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呆子:你又拘拘于具体情节了,我说十五岁的宝钗能料到自己将来的具体结局了吗?以曹家马氏为例,她在十五岁时能料到曹顒会[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病死了]吗?能料到曹家会在雍正六年底遭抄家吗?这样你们也该想到,书中的宝钗此时也不可能料到自己会与宝玉结婚,也不可能料到贾府会被抄家。但是,一个站得高看得远的人会想到[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以宝钗这时的见识,看出连秦可卿都能看出来的大趋势并不是难事,更何况宝钗的父亲已死、薛家已经走下坡路了,贾家虽然“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她会连这点[履霜坚冰至]都看不出来吗?如果说你们还是认为十五岁的宝钗不一定能看出来,那就再把曹家的趋势说给你们听。曹家的曹寅死前就经过了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风波了,此时的索额图凌普已经被康熙当替罪羊给杀死了并抄家了,曹家与索额图凌普两家的地位太相似了,看到那两家的下场能不兔死狐悲吗?能不想到自家将来的下场吗?所以曹寅发出[树倒猢狲散]的哀叹。你们看书中的贾政为什么看了元迎探惜、特别是宝钗的灯谜诗沉吟伤感?这就是在描绘曹寅生前对曹家后事的忧虑呀。当时的马氏虽然也象书中宝钗一样大,虽然也客居曹家,虽然还未嫁给曹顒,但她也会感受到这种情绪的,更何况她的父亲也去世了,她的独子哥哥甚至象书中薛蟠一样糟糕,她怎么就不能象书中宝钗一样对未来充满悲观的预感呢?还有一点更重要,[薛宝钗]是作者创作的完美的艺术典型,她源自马氏而高于马氏,已经成了作者塑造的女娲典范了,作者当然可以赋予她超乎常人的理想品德和智慧了。这样一来你们就知道这里对宝钗屋里陈设的描述不一定是曹家事的写实,而是作者根据创作意图对宝钗形象的间接描绘,你们根本不必拘拘于具体情节的真假有无,不过取其对宝钗悲剧事体情理的暗示就可以了。
什么事体情理呢?一是我才说过的宝钗不但具有[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的人品,而且达到了[在富贵中就安贫]的崇高境界,二是贾母说的[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这不是贾母在批评宝钗做作,而是贾母在关爱宝钗将来的命运啊!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女老长辈,她不可能预知宝钗将来的结局,但她却不赞成宝钗如此悲观、如此克制自己,她从贾府的体面出发,认为[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又从女性长辈的本能出发,认为[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这[忌讳]二字虽然是妇人的常用语,却既避免说出具体忌讳什么、又暗示了将会发生女人最不愿发生的事。象贾母王夫人这些吃斋念佛的老年妇女只是忌讳谈及要发生的大祸事,只是祈祷不要发生这样的大祸事,她们不可能有宝钗那样的智慧去预测这些祸事、提防这些祸事,而且她们认为这些大祸事不是人们自己可以避免的化解的承受的,还不如祈祷它不要发生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贾母没有批评宝钗的意思,只有爱护宝钗的意思,她是不愿意看到宝钗这些后辈们将来遭受大祸事啊。
有趣的是作者写到这里并没有让贾母就[忌讳什么]深论下去,而是转了个话题,让贾母就房间里如何摆设才又大方又素净发了通议论,这不光说明贾母很有艺术品味、厌恶俗艳地夸富,而且还善于在大方和素净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做到既不失贾府的体面、又照顾了宝钗爱素净的性格,你们看这象是流言家说的对宝钗的否定吗?更有趣的是贾母还拿出自的两件梯己给宝钗摆上,还特地强调是“收到如今,没给宝玉看见过的,若经了他的眼,也没了。”这说明贾母喜欢宝钗超过喜欢宝玉啊,连舍不得给宝玉的[梯己两件]都拿出来给宝钗摆上,可见她是真心喜欢宝钗。如今的流言家却说贾母最反感宝钗,若反感宝钗,会把舍不得给宝玉的东西给宝钗吗?贾母对宝玉的宠爱仅仅是基于传宗接代的需求,实际上她并不赞成宝玉的行止见识,这一点从书中贾母对宝玉的各个评价处都可以看出来。但是贾母对宝钗的行止见识却非常赞赏,这一点从书中贾母对宝钗的各个评价处也可以看出来,总之,贾母作为贾朝皇帝,她在关系到确保贾朝传承的孙儿媳选择上肯定会以贾朝利益为重的,她早就看出宝玉无法独力承担贾朝接班人重任,更早就亲身体验到金玉良缘对于巩固贾朝统治的重要性了,再看到宝钗的品格如此端方、行止如此得体,如何会不属意选宝钗做她的第三代接班人?这一点在第二十八回中元春赐节礼时就有所表露了,你们还看不出来?
红疯子:等等,咱越听越糊涂了,难道贾母赞成金玉良缘?难道元春赐节礼把宝玉宝钗列为同等是出于贾母授意?这太玄乎了,照你这么说来贾母是与自己的外孙女林黛玉过不去了?
石呆子:你又拘拘于书中的具体情节了,我不过是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真母假母哉。再说白些吧,曹家的孙氏是曹朝真母,而书中的史氏却是贾朝贾母、或者干脆说是作者根据康熙和孙氏的生活素材杜撰出来的假朝假母啊!因此你们要从曹家孙氏和皇家康熙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书中贾母的言谈行止,再从作者创作贾母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出发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才能体会出[其中味]。就以我说的[贾母早就亲身体验到金玉良缘对于巩固贾朝统治的重要性]为例,这明显不是指宝钗与宝玉局部意义的金玉良缘,明显是指曹家与扬州盐商结成的盐玉良缘嘛,曹家孙氏怎么可能没有亲身体验呢?再以皇家的康熙为例,他六次南巡主要用哪一项银子开销是有目共睹的,还不是靠曹家动员扬州盐商来源源不断地输血?他当然会鼓励曹家与扬州盐商永结盐玉良缘了。归结到书中贾母,你们初看起来林黛玉是她外孙女儿,她当然要特别关怀黛玉了,实际上这当中也有假呀。生活中的曹家孙氏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曹家远亲近友到冤家对头谁不熟悉孙太夫人的当日事?即使到了红楼梦一书最初的传抄阶段,很多当事人还是记忆犹新,他们会不记得孙太夫人晚年身边有个父母双亡的外孙女儿依赖于她?因此为了避讳、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为了避免笔墨官司甚至文字狱、为了避免读者把书中人物与曹家人物一一对号入座盲目比附、为了引导读者[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作者也把曹家孙氏与林黛玉生活原型的关系改成了外祖母与外孙女儿的关系,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林黛玉原型并不是孙氏的外孙女儿,你们不必问到底是什么关系,总之是与外孙女儿类似的关系,但唯独不是绝对的外孙女儿,起码她母亲不是宝玉的亲姑妈。总之作者必须在林黛玉的家族关系上有所改动、有所混淆,才符合当时要求和创作原则。因此林黛玉的家族关系决不可能是生活原型的原样照搬。这样你们就知道书中贾母在考虑宝玉的终身大事时,不必太重视宝钗黛玉间谁的亲缘关系更近,因为这些亲缘关系都是改动过的,与现实关系不完全相同,你们又何必以假为真、苦苦索隐呢?再说书中贾母的年令也有假,它与曹家孙氏是无法对号的,且不说孙氏比康熙大一辈、不可能与康熙的死亡同步,就拿曹家二十年间事来说,康熙四十七年时孙氏七十多岁,雍正六年时孙氏该九十多岁了,还会在世吗?可以说不但马氏遗腹子见不到孙氏,甚至曹顒结婚时孙氏是否在世都是疑问,只能说曹顒十四岁时孙氏肯定还在世罢了。因此曹顒的婚事本不需要孙氏操心,孙氏赞同的是事实上的盐玉良缘,假如孙儿曹顒十四岁时真与一女孩子沉湎情事的话,她根本不需要对曹顒和他的女友的木石前盟表示态度,只要她把这事当儿戏就够了,[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自有父母主张,自己何必出头多事?]因此孙氏只要死在曹顒结婚前,或者黛玉的生活原型死在曹顒结婚前,都不需要孙氏对曹顒的婚事操心。这就不妨碍孙氏的艺术典型贾母对宝钗表示好感了,更何况这种好感不光代表孙氏本人,还代表康熙皇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