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细谈之七百六十八
发布日期:2019-08-05 01:19:18

贾母的丧事已毕,贾政等一干人要去送灵,贾府就剩下凤姐惜春林之孝家的等人看家,于是续作者可以乘这个空子写[狗彘奴招伙盗][欺天]了,说穿了还是续作者故意按排这个空子让[狗彘奴来欺天招伙盗]啊,否则他怎么好把贾府败落的主要责任推在奴才们头上呢?其实在咱看来抄家比[招伙盗]还要厉害百倍,根本不可能剩什么东西让人偷盗的,强盗小偷听说贾府被抄家了,他们也不会再打贾府的主意的,这里看上去是续作者让贾府败落得严重些,实际上等于护朝纲和贾府主子之短、把败落的根源全部归咎到奴才头上,这还是在强调[上梁是正的,都怪下梁歪了]呀。

石呆子:你又下车伊始、随便下结论了,续作者创作这段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甄家仆]包勇的英雄事迹,不是为了加快贾府的败落,而且贾府既然没有因抄家而彻底败落,也就不会因这次偷盗而加快败落,续作者最后是要让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怎么谈得上[败落]二字呢?倒是你说的贾府败落的主要责任在奴才们太刁这一点还差不多,只是续作者只承认是暂时倒霉、不承认是永远败落罢了。

红疯子:你认为咱是随便下结论,但咱坚持这是慎重的结论,一则在续作者希望贾府是暂时倒霉、不是永远败落,但在咱看来就应该是彻底败落、而不是暂时倒霉,这不光有曹家事作佐证,还有雍正初年的好多大家族的败落作佐证,甚至历朝历代包括整个清朝都少有经抄家而不败落的,抄家几乎是仅次于诛灭全家的第三大酷刑,第一大酷刑是诛灭九族,第二大酷刑就是诛灭全家,第四大酷刑才是将家长等主要责任人杀头充军。在已经获重罪的情况下,作为大家族的家长和主要责任人显然情愿自己杀头充军,只要保住一家大小的平安就行了,而一旦抄家就是[覆巢之下无完卵],能象甄士隐家这样[早已成了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家道复初]的,更不可能象如今的流言家说的那样在十年之内经历两次抄家,这些都说明他们没有相关阅历、还不知道抄家的惩罚有多么残酷了,更不知道抄过家的家根本用不着去偷盗,因为那些抄家的人比强盗狠百倍,经他们一抄,家就[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还用得着再去偷盗?

你说续作者创作这段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甄家仆]包勇的英雄事迹,然后才是谴责贾府的刁奴们,咱也不同意这种说法,包勇毕竟是[甄家仆]而不是[贾家仆],续作者在续作时另外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目的是为了反衬[贾家仆]的可恨,而不是只为了用[贾家仆]的可恨烘托[甄家仆]的英勇可爱,因此咱认为谴责贾府的刁奴们、推卸贾府主子的责任、推卸朝纲的责任才是续作者创作这段情节的主要目的。

再说这一段情节里提到妙玉到惜春处下棋的事,咱对此也有异议。前八十回里并没有惜春与妙玉来往的记述,这都是续作者的别出心裁,其实妙玉孤傲自闭、万人不入她目,根本不会与惜春这更孤僻自闭的人来往的,再说惜春最后是皈依的佛教,妙玉信的是道教,佛道互不相通的,续作者的意思是说惜春将来出家也有妙玉的影响,这显然站不住脚。他在这里写妙玉跟惜春下棋而不归庵的意思咱知道了,是说因为这一次随意在惜春处留宿,才被盗贼窥见而引出后文的[妙姑遭劫的。实际上大家可以想想,妙玉是[安翠笼]里的金丝鸟,全仗着金丝笼的保护,根本不能离开金丝笼的,怎么可能在大观园外的是非之地留宿呢?这全是续作者的花头筋,他要写妙玉的不安心守规,要写妙玉的遭劫,才把她按排出笼露面的,不然只在[栊翠庵]里静心修炼,怎么可能被盗贼看中呢?这只能怪她自己不守教规、不能怪教主不庇佑她啊,于是一场外部客观原因造成的悲剧,就这样被续作者改写成主观原因造成的丑剧了,这当然不是为妙玉昭传,而是揭妙玉之丑了。

下面写的是包勇与盗贼持斗的事,无非是说[邪不敌正],被包勇打死一个,别的都跑了,也不消多说。于是写贾芸林之孝都进来查看,写贾母留下的家私全被盗贼偷走了,写凤姐[气的眼睛直瞪瞪的],这些也不消多叙,且看下一回。

           第一百一十二回

红疯子:第一百十二回的回目是[活冤孽妙姑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说的是妙玉遭劫和赵姨娘被索命的事,实际上还是在贯彻[善恶有报]的续作宗旨。

先说妙玉遭劫的事,这件事都是续作者胡诌出来的,他看不惯妙玉为人也就罢了,还用[活冤孽妙姑遭大劫]这段情节来糟蹋她的名誉,太不地道了。妙玉虽说也是[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在万万人之下],但是她这种[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渠沟]的倔强脾气还是值得赞叹的,第六十三回里就说她[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 ,如果肯合时宜、屈服于权势的话,至于[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吗?续作者不但不同情这样的孤傲女子,还抓住她的[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大做文章,说她不守教规、暗恋宝玉,甚至说她是因为不诚心修行、触犯了神仙菩萨,才遭此报应的,这不是对清修女子的污辱吗?妙玉不是一般的善男信女,她的清修也不是愚蠢的封建迷信,她只是信仰庄子的虚无人生哲学,才不肯与浊世混同的,有这么高洁的精神境界,怎么能用庸俗的清规戒律来约束这奇女子的行止呢?原作者是看透了庄子哲学的虚无、不切实际,站在比老庄思想还要高一层的境界看妙玉,才觉得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的,这并不是说她还有私欲、不是真修,而是说她自以为已经到了[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境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达到[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境界,因为她对人生、对社会并没有真正看透,只是一味逃避罢了。实际上现实社会是逃避不掉的,庄子理想是经不起实践考验的,女庄子的路更是行不通的,这种情况下才产生了妙玉这种奇妙的女子的,说穿了是社会能容忍庄子那样的[畸男],却不能容忍妙玉这样的[畸女],因为畸零的男子容许孤芳自赏,畸妙的女子却不容许孤芳自赏,因为女子实际上是被男人当物品占有,于是奇妙的女子就成了[奇货可居],最奇妙的美女更成了[难得之货令人形仿]了,也就是说世人可以尊重一个男人的奇妙思想,却不可能尊重一个美女的奇妙思想,这种情况下妙玉怎么可能效仿庄子做[畸零之人]? 《石头记》作者正是看出了这个残酷现实,才说妙玉会[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的,是这个社会不让她永远洁下去、不让她空下去啊,连这一点都看不透,还怎么能算洁、怎么能算空呢?也就是说只有到[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地步才能真正悟出[四大皆空]。此时的妙玉根本没看透这个社会,根本没有正视自己作为[奇货]会引起须眉浊物哄抢的弱点,更没有看透自己这金丝鸟完全是托庇于贾母的保护才避免了被猫儿狗儿撕碎,没想想一旦这金丝笼子被拆掉自己将如何自处?这能算洁、能算空吗?原作者是想到这一点才替妙玉虑后的,是看出妙玉不知虑后才认为她并不最高洁并不真悟空的,这与续作者想讽她有暗恋宝玉的情结根本不搭界,她与宝玉只是在崇拜庄子、看透生死上有共同语言,根本不可能有恋爱情结。续作者仅仅根据妙玉欲用自己常喝茶的绿玉斗给宝玉斟茶,就说妙玉有暗恋宝玉的情结,这就太不了解妙玉效法庄子的诡僻怪诞行止了,庄子就有[鼓盆而歌]的怪诞行为,妙玉为什么不能用自己喝过的茶具给自己的同志斟茶呢?须知她自认已经把生死都撇开了,当然对男女性别也不太忌讳了,再说妙玉并没有真用自己喝过的茶具给宝玉斟茶,原作者只是想借此形容妙玉和宝玉这[两个玉儿][可恶],这里的[可恶]并没有恶意,只是说这两个人都是[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说到底都是[正邪两赋]之人],怎么能用常人的私情欲念来猜度他们呢?还有原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既是为了显露妙玉本来的家境,也是为了显示她的喜欢收藏古玩的[半瓶醋]学识,还有揭露她的被人用假古玩骗去大笔家产的用意。须知她给宝钗黛玉用的稀罕茶具就是明摆的假古董,这里宝玉忽然冒出来蹭茶吃,妙玉又来不及准备好茶具,顺手用自己常用的绿玉斗给宝玉斟茶也就情有可原了。大家细品这一段情节看看:[妙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这些情节明显是为塑造妙玉诡僻怪诞行止而创作的,没有一丁点暗示妙玉恋着宝玉的意思。还有接下来的[岫烟笑道: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宝玉听说,忙笑道:姐姐不知道,他原不在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因取我是个些微有知识的,方给我这帖子。我因不知回什么字样才好,竟没了主意,正要去问林妹妹,可巧遇见了姐姐。岫烟听了宝玉这话,且只顾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方笑道: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既连他这样,少不得我告诉你原故。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嗳哟了一声,方笑道: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姐姐就请,让我去写回帖。”]这些情节虽表明妙玉有敬重宝玉的意思,但是也不代表妙玉恋着宝玉,顶多说在妙玉看来只有宝钗黛玉宝玉三个人入她的眼,其中由于宝玉是贾府未来的接班人,又是特别崇拜庄子的一个青少年,妙玉当然要引为知音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