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这里不是说书中这几个女子不是作者[这半世亲睹亲闻],这些艺术典型都是有生活原型作素材的,而且作者确实是[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但作者传这几个女子的目的不光是为她们昭传,而且是为天下母性天下女娲天下母道昭传,反过来就是深论补天的必要和天塌的根源,骨子里就是在谴责共颛、达到补天的目的呀。这些话我也说过多少次了,怎么还问我呢?就拿这袭人来说吧,塑造得如此有血有肉,而且如此精雕细刻,你能想到没有生活原型作模特吗?这里顺便再说个事情,后文将要提到宝钗的[停机德],但八十回内对宝钗的[停机德]并没有专门的交代,是不是八十回后还有专门的章节描写这一点呢?这就很容易引起读者的疑问,但是你们若注意到全书开头楔子中的[负师友规劝之德],就知道写袭人的[规劝之德]也就等于写了宝钗的[规劝之德]呀,因为书到八十回为止已经不打算写宝钗的[规劝之德]了,已经用脂批“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一言以蔽之了,那写这袭人的[规劝之德]怎么不可以兼顾了写宝钗的[规劝之德]呢?[师友]相关连嘛,写[友]等于写[师],作者如此下功夫地写袭人的[规劝之德],当然也是顾虑到了无法详写宝钗的[规劝之德]了,因此袭人这形象实际上还兼顾了宝钗的形象,贾母说[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书到八十回明显不想写宝玉不听妻劝了,那这写妾劝当然包括写妻劝了,你们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妻或妾哉!
又副钗的脂批就解到这里,我再谈副钗的脂批。副钗从判词看上去只有香菱一人,其实只要是甘作小老婆的平民女子都在副钗之列,也可以说介于小姐和奴婢之间的女儿可归于副钗档,象尤二姐尤三姐就是例子,作者只是用香菱作她们的代表罢了,又因为尤二姐尤三姐是专为揭示珍琏蓉的丑陋而设的,而且结局已出,用不着再总结了,故不宜用判词判画建档。香菱的脂批并不多,需要暗示她八十回后结局的脂批更少,因为第八十回的[美香菱屈受贪夫棒]已经把香菱的结局交代过了,[自此以后,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虽然如此,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本来怯弱,虽在薛蟠房中几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并无胎孕。今复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就是香菱的结局,一个正当青春的少女[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也就是连月经都闭了,没有生存必要了,当然是等死了,最后结局还用交代吗?可笑程高续书还写她[产难完劫,遗一子于薛家以承宗祧],真亏他俩还肯替薛蟠这[文龙]遮饰呢。
香菱的最后结局在八十回末虽然没有写出来,但判词里已经写出来了,
根并荷花一茎香,【甲戌双行夹批:却是咏菱妙句。】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甲夹批:拆字法。】 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致使香魂返故乡]就是香菱的最后结局,判词中的两条脂批就是帮助解释这判词的,有了这判词,又有了这两条脂批,香菱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如果还有什么后三十回,反而不需要这判词和脂批了,因为读者看了后三十回就会觉得这判词和脂批是多余的了。只有想在八十回后狗尾续貂的人对这判词和脂批如获至宝,因为他们欲狗尾续貂可恨八十回后的线索不多嘛,作者批者扔个稻草给他们,他们当然要抓住这些稻草大做稻草人吓唬读者了,这也是判词和脂批的害处啊。由此看来也不能把判词和脂批当[朝代年纪,地舆邦国]来约束自己,还是要[取其事体情理]啊。但是书中第一回有关英莲的脂批却很少引起人注意,需要我再解释一下。第一条脂批是【甲戌眉批: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这是脂砚斋《石头记》中最重要的脂批,错过这条脂批就难解《石头记》的其中味,那就真成了罪过了。我曾多次引用过这条脂批,但还没有专门解释过这条批,现在专门解释一下。第一句【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这八个字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如何【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因为[时也命也、生不逢时、有命何用?]啊。这[时]字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中的[道],就是[见群龙有首无首]的用六还是用九的抉择,就是决定命有用无用的[运]。我在前面曾专门就作者本人的[时]作过解释,就是看他的命是跟康雍乾的时相合还是相悖,是跟曹荣的时相合还是相悖,如果早出生三年,就能避免曹家无后的危机,即使早生三月,也能避免曹頫过继的危机,但根本的是无论怎样都无法避免康熙死后的皇家争位危机,这才是他生不遇时的根本原因。大家想想,遇到这么一场葫芦提大祸,他的命运好得了吗?无论他早生三年还是早生三月,都在劫难逃啊!由此可见对于他来说是[见群龙有首,吉],[见群龙无首,凶],除非康熙永远不死,否则只要康熙一死,就会发生群龙争首的闹剧,就一定会连累到他家,他也就一定是[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首诗就是为他自己写的呀,听到这里,你们对[甄英莲]的结局还有什么疑虑吗?所谓“甄应怜” 就是甄宝玉真应怜、就是作者本人真应怜啊!你们还有必要寻找香菱的前身英莲身世之谜吗? 这一来此脂批就成了为作者身世而感叹了,不是作者本人又是谁? 【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也就是说这本书这条批不光是为作者一个人而作,还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也就是作者为曹家所有女儿悲剧哭泣,为普天之下过去未来所有的女子哭泣,【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这就是[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的另一种说法,它说明作者不但着眼于天下女子,而且着眼于天下小人,不但着眼于曹家一家,而且着眼于天下百姓,这样的襟怀有几个人能看得懂? 【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这看他应该直写成看我,因为这批者就是作者自己,为混人也才改成看他的,开卷之第一个女子实为[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这句话似乎难懂,其实看[空空道人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就明白了,整部《红楼梦》都是《情僧录》,都谓独寄兴于一“情”字,也就是说全书虽[大旨谈情,] 【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这是明白告诉读者不能把本书当言情小说看,作者是托言寓意、借情寓理呀,你们不取其理只取其情怎么行呢? 【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你们看作者想得多深多远,可以说上下五千年啦,岂是曹家一代、清朝一朝能说尽的?这况今之草芥乎?就是况今之曹家母子乎。最后一句【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我已经说过多少遍解过多少遍了,再赘述也白述,要你们知道作者批者以小喻大借家寓国的补天之志才好啊!
红疯子:是啊,象这样重要的脂批二百几十年来竟少有人注意并评论,这说明了评红家多么麻木,他们对《红楼梦》的真味充鼻不闻,太有负于广大读者了。看来咱们确实不能拘拘于甄家一家、英莲一人、[情]字一字啊。
石呆子:你们再看有关英莲诗中的脂批,先看对应[惯养娇生笑你痴]的是【为天下父母痴心一哭。】这就表明作者写此一句意不在甄家一家、英莲一人,而是意在【为天下父母痴心一哭。】这当中显然首指自己的曾祖母、祖母和生母。对应[菱花空对雪澌澌。]的是【生不遇时。遇又非偶。】仅就香菱悲剧看来,这一句批似乎虽恰当却并无大意思,但引申到江南甄家所有女儿悲剧就不同了,金陵十二钗全是【生不遇时。遇又非偶。】啊。这一句批更应该引申到天下母道及地道,引申到阴阳之道的阴道,所谓【生不遇时。遇又非偶。】就应该解释为母道【生不遇时。】没有遇到吉时,【遇又非偶。】没有遇到好的公道,地道没有遇到好的天道,结果就是母道为公道所裂,地道为天道所裂,而阴道也【生不遇时,遇又非偶。】那就没救了,那就要天塌地陷了,就要[乾坤易之门]、[乾坤大挪移]了,也就是说要[阴极成阳、阳极成阴]了,那就是天崩地裂的大灾难大变革呀。为什么会发生大灾难大变革?这不是因为[阴差]而是因为[阳错]呀,阴谈不上【遇时】,只有阳才谈得上【遇时】,阳没有遇到[群龙无首]的吉时也瞎现瞎跃,那阴不要跟阳倒霉吗?阴遇到这不识时的阳当然是【遇又非偶。】了。你们看允仍、皇长子、皇八子等就是不识时务的阳,康熙还阳着呢,他们不去阴着,却争先恐后地现、跃,他们的妻儿老小及奴婢们当然要跟他们倒霉了,曹家也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中的一家,至于曹家的女儿们及奴婢们就更不用说了,一句话,这不能怪[阴差]而要怪[阳错] !所以天下所有人祸都是[太阳了]造成的,阴无法选择阳,只能守[牝马之贞],那当然只好埋怨【生不遇时。遇又非偶。】了。对应[好防佳节元宵后,]的是【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这是隐指曹家被抄家的日子,前面已经呆解过了,对于这条批语需要补充的,就是书中贾家的故事也是在第五十四回写过元宵节开夜宴后逐渐走下坡路的,注意这一点对理解石头记全书整体架构有好处,也就是说这条批语不光针对第一回的甄士隐家,而且针对第七十五回开头说的江南甄家,更针对全书的贾家。首先甄英莲是元霄佳节前或当天丢失的,这就是【直云前】,是指曹家女儿们在元霄佳节前或当天就遭劫难了,然后甄士隐家是在元霄佳节后才遭火的,这就是【而云后】,【是讳知者。】,书中的贾家也是在元霄佳节后才闹纠纷的,最后才闹到[抄检大观园][品笛感凄清]这一步的,如果没有争贾族储位这因素在里面,这一点家务纠纷值得贾母如此伤心吗?更值得作者如此精心杜撰这一段神奇鬼讶之文吗?把甄士隐家的祸事暨江南甄家的祸事与贾家的丑事联系起来,再把甄士隐家的元霄佳节与贾家的元霄佳节联系起来,再联系第一回中的【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再想想第七十六回的中秋诗,你们还看不出《石头记》的整个脉络吗?这里的脂批【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是针对全书的呀!最后一句[便是烟消火灭时。]对应【伏后文。】似乎指的甄英莲丢失后甄家遭火的事,实际上是指的第五十四回中的[[[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这句话看似凤姐的打浑,实际上是全书[乐事快了]了的信号啊,大家看[贾母笑道:“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一面说,一面吩咐道:“他提炮仗来,咱们也把烟火放了解解酒。”贾蓉听了,忙出去带着小厮们就在院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皆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巧,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一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的满天星、九龙入云、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碎小爆竹。]这些就是贾事的[烟消火灭时]呀,贾事都[烟消火灭]了,咱们的假故事还不‘聋子放炮仗──散了’吗?可见这【伏后文。】是伏后面的七十九回全部后文,而不是光伏第一回中的甄士隐家遭火的后文啊。
解到这里,你们该知道这批者在这里为什么要作这几条极重要的脂批了,他是为作者的总体构思服务的,而不是为英莲个人故事服务的,是贴心人才作得出的批啊,不是一芹一脂中的一脂又能是谁?而且从[知者寥寥]四字批语来看,这一脂与芹溪、杏斋、畸笏到底是什么关系还真是[知者寥寥],因为这跟《石头记》的创作意图一样,还是[知者寥寥]为好啊。《石头记》创作意图 [知者寥寥],一脂与芹溪、杏斋、畸笏的关系 [知者寥寥],脂批的真意也是[知者寥寥],你们是不是可以看出一芹一脂就是[一作一批]、作者和批者心心相通、实为一人、一唱一和且自唱自和呢?这一点从脂批与正文互为表里、批为文补就可以看出来,没有脂批的《石头记》正文确实难懂啊,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不就是利用的这一点吗?如果把《脂砚斋重评四评石头记》与程高后四十回放在一起重印出版,读者还会觉得程高后四十回合适《脂砚斋重评四评石头记》吗?
红疯子:你讲了半天的有关英莲暨香菱的脂批,却连香菱个人结局都没有提及,难道有关香菱的情节都是无足轻重的、纯为衬托你这些深文大义的?
石呆子:你那是香菱的阳面,我这是香菱的阴面,阳面不解释人们也能看得出,阴面不解释人们就看不出来,我当然专拣阴面解了,而且脂批也是专拣阴面批嘛,拣阳面批的就不是脂批而是一般批了,你们自己看就得了,我有必要解释吗?香菱是有个人生活原型,但英莲却是没有个人生活原型的艺术典型,我当然要详细解释了。至于香菱个人结局是什么,[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就是她的结局,也是大部分做小老婆的结局,更是[扬州瘦马]的常见结局,但却不是作者舅舅家小老婆的结局,如果是,作者就是在揭自己生母娘家的丑,这还叫为母昭传吗?可见你们根本不该拘拘于香菱的生活原型是谁,就把她当做妾悲剧的代表、天下被拐女儿的代表就行了,也就是说她代表介于正钗和又副钗之间社会阶层的女子,代表介于小姐和丫环之间的女儿悲剧。
副钗悲剧有这样一个代表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至于具体到象尤二姐尤三姐这样的女子用不着看判词判画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她俩的结局在八十回以内已经写明了,又没有什么深文大义,这样的副钗薄命册还有必要翻阅吗?但是有关她俩的脂批倒值得解一下。第六十五回的回前批说【蒙回前总批:笔笔叙二姐温柔和顺高凤姐十倍,言语行事胜凤姐五分,堪为贾琏二房,所以深着凤姐不念宗祠血食,为贾宅第一罪人。纲目书法!】这条批语不象脂批风格,所以我要替脂砚斋驳斥一下。关键在[凤姐不念宗祠血食,为贾宅第一罪人]这一句上,脂砚斋决不会作出这样的批语。首先贾琏的生活原型不代表曹家血食,只有宝玉的生活原型代表曹家血食,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交代过了,贾琏的生活原型曹頫是过继的,而曹寅到曹荣再到曹荣遗腹子是三代单传,即使曹頫有儿子也不能算曹寅的孙子,这一点在曹頫的奏折上已经写明了,那曹頫有没有儿子当然不影响到曹家遗传了,只有曹荣没有遗腹子才会轮到曹頫的儿子继承曹家,在曹荣有遗腹子的前提下曹頫的儿子反而对曹荣遗腹子的储位构成威胁了,也就是说如果曹荣遗腹子被魇魔法害死了,那曹頫的儿子反而有机会篡夺曹家储位了,这就是书中宝玉[好事多魔]一说的由来,贾环母子俩就是宝玉的[魔障]啊,对应到曹家,曹頫的儿子及其生母也是曹荣遗腹子的[魔障]啊,所以我前面说贾环的生活原型是曹頫的儿子,但不是嫡子而是庶子,他的生母是曹頫的小老婆,对应书中的赵姨娘,只是作者为回避曹頫的指控,才把赵姨娘写成贾政的小老婆的。这样一来你们不但能理解凤姐作为曹頫大老婆的艺术典型为什么对曹頫小老婆的艺术典型赵姨娘如此排斥,而且能理解[凤姐不念宗祠血食,为贾宅第一罪人]的说法多么荒谬了,且不说尤二姐即使生下儿子也不能算荣府宗祠血食、因此凤姐不能算贾宅第一罪人,而且尤二姐即使生下儿子也不能算贾琏唯一血食、因此凤姐也不能算琏宅第一罪人,因为贾琏已有小老婆生的儿子了,他还会把尤二姐生的儿子当唯一血食吗?那凤姐当然谈不上绝贾琏的后了。我们还要站在凤姐这正室的立场上替凤姐想想,凤姐不是没有生育能力,第五十六回还写她怀了个哥儿掉了的事,她作为正室为什么不能维护自己生嫡子夺继承主导权的权利?女人间也得为自己的卵子争生存与发展啊。至于尤二姐遭迫害是凤姐的罪过,堕胎害子更是罪加一等,但这不应该上纲到【不念宗祠血食,为贾宅第一罪人。纲目书法!】的高度来声讨,这条批放过贾琏抓住凤姐,放过须眉浊物抓住巾帼英雄,明显是与《石头记》作者对着干,根本不象脂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