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详解之四百一十六
发布日期:2019-08-03 06:44:31

红疯子:说这话咱想起如今有些女孩子的说法,她们说这黛玉也太傻了,为什么不学张生崔莺莺那样把生米煮成熟饭、迫王夫人就范呢?你对此怎么看的?

 

石呆子:这就是石头记高于西厢记、林黛玉高于崔莺莺的最显著地方啊!林黛玉根本不是崔莺莺那样的轻浮女子,怎么能做这种下三滥的事呢?石头记更不同于才子佳人言情小说,决不会用这下作的手法糟蹋林黛玉这些好女儿的。作者早就在全书开头申明过了:[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他就是对那些才子佳人言情小说[把人家女孩子说得那样坏]表示不满,才撰此《金陵十二钗》一书的,怎么可能让林黛玉学崔莺莺自轻自贱呢?你们该知道西厢记最初是用张生对崔莺莺的始乱终弃作教材,来教育女孩子不可失身的。当时的女孩子并不仅仅是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才自闭的,这贞节观念其实是女孩子自我保护的唯一武器啊!须知造物主把纯洁物种基因的责任主要交给了母性、把维护孩子利益的责任主要交给了女性、把维护丈夫独占地位的责任主要交给了妻子、把结婚前没有与其它男人进行过性行为的责任主要交给了女孩子,这些都决定了女儿在婚前决不可失身啊!如今的男人思想才开放一些,当时有哪个男人肯与失过身的女孩子结婚?不但不能容忍与其它男人失过身,而且也难以容忍与自己一个人失过身,这会被认为是生性不检点、终身被丈夫瞧不起的!更可怕的是婆婆决不会放过先奸后娶的儿媳妇,即使能容她过门,也会极度瞧不起她,用各种方式排挤她虐待她的,至于家庭中的其它成员几乎都是这样,会弄得这女孩子一辈子抬不起头,甚至生不如死的。后文的尤二姐失身后做个二房都做不下去、尤三姐不得不自刎以表示清白、惜春不得不用出家来与污秽的哥嫂侄划清界限,这些都说明在当时的女孩子决不能失身、失身就失去了做女人的资格!即使现在的评红者也仍然不把失过身的女孩子当人,你们就瞧不起袭人嘛,似乎第六回开头不是宝玉[强其同领警幻所授之事],而是袭人为了做姨娘故意勾引宝玉,你们现在连袭人作为贴身大丫头没有性自由都不肯原谅,想想二百几十年前贾府会原谅黛玉宝玉效彷莺莺张生吗?实际上当时大户人家之所以不准孩子看西厢记这些言情小说,说到底就是怕孩子学张生莺莺先斩后奏、造成既成事实逼大人不得不接受啊!你们看王夫人在打金钏儿一耳光时骂的:[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们给教坏了!]她这是在骂金钏儿吗?她这是在警告黛玉啊!可惜你们竟看不出来;再看看秦可卿如何因贾珍爬灰败露被贾母逼自尽的,你们就会知道婆婆如何恨儿媳勾引儿子了。总之,在任何时候女孩子都不可用失身来迫父母成全婚姻,在那失身等于失去做女人资格的年代,是绝对不允许这样做的,宝玉虽任性,这一点是懂的,黛玉作为一个教养极好的千金小姐,更不可能这样做!即使在现代,这样做的女孩子也肯定是大傻瓜!作者写《金陵十二钗》是替这些[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的一干裙钗]昭传,若黛玉做出这样的行止,就[出于我之下]了,这样的女孩子就不值得作者辛苦著书替她昭传了。同样你们也要想到,作者对那些[佳人才子等书]是很不以为然的,他开头就说这些言情小说是[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而且还说张生与崔莺莺做下苟且之事是[涉于淫滥],可见他对这种行径根本瞧不起了,真正相爱的人用得着这样做吗?作者既然指责了言情小说的[把人家女孩子说得那样坏]是糟践人家女孩子,他会把林黛玉也描绘成崔莺莺式主动献身的女孩子吗?那就不是替她昭传了,而成了污蔑她了。作者特意强调:[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这第二十三回是替黛玉作昭传,决不是写黛玉读了西厢记会效彷崔莺莺与宝玉偷情的,那样就糟践了黛玉的[美玉无瑕]了,也糟践了《金陵十二钗》的清名,把它等同于《会真记》了。

回头再谈黛玉的悲剧。黛玉的悲剧与诸裙钗悲剧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命无运、生不逢时]。请大家想想,她若不是生于末世,会有如此凄惨的结局吗?首先遭逢林家末世,不但没有兄弟姐妹扶持,而且连父母也相继病死,落得她孑然一身,这就是遭逢林家末世啊!林父见家道衰微,及时将她转托贾母,以贾母在贾府的地位、以贾府在社会上的地位,确保一个孤女的成长成婚应该不成问题,孰不料贾府也临末世,先是贾母去世,再是贾宝玉要承担荣府的传承危机,这就决定了黛玉嫁给宝玉的美好理想肯定落空啊,这不要了黛玉的命吗?贾母一死,无人替她做主,宝玉作为荣府唯一的接班人,王夫人必定力挺宝钗做宝二奶奶,因为只有四大家族联姻才能帮宝玉站稳接班人地位、战胜大房偏房的争夺排挤啊!而黛玉没有任何依恃,她若做宝二奶奶不但不能帮宝玉应付贾府末世,还要拖累宝玉走仕途经济的正路,把宝玉拖进缠绵于情事的温柔乡里,一旦王夫人去世必定斗不过珍琏环蓉等贾族须眉,到那时即使贾府不被抄家,贾宝玉也会被众须眉逼得象甄士隐那样出家啊!你们想过这些恶果吗?反正王夫人是想过了。在这荣府将临末世的风雨欲来之时,王夫人就是与黛玉拼老命也决不会让步的,除非贾宝玉与贾环在性格爱好上掉个个儿、黛玉看上的是作为情痴情种的贾环,贾宝玉是个玩弄女性的贾一坏,黛玉嫁给贾环根本不碍王夫人独子做荣府接班人的事,那王夫人就不会与黛玉过不去了,说不定还主动成全呢!这样一想你们就明白了,不是王夫人不容黛玉嫁给宝玉,而是贾族末世不允许黛玉嫁给它唯一的接班人啊!黛玉若早进荣府二十年,宝玉若早生二十年,那时贾母正健、贾族正盛,儿孙多得很,用不着宝玉接班,贾家又何必把黛玉逼上绝路呢!你们再退一步设想一下,值此末世黛玉即使没有宝钗竞争、如愿嫁给了宝玉,一旦抄家大祸降临她不还是要穷困潦倒吗?只怕比宝钗嫁给宝玉的下场还要惨呢![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啊!值此末世哪个跟随贾宝玉都要遭难、哪个离开贾府都会解脱的。袭人就因被贾宝玉逐出嫁给蒋玉菡而得福,探春也因远嫁而免受牵连,甚至惜春也因早日出家而免祸。可以说值此末世贾府就等于危墙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黛玉因早早病夭而解脱,宝钗因黛死钗嫁而被贾族末世缠身,怎么能说宝钗比黛玉幸福呢?应该说宝钗比黛玉更凄惨才对!设若宝钗不嫁给宝玉,她嫁给别的男人肯定会活得更好啊!因此你们根本不应该怪宝钗夺黛玉之爱,她实际上成了代黛玉受罪呀!说这些你们也不懂,你们只知道以爱情为判别好坏的唯一标准,却不知以现实结果为检验得失的唯一标准,只站在言情小说读者的角度同情黛玉,却不知同情更凄惨的宝钗,这不公道啊!黛玉悲剧的根源在生不逢时,宝钗悲剧的根源在也生不逢时,两个人都是贾族末世的牺牲品,你们应从中取其共同的事体情理才对。要说嫉妒,该由宝钗日后嫉妒黛玉早日解脱才对。实际上贾族末世带给诸裙钗的灾难是一视同仁的,覆巢之下难有完卵,比黛玉凄惨的多着呢,黛玉的死确实是一种解脱啊!想到这一点再回头看第二十三回的回目[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你们该明白这[警芳心]的含义了,这是警告黛玉不可多读西厢记、不可多听牡丹亭,不能过于沉迷于情事中啊!现实是无法迁就她的,贾族利益是高于她的生命的,何必学杜丽娘徒作悲叹呢?还不如不接触这些煽情的东西,那样反而对贾族末世坦然以对---既然遭逢末世,无可奈何地逆来顺受吧,反正也扭不过这命运。这样自己的情绪才会平伏下来,才能有准备应对突发的灾难,才能在塌天大祸降临时顽强地生存下来,这其实就是女性应对[生不逢时]的唯一生路啊!若不承认现实、一味地怨天尤人,不但伤心、而且伤身啦!这不是自绝生门、自寻死路吗?当然要善意地警醒她了,这就是作者说[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的原因。可见作者不愿意黛玉看这些妙词艳曲,认为这样反而对她不利,将来必然弄得她成为杜丽娘那样的悲剧啊!说到底还是不赞成少女读言情小说听言情戏曲。一般的评论者都不赞成我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作者这是为林黛玉将来会成为杜丽娘式的悲剧而感叹,更有索隐派认为这里暗示林黛玉就是象杜丽娘那样投水自尽,于是流言家干脆就说林黛玉最后是沉湖而死,这三种说法一个比一个更拘拘于具体情节,一个比一个离事体情理更远。作者为什么要用[警芳心]来概括这一段?不就是希望黛玉听了牡丹亭曲词有所警醒、注意不要象杜丽娘那样消沉嘛,若黛玉命中注定她会与杜丽娘同样结局,[警芳心]又有何用呢?更可笑的是流言家居然把索隐派考证出来的[投湖自尽]发挥成[沉湖]的行为艺术,这种把具体细节描述得绘声绘色的做法特别有害,不但误导读者忽略了黛玉悲剧的事体情理,而且把悲剧形容成了壮剧烈剧,作者本意是借黛玉悲剧来控诉现实无情的,但经流言家这一发挥,读者只注意[沉湖]这具体情节,不去思索黛玉悲剧的事体情理了。作者只是说黛玉悲剧与杜丽娘悲剧在事体情理上有相似之处,并不是说黛玉死亡的方式方法与杜丽娘完全一致。黛玉最后是不是[沉湖而死]这细节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啊!西施结局有一种也是说被扔到湖里淹死,黛玉在[五美吟]中就采用这种说法,说西施是[一代倾城逐浪花],这难道说是王夫人叫人把她扔到湖里淹死吗?你们如今既然看不到八十回以后的情节了,那就根本不必拘拘于黛玉是病死还是投湖甚至[沉湖]这具体情节了,只不过取其悲剧的事体情理罢了。再说黛玉若不读西厢记听牡丹亭,若象湘云那样活泼开朗,若遵从王夫人的嘱咐不与宝玉多搭话,还真不至于与杜丽娘一样下场呢!当然,即使象湘云那样开朗也免不了悲剧命运,即使象宝钗那样理性也免不了悲剧命运,即使象妙玉那样遁入空门还是免不了悲剧命运,这是因为时运不济,都遭逢四大家族末世,在那[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的塌天大祸降临之时,[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一时[树倒猢狲散]、[家亡人散各奔腾],这些弱女子有哪一个能躲过这总体的悲剧命运呢?但各自的悲剧又受各人个性的影响,有各自的特殊性,有各人的主观动因啊!黛玉为什么会在塌天大祸降临前先于众姐妹而夭亡?就是她不适应现实、七情勃发、自轻其生啊!若记住王夫人的嘱咐,不与宝玉多交往,再不看这些言情小说煽情戏文,然后服从命运按排,象薛宝琴那样嫁个男人了此一生,即使躲不过这塌天大祸的打击,起码不至于十几岁就先病夭嘛。正是从现实的角度、从当时女儿拗不过家庭和社会的角度、从逆来顺受顺其自然的角度想开去,悟透女性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事体情理,才能认识到看这些言情小说对黛玉这样的少女有害无益啊!这些言情小说的作者用妙词艳曲来迎合青少年的情趣,煽动她们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抗争,这反而给她们本来的不幸增加新的不幸,是害了她们啊!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