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第二十二回
石呆子:这第二十二回开头是凤姐问贾琏薛宝钗的生日怎么办,从中透露出一个信息:荣府在名义上是由贾琏当家,凤姐只是在贾琏的名份下管理内务,所以才请示他的。这就告诉读者,王夫人实际上是既失去丈夫又失去儿子的寡妇,这才把侄儿过继来撑门面的,又由于不放心这侄儿会不会替大房霸占二房家业,影响了寡媳李纨弱孙贾兰将来继承二房家业,这才让自己的内侄女儿嫁给过继侄儿,用娘家人来控制过继侄儿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比贾政是否活着、宝玉是否是王夫人在贾珠后面的第二个儿子更重要。请大家对照曹家事一看就明白了,若有曹寅在,若有曹荣死后的第二个儿子在,用得着曹頫从大房过继来当家吗?推之于荣府,若有贾政在,若有贾珠之外的第二个儿子第三个儿子在,用得着贾琏从大房过继来当家吗?正因为王夫人不但是寡妇、而且是寡祖母,才不好直接当家的,因为名义上已经由过继儿子在撑门面、管理家事了,王夫人已经[退居二线]了,但又怕这过继儿子有异心,又怕弱孙贾兰将来长大后被贾琏[鸠占鹊巢],这才把内侄女儿嫁给过继侄儿、用凤姐来控制贾琏的。但由于避讳及创作意图的需要,又不得不把贾政处理成活着、把贾宝玉处理成贾政的二儿子、把贾环处理成贾政的偏房三儿子,正由于这不好明说的原因,才出现贾琏在贾政还活着、还有二儿子三儿子的情况下、就从大房到二房来管家的怪事。这也是如今红学家总是无法把曹家事与贾家事严丝合缝地对应起来的原因,更是如今红学与曹学对不上榫的原因,当然也是周汝昌刘心武主张的[乾隆曹学]得以流行的原因了。
红疯子:这话你早就说过好几次了,不要再罗嗦了。
石呆子:好话不妨多说嘛。你们之所以不太注意凤姐问贾琏意味着什么事体情理,就是因为没想到贾琏在荣府的表面上显要骨子里尴尬的地位,就是因为没想到凤姐把贾琏表面上当夫君骨子里当傀儡的内情,只是认为凤姐是单纯的悍妇妒妇能干媳妇,却不知道她的[悍]和[妒]其实是有贾母王夫人故意纵容、背地里撑腰的啊。你们要记住凤姐判词上画的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这雌凤就是仗着外有娘家内有贾母王夫人做靠山,贾琏也不是真怕老婆,他是怕老婆背后的靠山,一旦老婆失去靠山,他照样会欺负老婆的。而雌凤不管多么能干,只要没有靠山,照样要受男人欺负。那么贾母王夫人为什么要当凤姐的靠山呢?就因为我说的这特殊原因啊!没有贾政不在世、二房只遗贾兰一脉这特殊原因,贾母王夫人用得着把明摆着与二房不和、想乘二房传承危机霸占二房家业的大房儿子过继给二房吗?王夫人明知这是[引狼入室]也只好这么做啊!
红疯子:你这话说得不能令人信服,二房即使如你说的实际上没有贾政贾珠贾宝玉和贾环,但毕竟还有贾兰啊!既然有一息尚存,为什么要过继大房儿子呢?
石呆子:你们不了解荣府的生活原型曹家的传承危机内情,再加上作者在创作荣府传承关系时不但不好交代这些内情,而且还另外又加了许多假事来迷惑知情人,弄得读者如坠雾中,当然就不能看出其中的蹊跷了。当年的曹家不但曹寅曹荣在三年内相继病死,而且在曹荣病死时还没有留下子嗣,这才不得已把大房的儿子曹頫过继到寅房来的。但是事发突然、措手不及,孙氏李氏没有及时想到曹荣遗孀马氏已有身孕,就匆忙把曹頫过继到寅房来了,待到马氏提出假如将来[天幸生男、吾兄有嗣]时,曹頫已经过继到寅房了,无法再反悔退回了,而且当时马氏还没生养,不能断定是男还是女,假如[天幸生女、吾兄无嗣]呢?于是在李煦的主持下达成共识:若马氏生女,则由曹頫继承寅房家业,若马氏生男,则由曹頫暂时代理江宁织造、暂时管理寅房家事、暂时替孙氏李氏马氏这一门三代寡妇撑门面,待将来遗腹子长大成人以后,曹頫再把织造一职并寅房家事统统交给遗腹子继任,自己仍归原房,这就是阴差阳错造成的特殊情况啊。这样的特殊情况决定了一个特殊措施,那就是在几个月后马氏果然生男时,孙氏李氏马氏面临如何防止曹頫在遗腹子成长期间篡夺寅房大权,确保将来遗腹子成人后能顺利交接班,确保寅房不被大房并知吞了。这些在马氏生女的情况下是根本用不着操心的,因为命运如此,这三代寡妇也只好无可奈何听天由命了,可如今是[天幸生男]啊!这三个寡妇又燃起了继续传承香火的希望,与大房作不屈不挠的抗争了。于是才用[把李氏的内侄女儿嫁给曹頫,由娘家人来监控大房人]的特别措施巩固遗腹子传承体系的,这就是书中凤姐能够骑在贾琏头上耀武扬威的特殊原因。但在大场面上仍然由贾琏代表荣府,毕竟他是男人、凤姐是女人,在外面得尊重男权社会的规矩啊!你们看前面的[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就是[来旺找到主文相公,假托贾琏所嘱],这是因为贾政贾珠遗留下来的官衔由贾琏继任的缘故,若贾政还在世,节度使必定要接到贾政所嘱才会买账,贾琏所嘱就不灵了,可见此时的荣府名义上是贾琏当家啊。
红疯子:怪不得第十六回说[这里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的,原来还有这许多蹊跷在里面。咱读到这里就犯了嘀咕,为什么作者说[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说[贾政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又为什么不说[贾琏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原来贾政死了、不可能知道,贾琏不问事,知道了也不想问不敢问,王夫人才是实际上的荣府最高统治者,但她吃斋念佛、闭目塞听,自然是[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了。
石呆子:你这样看就能理清里面的头绪了,现实中当时的曹家是曹寅曹荣相续病死,由曹頫任江宁织造,曹頫老婆假托曹頫所嘱,地方官当然要买账了,曹頫不但受老婆辖制,更拘老婆背后的曹寅遗孀李氏,自然不好与老婆计较、也不告诉李氏了,李氏受丧夫丧子打击,只知吃斋念佛以求保佑遗腹孙平安长大,一切皆依靠兼着曹頫老婆的内侄女儿,当然是[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了。通过这些分析你们才能理解书中凤姐能辖制贾琏的特殊原因,但也应该由此理解将来凤姐一旦失去靠山、贾琏会反攻倒算的必然结局。于是再回头谈凤姐装模作样地请示贾琏说:"我若私自添了东西,你又怪我不告诉明白你了。"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情我不领。你不盘察我就够了,我还怪你!"你们大家看出这夫妻间的奥秘了吗?"你不盘察我就够了,我还怪你?"可见凤姐的职责就是盘察贾琏啊!是谁叫她盘查的?总不能是凤姐自己吧,当然是贾母王夫人了,可见贾母王夫人才是凤姐得以欺压贾琏的依恃。贾母王夫人为什么要叫凤姐盘察贾琏呢?因为贾族内存在着大房二房加偏房之争,表现在贾琏夫妻之间,就是贾琏背后的贾赦贾珍及贾环贾蓉等帝党、与凤姐背后的贾母王夫人李纨及薛姨妈等后党之争啊!
再说[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这说明贾母也非常喜欢宝钗稳重和平,可见宝钗平日的行止都是如此,不是伪装的,否则以贾母的睿智,能识破任何人的伪装,尤其憎厌虚伪狡诈之人。袭人宝钗都是贾母取中的,若象如今评论说的那样,这两个人都是虚伪奸猾之徒,那岂不是说她俩把贾母蒙骗了?岂不是说如今的评论家比贾母更会识人?我认为石头记作者最崇敬贾母,凡写贾母取中的人,必不会看错的,不象写王夫人取中的人,或许还有受坏人欺瞒和冤屈好人的地方。贾母实际上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女娲皇,她的好恶取舍没有作者不赞成的,你们应养成以贾母好恶取舍为石头记好恶取舍的习惯,凡贾母赞成的,你们就不应反对,凡贾母反对的,你们就不该赞成。比如贾母批才子佳人戏剧评话,你们就该知道石头记作者必不赞成才子佳人言情小说,若再把贾宝玉当张生、把林黛玉当莺莺,那就与作者的好恶取舍背道而驰了。
这里还交代[史湘云住了两日,因要回去。贾母因说:"等过了你宝姐姐的生日,看了戏再回去。"史湘云听了,只得住下。]这说明湘云的家不与贾府在一个城市呀,若在一个城市,即早来晚去也方便得很,何用如此费事?可见她家实在外地,这就与书中说贾王史薛都是金陵世家不符了。可见书中说的[金陵]也是个虚拟的地名,不必当真的。然后是写凤姐借贾母叫她替宝钗办生日插科打趣、逗贾母开心,由此也可见凤姐是贾母的开心果,更可见贾母是贾族的老皇上,凤姐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讨贾母欢心上,贾族上下所有人的主要注意力也用在讨贾母欢心上,这就不光是在写一个大家族的日常生活状况了,而是在写一个小朝廷的日常生活状况了。你们若总是拘拘于一家一族,不放眼到一国一朝,那永远也不会明白作者用心的。以曹家在康熙未年的状况,寅母孙氏即使能活到雍正初年,曹頫老婆也不一定会象讨好老皇上那样讨好孙氏,更何况孙氏早就死了,能与曹頫老婆共同生活几年呢?可见书中的描述意不在实录曹家事,而在隐寓皇家事,贾母身上有康熙的影子,凤姐身上有皇十四子的影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