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疯子:这话咱就不明白了,难道曹家所说的[抄家]与皇家所说的[抄家]不一样?
石呆子:当然不一样了。从名义上来讲,象曹家这样的大族人家若被抄家都是亏空的罪名,而象皇长子皇八子皇九子等人的抄家就是因争储争位了,因此从性质上来讲,曹家这样的大族人家被抄家是因外患或者叫上患,即是受到皇家的连累,如果皇家不发生争储争位闹剧,就是自己家里发生象各房相争、抄检箱笼这样的内忧,他们也不至于落到抄家没产、充军杀头的地步。这样你们就知道探春下面的议论不是针对曹家这样的大族人家发的了,因为象曹家这样的大族人家若发生象抄检大观园这样的内忧,是不至于闹得一败涂地的,只有皇家发生自杀自灭的内忧,才会连累他们家被抄家没产啊,换句话说,他们不是被自己家的内忧害死的,而是被皇家的内忧害死的,皇家内部的自杀自灭才是他们最大的灾祸啊。你们看看索额图凌普李煦曹頫孙文成这些包衣奴才家的下场就知道了,他们都是玄烨允仍的金钏晴雯和平儿袭人甚至司棋,都是因为主子间的自杀自灭而成为正邪之争的牺牲品的,这样你们就知道主子们不搞内斗对于他们或她们的重要性了,他们或她们就是因为主子内斗成功而登天、主子内斗失败而坠地的,他们或她们当然特别敏感这件事了。你们看这一回的晴雯司棋就会因政赦内斗而坠地,迎春探春以后也会因政赦内斗而坠地,再联想到整个正、副、又副裙钗包括宝玉都会因贾朝内斗而坠入地狱,就知道八十回后的贾族即使不发生外患也没有好结果了,因为这贾族已经不是曹家的翻版、而是皇家的翻版了,这抄检大观园已经不是抄检曹家花园的如实记录、而是皇家争储闹剧的艺术再现了,这还不够意味深长吗?
现在再看看探春下面的话就容易理解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曹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杀不死]吗?一个抄家大祸就非死不可;曹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吗?一经抄家就死而又僵,根本用不着[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但是皇家就是[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内部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几千年来历代皇族都是[这样的大族,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内部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可是你们把这句话用在康熙末年的曹家女儿身上就不合适,她们不论学识见识有多高都说不出这种话来,因为存在决定意识,曹家不会因自己家里的各房争夺而一败涂地,她们当然就说不出这种话来了。但是作者是经历过曹家一败涂地的,他当然知道这不是因曹家内部自杀自灭、而是因皇家内部自杀自灭引起的了。如果他再由曹家的[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悟到了皇家的、天下的[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那就会想到皇家最后也是[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内部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样这一句就成了对皇朝未来的预言了!那当然就更非同小可了。
红疯子:作者能想到这一层真不简单,你石呆子能看出这一层,就更不简单了。咱在疯谈鬼话词时还认为曹家就是内忧外患交发并作而一败涂地的,而且认为曹家的内忧比外患更致命,这种认识有偏差啊,看来是该作些修正了。
石呆子;你说得也有道理,但是不全面。曹家的内忧确实存在,而且当外患降临时更显出内忧的可怕。你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曹荣不死、曹頫不过继,后来马氏和遗腹子决不至于沦落到[万境归空]的地步,即使被抄家也起码能有温饱的小家庭生活嘛。但是由于浪荡公子曹頫的入赘就引出内部危机了,曹頫原房必生利用曹頫侵吞曹荣遗产的野心,孙氏李氏马氏三代寡妇则要全力维护曹荣遗腹子的继承权,这曹姓本家势力必与李姓娘家势力互相争夺,如果曹頫再有妾生了儿子,这妾和儿子更要与马氏和遗腹子互相争夺,于是必构成大房二房、正房偏房之争,曹家末世当然不得安宁了。这在康熙未死、李煦未倒之先,因为李姓娘家势力有靠山依恃、能压住曹姓本家势力,固然不会闹得自杀自灭、一败涂地,但是康熙先死、李煦先倒的抄家前五年间就不得了了,曹姓本家势力必大举反扑、象贾琏休凤姐那样欺负李姓娘家势力这些落地凤凰的,若再遭逢抄家大祸就更不得了了,会导致马氏和遗腹子在抄家过程中和抄家后被内忧外患搞得[贫病交攻、几乎露出那下世光景来],所以马氏和遗腹子才特别痛恨这[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的。尽管如此,比起曹家的[先从家里自杀自灭],作者还是更恨皇家的[先从家里自杀自灭],因为这毕竟是导致曹家[一败涂地]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作者的创作宗旨就是深论皇家内忧、不是专叙曹家内忧,只是由于不准直接深论皇家内忧,才借揭露[假家]内忧来深论皇家内忧的。由此可见探春这句话分明是作者特意加进去的,是借骂贾朝来骂皇朝,可惜你们解不出其中真味呀。
至于下面打王善保家的耳光一事就没必要多解了,不管生活素材中有没有这一具体情节,你们都不要当曹家真有一个千金小姐在这种场合用这种方法惩罚了一个刁奴,生活中千金小姐打刁奴耳光的事多得很,作者拉一个例子来做戏文也容易得很,唯独这件事确实是作者故意胡诌的。因为他创作这种情节的用意不是在惩罚曹家刁奴、发泄自己对这些刁奴的愤恨,而是在借此惩罚皇朝的万千金紫、发泄自己对这些奸官的愤恨啊。在皇家的争储风波中,有好些奸官象王善保家的这样乘机嘲弄甚至作践受挫的皇子,更有好多奸官象书中这些管事婆们一样煽风点火、造谣生事,可以说康熙这些皇子本不至于斗得你死我活,都是被这些奸官挑唆坏了的,落魄时更是被这些奸官奚落得肺都气炸了,他们都恨不得象探春这样狠狠地教训这些狗奴才呀。作者本人更是对他们恨之入骨,要不是他们乘机在雍正面前添油加醋地泼曹家脏水、乘机作践作者一家,作者根本不至于落到如此窘境啊。这就跟探春因王善保家的等人调唆被邢王二夫人厌弃一样,探春的出位虽然不妥,但刁奴们聚赌斗殴是事实嘛,探春能不禀报贾母吗?可是经王善保家的等人一调唆,邢王二夫人不去惩罚刁奴,倒去怪探春多事了,探春当然要憎恨这些刁奴了。推广到皇家,皇十四子因奸官的泼脏水而被皇四子乃至康熙厌弃,他当然恨不得抽这些奸官耳光了,而曹家这些包衣本来都是忠心为主,也被地方奸官诬告得失去雍正信任,他们也会恨不得抽这些人耳光的。再看到康熙跟曹家先人们打下的江山被这些奸官弄得不成样子,连雍正也被这些奸官蒙蔽得忠奸莫辨,作者更能想象得到正直的好官、有识的能人也象探春一样受排挤受打击,恨不得远赴海外、免受牵连,这样你们就知道曹翁塑造探春形象之意[不在曹,而在皇曹之间]了,他是借探春骂王善保家的来骂康熙朝的万千金紫啊。
这件事还不能光看到康熙这一朝,因为康熙朝并没有与此一模一样的实例,作者[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你们[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历朝历代全是如此,[才自精明志自高]的真探春不多见,象王善保家的这些金紫却是成千上万啊,你们若能看出这一点,就知道书中[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哉?]一句也适用于这段情节了,作者就是要借替探春昭传来骂尽天下所有[王善保家的]呀。
红疯子:看样子咱们确实低估探春说这话的用意了。
石呆子:你们不是低估探春说这话的用意,而是低估作者创作探春形象的用意,甚至是低估作者创作这石头记一书的用意。自古文化圣人的最高理想就是[立言],通过立言来达到立功立德的目的,作者的理想也是通过立[石头记]一书未来达到[立新场]的目的。这[立新场]不是替[曹家蒙冤]叫屈,也不是替贾宝玉多情作歌,也不是替曹家女子作传,更不是替皇家所谓[月派]或邪派隐讽雍正乾隆,他是通过为天下女性昭传来揭男性之短,为下面人遭塌天之祸连累呼叫来揭共颛争斗之患啊,这样一个思想境界是怎么褒扬也不过份的,只怕你们自己学识浅境界低理解不过来罢了。
后面还有探春与王家的交锋的余波,目光浅的人才会感兴趣,我就不屑解了。接下来的查李纨处也没有多大说项,不过是作者走过场而已。我倒是顺便提醒你们要注意作者很少在李纨处交代贾兰的有关信息,也从未看到作者记叙李纨与贾兰对话的情节,似乎贾兰根本没和李纨住在一起。实际上这就表明贾兰这角色的诡异性啊。作者把贾兰生活原型的戏都安到贾宝玉身上了,贾兰自己当然没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