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细谈之七百三十九
发布日期:2019-08-04 23:38:26

细谈第九十六回

红疯子:第九十六回的回目是[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说的是凤姐设下[掉包计]想瞒过宝玉黛玉,被黛玉得知消息后以死相抗的事。如今的人都怪凤姐设下这[掉包计]害死了黛玉、逼走了宝玉,其实续作者创作[凤姐掉包计]的初衷正是想保护宝玉黛玉,在他看来只是黛玉不知好歹、不守本份,才造成她的夭亡的。这件事不能怪凤姐,更不能怪贾母王夫人,要怪也只能怪黛玉存心用死来要挟贾母宝玉,因此咱从来不认为这是凤姐的蠢招,反而认为这是续作者的高招,他设计这 [掉包计]就是为了泄露给黛玉知道、让她干出以死相抗的蠢事、再以此引诱宝玉出家当和尚,这样一来黛玉就要承担破坏金玉良缘的责任、破坏贾家家庭的责任、破坏贾宝玉传宗接代振兴贾族事业的责任了,可以说一部红楼梦几乎都因黛玉得了相思病而起,多险恶的用心啊。大家看咱的分析,就知道这话不是诬赖续书了。

本回开头的如何嚇退讹玉人且不说,就这王子腾病死也值得一议。续作中突然得病死的也太多了,元春是得病死的、湘云爱人是得病死的、赵姨娘是得病死的、凤姐是得病死的,还不算黛玉贾母,也就是说几乎该死的都是病死,这能叫人祸吗?只能算天灾呀。遭天灾不能算[悲剧],只有遭人祸才能算[悲剧]。咱们知道前八十回已经交代过书中这些好女儿最后都是悲剧结局,也就是说几乎都是人祸造成的。如今续作者说她们是天灾造成的,既然是天灾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这不是否定了其悲剧性质了吗?曹家的曹寅和曹荣就是病死的,但是曹家并没有因为这天灾就败落,`因此不能算悲剧,而李氏马氏尽管没有病死,但抄家的人祸打得她们孤儿寡母生不如死,这还不算最大的悲剧吗?续作不敢写人祸、怕触犯当朝忌讳可以理解,但是完全归咎于病死这天灾就不能说清这些悲剧的事体情理,最后只好用神仙鬼怪、因果报应来解释这些怪现象,这不是让读者永远也弄不清原作的事体情理、永远也不深论到人祸吗?这样的红楼梦读了有什么用处呢?

现实中的王子腾生活原型是苏州织造李煦,他是曹寅死后曹家李氏最仰仗的主心骨,靠他的张罗,李氏的独生子曹荣十八岁就当上江宁织造,三年后曹荣又突然病死,又是靠他的张罗,把曹頫过继给李氏继任江宁织造,马氏生了遗腹子后,又是靠他的张罗,跟曹頫订下了待曹荣遗腹子长大成人后把江宁织造仍交曹荣遗腹子继任、自己仍回原房的君子约定,还怕曹頫不听话,又是靠他的张罗,把他的女儿嫁给曹頫当老婆来约束他,实际上是把曹頫置于李姓娘家势力的控制之下,李氏有这根主心骨撑腰,才渡过了曹荣死后香火中断的危机的,可以说只要康熙不死、只要李煦不倒,李氏马氏就只管守着曹荣遗腹子安心度日,只等曹荣遗腹子长大成人好接曹頫交出的江宁织造一职,曹家就又恢复曹荣在世的兴旺家道了。不料先是康熙死、雍正登基,接着就是李煦被革职抄家发配充军,接下来曹頫就不听话了、把李姓老婆休弃掉了,李氏失去哥哥撑腰,又失去娘家侄女儿帮衬,反过来还要受曹頫的气,曹頫再不知收敛、在外还是充织造威风、屡屡得罪地方大员、李氏又约束不了他,终于闯下[骚扰驿站、鞭打驿卒]的小祸,被山东巡抚参到雍正那儿,雍正本来就痛恨三织造势力,本来在整过李煦孙文成后就想整治曹家,只是碍着孙氏和曹寅的老面子、不好意思欺负李氏马氏这孤儿寡母,如今曹頫自己犯了法、被地方官举报上来,他当然就势抄了曹家的家了,于是李氏马氏这孤儿寡母当然就落得[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了。这些事咱早就听你石呆子说过了,之所以照搬到这里,是因为王子腾的死就等于李煦的死啊,作为李氏的艺术形象,王夫人能不为失去主心骨伤心吗?这样一来她自己就独木难支啦。可续书中一点也看不出这些痕迹,连王子腾的死都是天灾造成的,这就失去原作塑造王子腾角色的意义啦,象这样轻描淡写地处理贾家元妃死、王子腾死这些大变故,还不如原作不写、留下悬念让读者自己思考呢,可见续作处理元春死、王子腾死的不成功。

再说续作者为了赶紧让宝玉成婚,又写贾政[放了江西粮道。即日谢恩,已奏明起程日期。]于是贾母逼得让贾政立刻同意给宝玉成亲。这看上去是宝玉昏愦和贾政远出双重因素造成的实际上是续作者的续作构思决定的,既然要加快金玉良缘的进程、逼黛玉走上绝路嘛,当然只好用赶贾政上路的方法来催促宝玉成亲了。其实在原作构思中根本没打算写这些类似情节,一则贾宝玉是带[]味的宝玉,不是带[]味的宝玉,他的缔结[金玉良缘]是等着做皇帝,根本用不着急在两个女孩子之间做选择,自有[拥正了的假政夫人]替他做主,这件事不在《石头记》原作者交代之中;二则甄宝玉虽带[]味的宝玉,看看现实中的曹家就知道了,曹荣是到二十岁病死前也没见到儿子,可见他结婚结得迟,这说明孙氏李氏曾等了一段时间啊,如果在曹寅临终前就成亲,至于二十岁还没子嗣吗?再结合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中的[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大家就可以猜测曹家如果真有类似情事纠葛,孙太夫人和李氏也只好耐心等待,等这[茗玉小姐十七岁病死了]再说,这才出现曹荣二十岁尚无子嗣的怪事的。如果曹荣婚事跟书中宝玉的[早婚早育]同步走,到二十岁时孩子已经可以[打酱油]了,还有什么绝嗣之忧呢?可见续作者根本不了解曹家事,他是根据自己的构思胡编啊,只可惜把林黛玉的形象弄得一团糟。

石呆子:这就是你不对了,续作者与原作者根本不是同代人,他怎么可能知道曹家事?怎么可能按曹家事的脉络续书?照你这么说,续作者没有看出八十回内的贾政是[假政]、是虚拟的形象,这里就没资格写贾政的具体情节了?曹家曹荣十四五岁没结婚,续书中的贾宝玉就不能结婚了?这就不讲理了。我一再强调续作者有自己决定如何续作的权利,不一定非要照原作脉络来续,更不可能照曹家事的脉络来续,你们不能用现在考证出来的曹家事来否定续书,顶多只能说续书与原书有区别。

红疯子:咱并没有用现在考证出来的曹家事来否定续书,也只是说续书与原书有区别嘛,你这么偏护续书干什么?如今的人都说续书符合原作原意,最起码在宝黛爱情悲剧上是如此,咱就是要告诉世人续书不但与原作雨意不符,而且就是宝黛爱情悲剧处理得也不合原意,简直不象悲剧,倒象是黛玉的丑剧了。这一点如今的人感觉不到,因为他们脑子里没有封建礼教的熟套,对纹作中的黛玉行止仍抱有同情感,对贾母贾政王夫人的行止仍抱有反感,自然就觉不出续作的用心了。但是二百几十年前的读者脑子里是有封建礼教的熟套的,他们不会站在黛玉的角度看此事的,只会站在贾母贾政王夫人的角度看此事,越看越觉得贾母贾政王夫人做得对,越看越觉得黛玉的行止不合妇道闺范,这样怎么可能同情黛玉反对贾母贾政王夫人呢?只会同情贾母贾政王夫人反对黛玉啊,这不是把宝黛悲剧变成了黛玉丑剧吗?

看看续书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先是贾母跟贾政说“我昨日叫赖升媳妇出去叫人给宝玉算算命,这先生算得好灵,说:‘要娶了金命的人帮扶他,必要冲冲喜才好,不然只怕保不住。’”宝钗是有[金锁],怎么成了[金命]?这不是避谈[一僧一道布置宝玉配金锁通灵神话]的小娶了金命的人帮扶他,必要冲冲喜问题,而是避谈[权力配财富]的大问题,即使贾母不好说看上薛家的财富,也只能说和尚说的[宝玉配金锁]、也不能用[金命]来代替[金锁]呀,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再说用‘娶了金命的人帮扶他,必要冲冲喜才好,不然只怕保不住。’做理由,这也太损薛利贾了,婚姻是必须对双方有利的事,怎么能强求薛家为贾家作牺牲呢?即使薛家愿意这样做,贾家也不应该这样说呀。如果真要用金命的人冲喜,也应该是娶一个象袭人这样的属金命的丫头,怎么能拿大家族的千金小姐冲喜呢?这不是拿千金小姐的命运当牺牲品、拿大家族的根本利益开玩笑吗?薛家全仗着女儿找个好女婿帮助不争气的儿子了,万一嫁给宝玉后冲不了喜而成了丧事怎么办?续作者这种处理方式明显缺乏现实依据啊。

石呆子:你又拘拘于具体情节了吧,这些只是续作构思的[假事],你那么认真干嘛?还是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

红疯子:倒是你这[只取其事体情理]说得对,可惜这[事体情理]是续作者的[公理],不是原作者的[母子理]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