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疯子:照你看来,这红楼梦正面虽然写满风花雪月、风情月债,但背面却蕴涵[宝鉴],咱们千万不可只取其[风月]表象、忽略其[宝鉴]本质了?
石呆子:正是此意。市井俗人喜宝鉴者甚少,爱风月者特多,作者若直以宝鉴示之,必不受他们喜爱,尤其是与贾瑞同龄的青少年更是只爱看风花雪月才子佳人小说,甚至于酷爱[金瓶梅][肉蒲团]之类的风月笔墨,以至于荒疏学业遗害身心的不在少数。作者若直以空讲大道理的宝鉴示之,必不被其喜悦检读,那就收不到教育挽救他们的实效了,不如以风月的正面吸引之,再以宝鉴的背面警醒之,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这就是人们常把石头记与西厢记相提并论、甚至与金瓶梅相混淆的客观原因,他们是只看到石头记的正面,没看到石头记的背面,只看到其风月的表象,没看出宝鉴的实质啊。他们也不细想想,作者在全书开头就交代过:[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其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淫秽污臭,涂毒笔墨,最是坏人子弟。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语也!]这不光是作者对历朝野史、才子佳人小说、风月笔墨的批驳,而且也在竭力表明石头记与历朝演义、西厢记、金瓶梅的本质区别,可惜如今的文人不但看不到这些区别,甚至根本不承认这些区别,他们直接把石头记看成西厢记式的才子佳人小说,这倒也罢了,甚至还把石头记混同于金瓶梅这些风月笔墨,这简直是对《金陵十二钗》的不尊重!说明他们也是只看到石头记讲风月的正面,却看不出石头记为宝鉴的背面啊。
石呆子:现在再看贾代儒欲毁'风月鉴'的情节,就知道作者杜撰这些情节的用意了。你们都知道围绕风月宝鉴神镜的相关情节是杜撰的,没有这风月宝鉴照看,贾瑞还是会死,在贾瑞死前没有道士送神镜治病,也没有贾瑞因照镜而死这情节,因此在贾瑞死后贾代儒不可能发这通烧风月宝鉴的愤慨。那么作者杜撰这情节意图何在呢?先看这情节怎么回事,[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从这情节看来,代儒夫妇把贾瑞之死归咎于风月宝鉴这镜子了,于是说[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可生活中的代儒根本不可能与虚枸的风月宝鉴发生关系,怎么会有这话?这是作者叫他代表儒生发出对《风月宝鉴》一书的怨愤啊!在这些腐儒看来,这《风月宝鉴》一书确实是[妖书],应该[架火来烧,若不早毁此书,遗害于世不小。]实际上在正宗的儒教理学看来,这《风月宝鉴》一书确实是妖书,应该焚之坑之,代儒是代表儒生说出了心里话。若仅此而已,还看不出作者的心机,下面的这句话才是作者借神镜之口说出的心里话,[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这句话太关键了,"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二百几十年来你们不都是瞧《风月宝鉴》的正面了?有几个瞧背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说到点子上了,正面都是假情节,背面才是真情理,可你们只顾索隐考证假情节,却不知深论真情理,还把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具体情节完全当真,作者当然要着急了,"何苦来烧我?"这句话假设得好,石头记一书虽然没遭焚毁,先亏了作者用[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艺术手法遮掩,再亏了全书只留下前八十回未露全貌才免遭焚毁的,就这样还不断被删改续尾,这比烧书又能好多少?难怪作者要借烧镜子的情节发感慨了。
红疯子:这感慨不光红楼梦作者有,而且连咱这疯子也由不得要痛哭失声啊!二十多年来,咱到处推介这千篇[疯谈红楼],可人们也是只瞧正面、不瞧背面、以假为真,老金更说"是何疯谈!若不早毁此文,遗害于世不小。"主张架火来烧,咱真盼望跛足道人能重新出现,也拯救一下咱这[千篇疯谈]。
石呆子:所以有人说[不是情人不泪流,几回掩卷哭曹侯],你与这《风月宝鉴》作者都是情人,都一同掩卷而哭吧,相信自会有跛足道人来救你出火海的。当日卞和怀抱璞玉无人识,被砍去双脚后才遇到楚庄王,石头记抄本遇到胡适才重受重视,红楼梦也是拍成电视剧才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如今你红疯子虽然未遇明主赏识,但只要坚持到底不[停机],总会得到普遍认可的。特别是新电视剧即将上演,到时候不光专家们关心红楼梦,而且连广大老百姓全都来关心红楼梦,他们不会象专家那样冷落你红疯子的,你帮他们理解红楼梦,他们也会理解你红疯子的。在这里我也用宝钗的[停机德]鼓励你,一定要坚持写完千篇疯谈,决不能再出现石头记只完成前八十回的[半停机]缺憾了,这就是我不枉再下世一回的唯一心愿。如果你不能将千篇疯谈彻底完成,我估计以后再无人能担此重任,石头记之味将永远无人全解,那就将是红楼梦永久的遗憾啦!
红疯子:承你将咱与作者比肩、以[停机德]激励咱写完千篇疯谈,实不敢当此赞誉,但既有你石呆子亲自帮咱呆解石头记,咱若再不坚持到底,不但愧对你石呆子这番呆意,而且愧对历代诸裙钗的悲剧,亦愧对自己的母、姐、妻、女了,咱[虽不肖,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使其一并泯灭也。我虽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借你呆解,敷演出千篇疯语呆言来,亦可悦人耳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石呆子:你真会省事,我刚说你与石头记作者有共通之处,你就抄袭作者的原文来证明自己了,这看来是偷懒,其实是类推,说明你确实通灵了,才能作这些类比的。我们还是回头来了结这第十二回吧。
这贾瑞之死无需赘述,因为这里的"风月宝鉴"本来就是作者[胡诌]的,它根本不可能害死贾瑞,作者胡诌这段情节的意思是托寓《风月宝鉴》一书不看正面、只可看背面,若有读者因只看正面不看背面而妄送了性命,不应怪《风月宝鉴》一书不好而焚之,应怪自己不会看、只看正面、不看背面啊!这话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之所以要再强调一遍,其用意已不仅仅局限于《风月宝鉴》一书了,而是为了启迪广大读者引申到几千年来的风情月债,第五回中的"太虚幻境"宫门上面[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联,大书云: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即是这个意思。还可以进一步深论到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史,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者之所以要称石头记为[宝鉴],并不仅仅在其对[风情月债]的鉴别作用,更重要的在其对历朝历代正史野史的鉴别作用,几千年来人们看历朝历代正史野史都只看正面、不看背面,或者说只看正面的表象、却看不出背面的实质,因此而[谋虚逐妄,省不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甚至象贾瑞这样[痴迷的,枉送了性命]的人实在太多了,作者有感于此,才借跛足道人之口提醒广大读者的。能理解这最深层意蕴的人即通灵之人,当然少之又少了。
倒是末尾的林如海之死需解释一下,如今象周汝昌刘心武这样的索隐考证派都拘拘于书中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具体情节,把这里有关时序和情节的交代都当真了,于是反而忽略了其中的事体情理。比如书中前面写贾瑞病症发展时有一句[不上一年,都添全了。]这句能当真吗?此时秦氏虽未死但[浑身的肉都瘦干了][一冬虽不相干,但春分前后定见分晓],那这贾瑞的死插于其间,能拖上[不上一年]吗?再谈林如海之死,书中交代[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大家想想,当时的交通极慢,林如海不管身在扬州还是苏州或杭州,林黛玉前去探病直到其父病故后料理妥当再回到贾府,其行程加病程加事程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四五个月,秦氏的病程及后事料理能拖这么长时间吗?从贾瑞的死到秦氏的死再到林如海的死都是作者泛泛而谈,切不可过于较真啊,若把石头记完全当作[曹家大事记]来考证索隐,尤其是把其中有关时间地点的泛泛而谈都当作刻在船帮外的记号来索隐考证,那就糟了,作者根本没在时间地点上认真,你们也千万对此不可过于较真,若因此而忽略了其中的事体情理,那才是[只看正面、不看背面],枉送了性命却怪石头记是妖书,恨不得架起火来焚之,真象贾瑞辜负跛足道人那样辜负作者的一片痴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