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疯子:
这种正能量的表述就叫阳道,或者说叫正统价值观,说穿了它是为“一画开天”的君主一个人设计的,不是为“打破一纣”的周文王设计的,它是说天上只能有一条龙,这条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一会儿潜、一会儿现、一会儿惕、一会儿跃、一会儿飞、一会儿亢,这样才叫乾元。伏羲可能是这种意思,但周文王怎么可能是这种意思呢?他被关在牢里,连生死都未卜,怎么可能“一会儿潜、一会儿现、一会儿惕、一会儿跃、一会儿飞、一会儿亢”呢?可见这种解释不是为周文王解释,不是为想现想跃的无数个潜龙惕龙解释,而是为飞𤾗腾达的亢龙纣王解释,为五千年来既在皇位上的历代君王解释。这样我才理解了“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条颠仆不破的真理,原来自古以来确实有两个道同时存在,一个叫“阴道”、一个叫“阳道”,同时有无教条龙存在,每一个阳都是龙,每一个男人都是一条龙,普通男人与普通男人之间的区别只是潜龙、现龙之间的区别,当了官的男人只是惕龙与跃龙之间的区别,小皇帝与老皇帝只是飞龙与亢龙之间的区别。我认真学习了乾卦六爻,认为这六爻之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现群龙无首”的说法,飞龙是九五之尊,它只能是龙首,怎么能让其它龙当龙首呢?甚至连它的老父亲——太上皇这亢龙都不能当龙首,更甚至连它的老母亲老祖母——皇太后、太皇太后都不能当龙首!因为龙首只能有一个,九五之尊只能有一人,只要有两个人做龙首,这两个龙首就要拼个你死我活,只要天上有两条龙在飞,不管他们俩是父子也好、母子也好,都是“正不容邪,邪复妒正,[甲戌侧批:譬得好。]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这就叫“中国特色”!
我仔细研究了六爻之间的区别,认为它首先是年龄上的区别,个男人在十五岁以前是潜龙,也就是象小鱼小蝌蚪那样潜在水底等长大再说,根本就不能当龙来用,所以爻辞说“潜龙勿用”,咱们当初在二五班时就是潜龙的最后阶段,当时只能认真学习、锻炼身体,准备做工或当兵或种地,离开了二五班之后才各自表现自己的。于是十五周岁以上就是现龙,要好好地表现自己,因为到了普通男人最重要的时期了,要成家立业了,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嘛,一个男人要自立门户、自立于世,不好好表现自己,能得到女人的青睐,能组织个象样的家庭,能生儿养女吗?这里有句很重要的爻辞:“利见大人”!我们学友当中有出息的都是表现出“利见大人”的,一则是他们的表现获得了大人的肯定,二则是他们获得了大人的帮助和提拔,才有了如今丰硕的晚年收获的。我这个人最笨的就是表现得不“利见大人”,甚至还遭到“大人”的打压,结果在成长的关键时刻被一闷棍打得差点爬不起来,所以我是不“利见大人”的现龙,遭到大家的嘲笑是应该的。
红疯子:
大家不要把我这种坦率和真诚当癫疯,我这次谈红论道就是乾卦六爻的“亢龙有悔”,这个悔还不是对当年“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友规劝之德,以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的悔,而是对五千年中华文明“道可道、是常道,是阴道、是地道、是母道、是坤道”的悔,是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只阴不阳不为道”的悔,是道道地地的“亢龙有悔!”之所以口气这么大,是因为我终于悟出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居然“亢龙不悔”,居然完全违背了易经的根本原理,居然对不起易经的原作者周文王,这些人却居然大言不惭地称“易经为群经之首,群经之祖,实在愧为周文王后代子孙啊!
有人会说你红疯子疯什么疯?吹什么牛自称懂易经?你自己都知道自己连现龙的资格都不够,而且一点儿也不知道警惕,整天乱谈国事,象个永远毕不了业的初中生,哪象我们这些惕龙“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呀!我们虽然跃不上龙门,但是也不可能“或跃在渊”,如今事业有成、家业有成、儿女有成、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安享晚年,比你这疯子光彩多了。我们这是不跟你一般见识,实际上你比谈疯子好不了多少,没把你用铁链子拴起来就不错了,你还是知趣些吧。尤其不知天高地厚的是居然自称“亢龙有悔”,一个连现龙都现不好、惕龙都不够格的男人,没把你打得“或跃在渊”就算对你客气的了,你还自称亢龙有悔,亢龙有悔那是飞龙在天之后的爻辞,你飞龙在天过吗?别不懂装懂了。
这一点你们就不懂了,我并不是说我是那“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式的亢龙,我只是说我是“情绪高亢、近乎疯狂”的精神病状态的老男人,虽然没有亢龙的地位,却有“亢龙有悔”的思想境界,也就是说我在思想上道义上达到了“亢龙有悔”的崇高境界,我在做那些“亢龙无悔”的统帅们不肯做的对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这种理想就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们不懂就不要瞎指责我。俗话说:“老要张狂少要乖”,我已经老了,时日不多了,不抓紧时间留下这些“悔恨”来让你们的儿孙们好好体悟体悟,又怎么对得起我这“缺惕少现”的人生呢?又怎么对得起五千年来的“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呢?
红疯子:
乾卦六爻不光指明男人一生的六个阶段,而且告诉我们男人分两个部分、三个层次。孔子说“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不知老之将至。这就是男人人生的六个阶段,对应潜、现、惕、跃、飞、亢六种精神精力状态。六爻又分上爻部分下爻部分,绝大多数男人都在下爻部分,也就是没有机会没有资格跃登龙门的中下社会阶层部分,他们最多只能好好表现一番,得到大人的提拔,充其量只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只能娶妻生子、安享晚年,不会象甄宝玉甄士隐那样“或跃在渊”,这样就可以知足了。只有那些既可以说是有志向又可以说是有野心,而且得到在天的飞龙的赏识的人,才能有机会有资格跃登龙门、出人头地、呼风唤雨,成为韩信张良萧何诸葛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当然同时存在象韩信韩非李斯那种“或跃在渊”的凶险。这些人中之龙只能如昙花之一现,最后肯定会在权力斗争中折戈沉沙,那通向飞龙在天的天梯就是用这些人的尸体搭建的。最终能够得天命飞龙在天的君王不过“秦皇汉武、康宗宋祖、成吉思汗、明成熙帝”这几个男人,其余上百号君王无非是他们的后代,靠的是父皇的余威并不是靠自己打拼跃上龙座的,不能算真正的飞龙在天,更有吕后则天乾太慈母,则是地地道道的亢龙、地地道道的龙战,若不后悔,必致“其血玄黄”!必致白骨如山!必致“亿骨枯”!这种“阳极成阴”就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前奏,就是[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前奏,就是红楼梦的收尾!还有比这更亢的龙吗?
相比之下,我这亢奋的疯子算得了什么玩意儿!不过是个“鸟至将死,其鸣也哀,人至将死,其言也善”的老东西罢了,留几句疯言疯语夹带在红楼梦字里行间有何大碍?男人一生虽然不能跃登龙门,实际上仍有“跃、飞、亢”,而且还会常跃常飞常亢,这就是老子说的“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这就是把女人当马骑,这就是俗话说的“跑马”,这就是把阳器当枪使,是个男人都会这一着,用不着教的。因此男人在亢奋之后、发狂之后都会后悔,都会喜新厌旧,都想“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只是沒本事、没做官、没发财而已,一旦有了本事、做了官、发了财,哪个不是“得陇望蜀”?哪个不把结发妻子当黄脸婆?这也叫“悔”,是另一种形式的悔,是“美而又足”后“怀不足之心”的悔。所以说男人不一定非要做了人上人才算亢龙,才知“亢龙有悔”,乾卦六爻的所有爻辞对每个男人都有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男人的本事就是“知悔”、就是“改悔”,若死不改悔就不能算男人了!象红楼梦里的甄宝玉就知改悔,甄士隐的《好了歌》解注就是他作的改悔,红楼梦八十回就是作者的悔悟之作,八十回前的楔更是明显的忏悔之前言,若看不出作者对宝玉一生的忏悔之意,还当甄士隐暨甄宝玉的悬崖撒手是与钗袭的彻底决裂,是践行木石前盟的出家当和尚誓言,那就“枉费了作者的意悬悬半世心”,辜负了他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