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详解之四百五十四
发布日期:2019-08-03 08:29:42

[科举八股制度]也不能光怪封建理治,这也是在文人中选拔官员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嘛,既然在考试中要贯彻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当然要制定统一的学习模式和统一的考试标准了,这就是科举八股制度产生的现实基础,只要有基础、有必要,就不能用[反封建]的口号轻易否定之。倒是这信鬼信神信佛信道才是完全该反完全可反的封建迷信,连孔子这些圣贤早在封建社会之初就知道反对[不信苍生信鬼神]、就提倡[敬鬼神而远之],可见这封建迷信早就该反、早就有人反了。石头记里面的神话鬼话僧言道行同样是封建迷信,同样在该反之列,而且应该先破除封建迷信再读石头记。如果把女娲炼石补天留下一块补天石幻化成通灵玉这神话当真、如果把绛珠仙女神瑛考侍者的神话当真、如果把贾宝玉衔玉而诞这神话当真,那建立在封建迷信基础上的石头记何谈反封建呢?封建迷信孕育出来的贾宝玉能当反封建先锋吗?所以任何反封建的高调都必须在先反对封建迷信后再唱,相信封建迷信的人甚至不及不相信封建迷信的孔子,没有资格唱[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反对科举八股]的高调。贾宝玉是从封建迷信中诞生的,没有封建就没有通灵宝玉,所以他最不可能反封建!

红疯子:这话说得好,反封建先要反封建迷信,连封建迷信都无法破除,又怎么谈得上反封建呢?比起封建礼教和科举八股来,封建迷信的糟粕程度不知要大多少倍,封建礼教和科举八股多少还有些精华,封建迷信却全是糟粕啊,怎么能连礼教和科举的精华也一并舍弃、倒把封建迷信这糟粕当真言相信呢?

 

石呆子:所以读石头记先要参透封建迷信这梦幻才行,连神话鬼话都参不透,还有资格评石头记吗?连这宝玉是假的都看不出来,还怎么解石头记的其中味呢?

 

这里的宝玉一进来,就和袭人长叹,说道:我昨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这句话明显是假的,生活中的宝玉只十四岁,根本想不到自己将来会[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更不可能知道自己会象曹顒顺治那样年纪轻轻的突然病死,怎么可能说这种疯话呢?作者就不同了,他是有宝玉结局的成竹在胸的,他是知道曹顒和顺治的病夭的,当然写得出这些疯话梦话了,当然要用这些疯话梦话告诫读者了。下面这几句话更分明是作者直接插进来告诉读者了: [宝玉默默不对,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此皆宝玉心中所怀,也不可十分妄拟。]书中的宝玉会有这些感怀吗?会[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吗?这明显是告诫读者得提防宝玉突然病夭啊!至于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更是明显暗示读者他根本不知道木石姻缘和金玉姻缘到底谁能成功、更是暗示读者连他也不知道袭人将来会[花落谁家]呀!否则他必会认定将来葬我洒泪者 为黛玉、或为宝钗、或为袭人的,即使木石姻缘不成功,也必会认定宝钗与袭人一同为他洒泪的,这[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说明作者为他的婚姻结局悲观、说明连这三个人的眼泪他都不能全得呀,可悲不可悲?作者是感叹人世太无常了,宝玉根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黛玉宝钗袭人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园中所有女儿包括宝玉都不可能有好命运,用不着为自己感伤、为黛玉宝钗袭人感伤、为普天之下过去未来所有的女子感伤啊!就比如眼前刚与他确定夫妾关系的袭人,将来若遭宝玉撵逐用得着宝玉内疚吗?她也许反而因祸得福啊,若留下袭人,一旦抄家不是更连累袭人吗?可见世事变幻莫测,还真不知道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这也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又何必枉悲伤?]所以作者取回目名为[识分定情悟],他不是写宝玉[识分定情悟梨香院],而是写他自己[识分定情悟],更是叫读者要[识分定情悟],这定数不是仅仅指宝玉宝钗黛玉袭人的个人具体结局,而是石头记全书阐述的整个贾族盛衰的[事体情理] 啊!这定数莫说此时的宝玉识不出、黛玉和袭人识不出,连宝钗此时也识不出,所以黛玉和袭人[当下见了宝玉如此形像,便知是又从那里着了魔来,也不便多问],这哪里是宝玉着了魔,是作者在向读者揭魔啊,黛玉当时就没有这话,作者为圆谎,当然只好说些你可真真有些疯了、 [便知是又从那里着了魔来,也不便多问]这些话来搪塞了。如今的评论都把这看成是[宝玉有夙慧、有灵根、有悟道参玄的天分],实际上不管宝玉有多高的天分,都不可能在[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就想到[茅椽蓬牖,瓦灶绳床],都不可能在[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时就悟出将来会[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这些都是[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中的作者经历过[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之后才悟出[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呀,你们怎么能分不清宝玉与作者、把宝玉当作者、作者当宝玉,把二者混为一谈呢?虽然不一定要相信作者是宝玉的后代,最起码要记住此时的宝玉是[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的宝玉,而作者是[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悟出[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宝玉,最起码要想到作者是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中借[锦衣纨绔饫甘餍美]的宝玉之口说这些大彻大悟的箴言嘛。既然是三四十岁的贱人借十四岁的贵人之口说话,当然不能说直话、只能说疯话了。压在当时真话根本不能实说,只能借疯话神话鬼话间接说出来,所以你们才听不出这[话中有话]的。关键还是你们只当十四岁的宝玉在自言自语,没想到是三四十岁的作者在向读者发感慨嘛。

 

红疯子:咱明白了,看红楼梦就是不要沉醉在十四岁宝玉昨日的温柔乡里,要始终意识到这是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的作者在跟读者倾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石呆子:这就对啦。当作者借十四岁的宝玉之口说话时,他能说得太直白吗?当然只好说疯话了,这些话根本不是说给黛玉袭人听的,她们当然要当疯话不理睬了,如果你们竟不知道这不是跟当事人说的疯话,看不出这是作者跟读者说的实话,那这《石头记》真成了[枉入红尘若许年。倩谁记去作奇传?]了。如今二百几十年过去了,这《石头记》真成了[枉入红尘若许年。倩谁记去作奇传?]了,我为作者作一大哭,哭这世间竟然无人识得这[曹氏壁] 啊 !

 

从这些疯话中你们千万不能当宝玉意识到木石姻缘不能成、袭人必改嫁、自己会病夭,一定要想到这是作者事过之后告诉读者的定数。如果宝玉也想到这些,他就不会与黛玉沉湎情事了,就不会撵走袭人了,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这里的疯话也是作者在全书仅八十回情况下的对八十回后情节的预先透露,或者干脆说这就是作者[藏尾于头于身]的一种收尾方法。他没有办法完成八十回后面的全部著作了,就用这种种收尾方法对八十回后面的内容作种种透露,以免作者误解石头记的其中味,以引导读者正确理解石头记里蕴涵的事体情理。就以这宝玉到底是出家当和尚还是病死为例,如今的人们都当宝玉抄家后穷困潦倒而出家,以前的人们又当宝玉在黛玉病死后出家,你们再看曹顒就是[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顺治也是[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 这里的宝玉似乎又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等于说他也不知道自己将来如何死法、有没有女人为他洒泪,再想作者本人就是落魄而死、无人洒泪,这种种死法、种种洒泪法都有佐证、又都没有根据,岂不是要把人弄糊涂了?其实你们又何必拘拘于何种死法何人洒泪?不过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宝玉若[果有造化,象曹顒顺治同治那样该死于此时的,趁女儿们在就死了,当然能够得女儿们哭的眼泪流成大河]了,但若没造化,不该死于此时,象作者那样等女儿们都不在了才死,当然不知葬我洒泪者为谁?了,可见死得其时才能死得其所,死不得其时必死不得其所,显赫时就死了,自然有众女儿洒泪,落魄后再死,自然没有葬我洒泪者,这就是事体情理。你们只要不拘拘于到底是出家还是病死这些具体情节,只取[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事体情理,就能领悟出其中味了。宝玉到底是出家还是病死?只要有造化,趁女儿们在,不论出家还是病死,都能够得[女儿的眼泪流成大河],顺治曹顒就是例子,当没当和尚有什么关系?只要没造化,死于落魄后,肯定象作者临终时一样惨,即使当了和尚也是活受罪,更没几个女人为他流泪。为什么父子二人的死差别这么悬殊?一个死于康熙前抄家前、一个死于康熙后抄家后,一个有依恃、一个失去依恃呀。可见时者命也,这不是曹宝玉本人能决定的,而是由皇家争储争位的结果决定的,书中此时还是[一局输赢料不真]之时,作者当然不好说宝玉有没有造化了,而且作者还不好确定八十回后的宝玉是照曹家宝玉来写还是照皇家宝玉来写,照曹家宝玉当然是抄家后落魄而死,也没人葬他洒泪,照皇家宝玉则在缔结金玉姻缘后还有几十年盛世呢,这造化太大了,何愁不[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作者写书时看看自己这曹宝玉贱如垫脚石,想想弘历这皇宝玉贵如通灵玉,真要感叹[时不利兮玉不光]啊,他怎么写?骂自己不肖?赞皇宝玉没有[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友规劝之德]?两个宝玉一个登天一个坠地,他写了这个就顾不上那个,无法兼而描之了,只有就此搁笔啊。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