心情来要求了。作书时的马氏肯定会用象这首柳絮词中的思想来鼓励作者奋发有为的,她当然会盼望[好风频借力, 送石头记一书上青云]的,如果没有石头记一书将来会平步青云的把握,她和作者就无需[于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中披 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了,也谈不上[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了,她母子作书时虽然是轻薄无根的柳絮,但是却把石头记这伟大的种子遍播人间,你们应该能体会到她母子用石头记这补天石弥补苍天的雄心壮志才对,否则是解不出其中真味的。这样你们就知道宝钗的[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决不仅仅是当宝二奶奶或当皇妃,而是尽可能对家庭对丈夫对儿女作出最大贡献、尽可能帮助周围的亲戚朋友、尽可能带领兄弟姐妹们共同生存发展,最后还有尽可能悟出人生的真谛、尽可能增加自己的智慧、尽可能把这些智慧传给下一代,至于天塌地陷时尽可能撑天补天,那虽然不是她的本愿,但是事到临头时她也会挺身向前的,这在如今的你们看来仅仅是寡妇的本能,但在她儿子看来却是女娲式的壮举,作者肯定会想到为她这种女娲式的壮举昭传的,这就是用著书立说的方式[送她上青云]啊,什么时候你们看宝钗如在云端,就知道自己真正悟出宝钗艺术典型的妙味了。
实际上把这几首咏絮词综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明显有对大观园女儿悲剧的概括论述倾向。第一首<<如梦令>>起个引出话题作用,关键是[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一句,这分明是借柳絮寓大观女儿们不甘心乐事即将结束啊。此时的史湘云能看出这一点吗?她大概还没有这样的神通,可见这分明是作者的代拟作,不是当日生活素材中的原作。第二首<<南柯子>>看上去是探春写的上半首、宝玉写的下半首,实际上还是作者的代拟作,上半首有些象探春对自己命运和众女儿命运的感慨,但是此时的探春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象断线的风筝一样远嫁异国,更不知道园中众女儿不久都要[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她怎么可能说得那么准呢?除非是事后的作者代拟的,因为只有作者在写书时才知道这些好女儿不久就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了。宝玉续的下半首还有些[及时行乐]的意思,但是以一个十四岁男孩子的思想水平,不可能想到这些好女儿这辈子是不可能再这么聚集在一起了,只能想到柳絮会隔年再相见,因此宝玉的下半首也是作者代拟的。第三首<<唐多令>>似乎很象黛玉的口气,但是黛玉此时也想不到会[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的,此时的她仍然想把自己的晦气驱散,仍然没有断绝木石姻缘的幻想,当然不会不管宝钗嫁给宝玉了,可见这[凭尔去,忍淹留]应该是病危时黛玉的想法,此时的黛玉还没有到这地步呢,只有作者才会考虑到这里。第四首<<西江月>>前面已经说过了,不是为寓宝琴本人的命运,而是为总结所有女儿悲剧,因此更不可能是宝琴本人所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