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细谈之七百二十三
发布日期:2019-08-04 22:30:56

红疯子:再一个下面贾母跟王夫人商议给宝玉提亲的事时,说到“薛姨妈倒也十分愿意,只说蟠儿这时候不在家,目今他父亲没了,只得和他商量商量再办。”这分明是续作者的[父死从子]信条在作怪,薛蟠这呆霸王只知道躺在母亲怀抱中享乐,根本不知道为母亲分忧,薛姨妈根本用不着跟他商议的,她母子这次进京就是[送妹待选],就是等待贾宝玉这[宝皇帝]把宝钗选中,因为薛家家道式微,就等着宝钗[待时飞]来用[金玉良缘]保护薛蟠呢,怎么可能不答应?当然更用不着做[父死从子]的表面文章了。

接下来的[袭人向紫鹃打探动静]更不通,怎么袭人光想到给宝玉提亲的是黛玉呢?为什么想不到宝钗呢?这只能是续作者故意要借她扯出黛玉来,才把她写得如此不通人情。,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为袭人开脱最后被宝玉抛弃的责任问题,八十回中判词明白交代袭人与宝玉没有缘,很多人都早就看出袭人是个[薛派],如果将来王夫人逼宝玉与宝钗成亲,宝玉必迁怒于袭人,怪袭人充当王夫人的鹰犬、出卖他和黛玉的友情,于是借故撵逐袭人。续作者看出了这一点,想撇清王夫人袭人与缔结金玉良缘的直接关系,于是就在写王夫人不过问宝玉婚事的同时写袭人不知道宝钗会嫁给宝玉,还一直以为是黛玉嫁给宝玉,这样就不存在[出卖宝黛爱情]的问题了,可见续作者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才这样续的呀。

续作者又写了贾芸给宝玉张罗着找女友,虽然宝玉没有理睬他,但是续作者借这件事着实把贾芸贬损了一顿,说他“有些鬼鬼头头的。什么时候又要看人,什么时候又躲躲藏藏的,可知也是个心术不正的货。”这就暴露了续作者杜撰这些情节的目的就是为了贬低贾芸、为下文的写贾环贾芸出卖巧姐预作准备。其实原作对贾芸小红都是肯定的,这一点从脂批中可以看出来,因此原作在八十回后不可能把贾芸当巧姐的[奸兄]来处理。可是续作却不同意原作这种写法,他认为贾芸“有些鬼鬼头头,是个心术不正的货。”这种处心积虑想往上爬的小人只会做坏事、不会做好事,于是在后四十回中按排他做巧姐的[奸兄],怕这样的按排太突兀、读者一时难以接受,就先在这里写个[贾芸给宝玉提亲]的小插曲先来描写他的[心术不正],这样就为后文卖巧姐预作衔接了。可见续作者也是[心术不正]啊。

石呆子:你又过激了,这只是续作者对贾芸看不看得惯的问题,扯得上[心术正不正]?再说续作者与原作者社会地位不同,立场当然有差别了,原作者写书时已经是卑贱者了,当然对贾芸小红这些卑贱者亲了,而续作者续书时自认为是高贵者,当然对贾芸小红这些卑贱者不屑一顾了,这也是当时社会的人之常情,你不能拿二百几十年后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来衡量啊,续作者也要维护当时[衣食足、知荣辱,衣食不足、不知荣辱]的社会体面嘛,怎么能还象原作者那样专门为卑贱者昭传、专门给高贵者揭短呢?

红疯子:你也是正话反说,又何必跟咱玩噱头呢?

再说续书写到贾政升官摆酒庆贺,有[王子胜和亲戚家已送过一班戏来],前八十回只见[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 ,薛家母子才投奔贾府而来的,如果薛姨妈还有个名叫[王子胜]的亲兄弟家,肯定要先投奔第二个王家,然后才会投奔贾家,正因为没有名叫[王子胜]的亲兄弟,[从此后薛家母子才在梨香院住了]的。如今续书突然冒出个[王子胜]家,这分明是续作者为安插[王仁][狠舅]的角色而另外加的情节,可见续作者不是单纯地为续作而续作,他俩续书时是有自己主见的,且不论他俩是不是没有看出[狠舅奸兄]是邢大舅和贾蓉,单这另设[王仁][狠舅]角色就说明他俩对凤姐的厌恶、对王家的厌恶,再联系续作者对贾环贾芸的伏笔处理,可见续书在巧姐结局问题上根本就没打算照原作的趋势续下去,完全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啊。

下面的戏文也有寓意,[第三出只见金童玉女,旌旗宝幢,引着一个霓裳羽衣的小旦,头上披着一条黑帕,唱了几句儿进去了。众皆不知。听见外面人说:“这是新打的《蕊珠记》里的《冥升》。小旦扮的是嫦娥,前因堕落人寰,几乎给人为配。幸亏观音点化,他就未嫁而逝。此时升引月宫。不听见曲里头唱的:人间只道风情好,那知道秋月春花容易抛?几乎不把广寒宫忘却了!”]一般人都能看出这是隐寓黛玉仙去,还有[第四出是《吃糠》。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也能看出是隐寓宝玉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中吃糠咽菜、最后做了和尚。这些从表面看都象是忠实于原作、完成了宝黛悲剧结局,但是都[只拘拘于神话鬼话、不取其事体情理]啊!大家看过前面的呆解疯谈都知道,《石头记》一书的事体情理就真事隐藏在[葫芦提]大祸的真事里,悟不出是正邪之争造成这些悲剧,还当是神话鬼话决定了这些结局,都是枉读《石头记》。续作者也是[只拘拘于神话鬼话、不取其事体情理],这怎么能算真续红楼梦呢?只能说是[用神话鬼话归结红楼梦]

最后看[薛文起复惹放流刑]的具体情节更不象原作了,首先这[文起]就比[文龙]少了不少讽刺意味,还有比叫这呆霸王[文龙]更有讽刺意味的吗?续作者就是不忍揭富者的短,才改其名曰[文起]的。再说这一次的[复惹]也比第四回轻了许多,只是[误伤人命],但是薛姨妈已经[骇得面如土色、吓的战战兢兢的了,]全没有了第四回中[因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他便将家中事务一一的嘱托了族中人并几个老家人,带了母妹竟自起身长行去了。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 的气派,难道世道变了?护官符不灵了?说穿了是续作者为当时的世道遮丑、给护官符现象护短啊。咱说这些很多人会不以为然,[‘护官符现象只是康熙末年的个别现象,这种丑事不能当普遍规律来运用,毕竟人性是以善为主嘛,应该宣扬正气,怎么能把假邪恶当主流来揭斥呢?]这些其实都是官话套话,现实中是不作数的,就连续作者自己都在描写巡抚吴大人保举贾政、北静王赏识贾政,这些都是在描写某种形式的护官符 甚至连皇帝自己都是[金紫万千]护官符,只是大家嘴上不好意思明说罢了。这样大家就知道护官符现象是封建社会的常态,有时突出、有时隐晦,原作者只是实事求是地揭露出来、续作者只是羞羞答答地遮掩起来,原作者是提醒广大读者要认清社会的反面、而续作者却引导广大读者要看到社会的正面,原作者是为广大读者着想、续作者却是为当朝为自己着想,孰亲孰疏不是很清楚了吗?看看续作者对薛蟠出事后的描写,[凭他是谁,打死了总是要偿命的,]这分明是对第四回[葫芦案]的反讥,表示当时是有王法的,不会让违法者逍遥法外,是原作写错了;[家人道:“依小的们的主见:今夜打点银两,同着二爷赶去,和大爷见了面,就在那里访一个有斟酌的刀笔先生,许他些银子,先把死罪撕掳开,回来再求贾府去上司衙门说情。还有外面的衙役,太太先拿出几两银子来打发了他们,我们好赶着办事。”]这根本不象前八十回中的四大家族毫不介意的态度,倒象是一般人家遭官司了,再说[回来再求贾府去上司衙门说情]也不合常识,应该是先托王夫人打点才对;[薛姨妈道:“你找着那家子,许他发送银子,再给他些养济银子。原告不追,事情就缓了。”宝钗在帘内说道:“妈妈使不得。这些事越给钱越闹的凶,倒是刚才小厮说的话是。”]这也是跟第四回的[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唱反调啊,怎么可能 [越给钱越闹的凶]呢?难道贾家薛家已经失势了吗?续作是说当时社会不是靠钱势就可以违法犯罪的,这与前八十回可以说是[背道而驰],分明是在扭转原作揭露现实 [不合王法]的倾向啊,难道当时社会的短处就这么不能揭吗?

石呆子:唉!你这疯子太容易动怒了,这样七情勃发会伤身的,我不是说了现实中很多事只能做不能说吗?原作说得太过了,续作适当遮蔽些也是正常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原作太[]了,续作当然要[]下来才活得下去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