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详解之四百二十九
发布日期:2019-08-03 07:16:00

红疯子:你放心好了,咱不会辜负你这番呆心意的,大家也不会辜负作者这片赤诚。但也不能全怪读者拘拘于假情节、忽略其真情理,这书中的假情节也太逼真了、真情理也太朦胧了、权势更太强横了、还有流言家也太迷惑人了,人们实在也太难取其事体情理了呀!还得你耐心讲明其中的事体情理才行,希望你能讲到底、讲彻底!听你口气这第二十五回宣算讲完了,但咱还是有些不明白,这凤姐夹在当中你怎么没解呢?另外这当中先后提到黛玉,凤姐还说吃她的茶要给她家做媳妇,宝钗在本回结尾也打趣黛玉见宝玉康复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这些情节都有含义要你解释,尤其是这些情节不象全是作者瞎编的,有没有曹家事作素材呢?这当中能说明什么?你还要再交代一下才好。

 

石呆子:这倒也是,第二十五回虽然总的情节是假,但其中不乏交代真事的情节。这凤姐打趣黛玉是常有的事,但写在这里也说明凤姐是看好黛玉嫁给宝玉的,将来不会象后四十回续书那样用掉包计坑害黛玉的。这宝钗打趣黛玉也说明她并不反对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对黛玉特别关爱宝玉也是善意的开玩笑,这些都证明当时人们并不抱[金玉良缘]的成见,黛玉见了癞头和尚也没提化她出家的事,宝钗也没跟一僧一道谈送金锁,照这情形看下去,还没人有用金玉良缘反对木石姻缘的意思,可见既然通灵玉的神话是假的、还泪之说的神话是假的,这金玉良缘的神话当然也是假的了,你们根本不必拘拘于金玉良缘的神话来看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此时三人间明显不存在这种纠葛嘛。至于凤姐更丝毫不理会金玉良缘的存在,只顾自己插科打诨,这与她和王夫人、薛姨妈的娘家势力联盟是不相符合的。作为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内侄女儿,她肯定应该维护金玉良缘,因为这符合 [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书中在前八十回从来不见凤姐维护金玉良缘,倒是屡见她赞成木石姻缘,可见这金玉良缘之说不但只存在于神话里,而且与凤姐生活原型无关啊!你们仔细分析曹家事就知道了,象宝玉黛玉宝钗三人间这种婚姻纠葛只可能发生在曹荣身上,不容易发生在曹荣遗腹子身上,因为曹荣十三四岁时孙氏曹寅肯定都在世,完全具备书中贾宝玉的祖母和父亲都在世的要素,而曹荣遗服子十三岁时孙氏曹寅早就死了,连康熙皇帝都死了六年了,曹家都快抄家了,谁还有心思替这十三岁的遗腹子撮合金玉良缘、拆散木石前盟?我在前面早就说过了,这书中二三年间的贾家事复合了二十年间的曹家事,这贾宝玉的艺术形象是以曹荣父子的经历混和而成的,而且还夹杂着皇家允仍、皇十四子、弘历的事在里面,已经不是单独的曹荣少年事或曹荣遗腹子少年事的如实笔录了,可是你们还是当曹家某人的自传,当然就搞不清头绪了。前面我已交代,书中的凤姐是以曹頫老婆暨李氏内侄女儿为生活原型创作的,因此她应该对应于曹家在康熙末雍正初这一阶段家事,其时曹寅早就死了,曹荣也病死好几年了,她只与曹荣遗腹子长期生活在一起,曹荣谈恋爱时她还没进曹家呢,怎么可能阻挠曹荣的心仪姻缘呢?而曹荣遗腹子在她管家期间尚未成年,根本来不及谈恋爱结婚、曹家就被抄家了,自然也不可能有类似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间爱情纠葛的完整经历,曹頫老婆根本无需阻挠其不存在的木石前盟,因此书中的凤姐也无需在宝黛钗爱情纠葛里充当其间拨乱的小人角色,这就是凤姐不可能反对宝黛姻缘的原因。

 

至于凤姐为什么在魇魔法情节中当陪衬而又不怎么提,首先这魇魔法情节就是假的,那凤姐这有没有真遭魇魔当然就任凭作者胡诌了。既然书中贾家的两三年包含了曹家和皇家的二十年,既然书中的贾宝玉既包括了曹荣的青少年又包括了曹荣遗腹子的少年,那这曹頫老婆的艺术形象凤姐当然既可以和曹寅的艺术形象贾政同时出现、也可以和曹荣的青少年艺术形象假宝玉同时出现、还可以和马氏的青少年艺术形象宝钗同时出现了,作者本来就是把康熙中期的曹家事和康熙末期的曹家事一锅烩、把曹家事和皇家事一锅烩嘛,你们又何必拘拘于凤姐参与料理康熙南巡的代表作[元妃省亲]事哉,作者甚至还按排她给隐寓太子允仍被废的[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主持丧事呢,这还不是任由作者胡扳乱扯吗?[龙禁者][禁龙也],寓指被康熙囚禁的龙子啊,可索隐派流言家居然没有看出来,作者既要把皇家允仍被魇镇的情节写进书里,又要把曹荣父子两人'好事多魔'的情节也写进书里,顺便还要把曹頫老婆遭人怨恨的事写进去,当然只好任由他杜撰了。[他自为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误失之处,拘较不得许多;若只管怕前怕后起来,纵堆砌成一篇,也觉得甚无趣味。因心里怀着这个念头,每见一题,不拘难易,他便毫无费力之处,就如世上的流嘴滑舌之人,无风作有,信着伶口俐舌,长篇大论,胡扳乱扯,敷演出一篇话来。虽无稽考,却都说得四座春风。虽有正言厉语之人,亦不得压倒这一种风流去。]这里的凤姐连同宝玉顺便被魇镇一段情节,无论在皇家事还是在曹家事都不见相对应的生活素材,但你们想想康熙末年的曹家就明白了,曹寅虽然没有庶出儿子,但不代表曹頫没有庶出儿子呀。这庶出儿子的妈会挖空心思巴不得嫡系儿子夭折,好让她这旁系儿子继承家业的。这样你们就该想到,虽然曹頫老婆的艺术形象凤姐一样没养正出儿子,但曹頫小老婆有儿子,若曹頫没有儿子,就谈不上大房二房之争,因为这种争夺只有通过曹荣遗腹子和曹頫儿子的生存竞争才能展开啊!如今曹頫虽没有正出儿子,但有庶出儿子就仍有竞争希望。可是这样一来首先在曹頫大小老婆之间就产生了矛盾,曹頫的大老婆会容不得小老婆儿子的,因为这威胁到她作为曹頫正宗夫人的地位,威胁到她将来还会养的正出儿子的地位呀,她首先就不容曹頫小老婆出头、不容曹頫的庶出儿子出头,这就是曹頫小老婆把大老婆和曹荣遗腹子一起视为死敌的根本原因,移植到石头记第二十五回里,就成了凤姐与贾宝玉一起被魇镇的离奇情节了。

 

你们之所以弄不清这里面的头绪,首先在作者把曹荣的事和曹荣遗腹子的事混和成一团了,实际上这当中隔了有十几二十年;然后在作者把皇家事安到曹家来了,这又成了用皇唇去对曹嘴;接着作者又把曹頫小老婆改成曹寅的艺术形象贾政的小老婆,这当然让读者想不到曹頫大小老婆之间的誓不两立了;最后是作者以寓讽皇家魇魔法风波为主、以顺便指曹頫小老婆和庶出儿子欲害曹荣遗腹子为辅,这才创作出这么一段四不象的怪情节的。这段情节虽然不伦不类、与曹家事皇家事都对不上榫,但其中蕴涵的嫡庶誓不两立的事体情理却具备普遍意义,作者只有把赵姨娘从与贾琏凤姐同辈上升到与贾政王夫人同辈、把贾宝玉贾环从与贾兰同辈上升到与贾珍贾珠贾琏同辈,才能贴近康熙诸子这活生生的生活原型啊,你们看到贾母啐这赵姨娘,不就看到老康熙痛骂皇长子皇八子等这些[真邪真坏]的场景了吗?又何必拘拘于曹家的曹頫有没有小老婆和庶出儿子这细节哉!

 

第二十五回解到这里暂告结束,我也不作小结了,因为这些情节大部分都是为影射皇家魇魔法风波而杜撰的,没多少曹家事作依据,自然不能作索隐派和流言家在曹家事上刻舟求剑的依据了。但是其中的事体情理千真万确,只怕你们悟不出[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的真正含义罢了。

                         详解第二十六回

     石呆子:第二十六回回目是[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基本上写的贾宝玉在大观园里的寻常事,无需详解,约略说一说呗。先是交代红玉如何想办法与贾芸通信息传心事。你们别把这些事当无聊事看,作者写这些生活里常有的情事也是别有深意。你们该记得第一回中交代过:作者根本不同意[佳人才子等书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 [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你们一回味这些重要的警句就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给这丫头取名[红玉],是说贾芸与小红的这段情事不同于[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呀!为了强调小红与[红娘小玉]的区别,才特意突出[红玉]两个字的,这说明了作者反对[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赞叹贾芸与小红这种芸芸众生的真实情事,他认为浪漫心情不及现实态度啊!这样批评言情小说实在巧妙得很。

     红疯子:原来[红玉]不光指这个丫头不同于红娘小玉,而且指红楼梦不同于[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解得妙!咱还以为她与林黛玉有什么情节联系呢。

     石呆子:第二十六回开头先交代了[红玉见贾芸手里拿的手帕子,倒象是自己从前掉的,待要问他,又不好问的],我在前面说过,红玉自称手帕子掉在宝玉屋里了,才以此为借口进入宝玉里屋的,可见这手帕子不可能被贾芸拾到。但这里又交代贾芸[手里拿的手帕子,倒象是自己从前掉的],你们会问这贾芸是在哪里抬到的、这手帕子与前面那块手帕子是不是同一块手帕子,何必拘拘于这些细节呢?[不过此等众类而已,非特指明某赤某黄,此书全是如此,为混人也!]这里作者故意不交代掉手帕子的细节,也是为了告诫读者[不过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具体细节哉]。在芸芸众生里象这些不起眼的情事太多了,这里的贾芸与小红只是撮其要而创作的艺术形象,并不是生活素材中某具体人的如实笔录,你们若揪住这件事偏要寻根问底[便呆矣,此书全是如此,为混人也!]至于下面红玉与佳蕙的一段对话就不必理会了,只要知道红玉在这怡红院里郁郁不得志就行了。红玉在一个地方无法出头,她就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出路,自己到了该婚嫁的年令就留心与合适的男人争取多接触,这些在芸芸众生里是司空见惯的事,那些才子佳人言情小说作者根本不屑描绘,但在作者却写得津津有味,因为作者钦佩象红玉这些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女孩子,认为她们远胜于[红娘小玉]等[通同熟套之旧稿]啊!说这些在有些推崇才子佳人言情小说的人看起来不以为然,会认为这是偏激,但只要你们不站在单纯文人的角度看此事,而站在普通女性的角度看此事,就能理解作者不同于才子佳人言情小说作者的地方了,单纯文人只谈情,当然觉得这种情事粗俗无味、毫无浪漫气息了,可对于普通女性来讲,她们是为了建立家庭繁衍后代而谈婚论嫁的,她们生存已经不容易了,生育抚育孩子就更不容易了,在[日为衣食所累]的情况下,不可能有浪漫的闲情逸致,找对象就是为了生孩子过日子,她们必须为未来的孩子解决所有实际问题,当然容不得半点浪漫了。作者在[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当然有闲情逸致[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了,可是若[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被打落到[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境地,就不可能再有浪漫的情调了,他会钦佩象贾芸小红这种务实态度和谋生本事的,因为自己就是缺少务实态度和谋生本事,才落得一事无成、半生潦倒的,这就是前后宝玉的区别,也是富贵闲人与贫困文人的区别,更是替女人孩子着想和不替女人孩子着想的区别。不替女人孩子着想的人根本不懂爱情,而女人孩子最重务实最厌浪漫,因此作者才检讨自己青少年时的浪漫和虚浮、告诫后人要务实和理智的,这就是作者详细描述贾芸小红情事的动机。

    可续书作者根本不解这里的[其中味],他站在酸腐文人的立场上看贾芸小红的情事,尤其瞧不起他们拚命谋生存求发展的本事,把这看成是不守本分的小人钻营行径。于是在八十回以后的续书里贬斥贾芸不提小红,这就歪曲贾芸的形象、埋没小红的光芒了。你们看此回中红玉与佳蕙的谈话,很容易看出红玉的见识不同于怡红院里的其它人,她对这里的环境已经失望了,对贾宝玉也看穿了,连贾芸求见贾宝玉她都认为没必要,可见她的见识甚至在袭人之上,是温柔富贵乡里难得的清醒者啊!她说"俗语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这句话太刺作者的心了,能在荣华中就想到衰败、在好聚时就看到好散,这决不是小人见识,而是大智,日后必有大勇的义举啊!在作者的创作计划中,虽然没有把石头记后半部全都写出来,但凡是先期离开怡红院的最后都有了好结果,尤其是小红,她是唯一主动找机会出去的,终于 [天高任鸟飞],反而获得机遇,因此作者是十分佩服她的先见之明的。对于小红的钻营怎么看,这在当时文人认为是低俗的不安份不光彩行径,但如今你们早就承认每个人都有谋生存求发展的权利了,也承认下层芸芸众生有向上争取出头的自由了,象贾芸小红这下层小人物要想谋生存求发展,不向上努力行吗?不巴结主宰他们命运的大人物行吗?作者明显认为贾芸小红做得对、比贾宝玉强。他认为比起贾芸小红来,贾宝玉确实要算[天下无能第一]呀!

     红疯子:在咱看来,贾宝玉不光[无能]、而且[无知]!你看小丫头佳蕙道:"你这话说的却是。昨儿宝玉还说,明儿怎么样收拾房子,怎么样做衣裳,倒象有几百年熬煎似的。"还是脂批批得有理:【却是小女儿口中无味之谈,实是写宝玉不如一环婢。红玉一腔委屈怨愤,系身在怡红不能遂志,看官勿错认为芸儿害相思也。】 

    石呆子:当时的宝玉确实是既无能又无知,这哪里是两个丫头在发感慨,是作者借丫头的口发感慨啊!宝玉根本想不到[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还以为这富贵荣华可以永远依恃呢。在曹家的曹宝玉根本想不到抄家大祸将至,在皇家的允仍见太子玺失而复得,更是忘乎所以,根本想不到还会再次彻底被废,只有下面的小丫头冷眼旁观、能看出[目下兴衰兆]啊,至于作者本人就更不用我赘述了,小丫头只是一时无心之言,究竟与她们关系不大,也不知是在生活素材中的哪一天说的,被作者用到这里来说给读者听。作者却是从[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过来的,他已经悟到[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了,当然要借丫头的话嘲笑宝玉[乐以忘忧]了。由此可见作者这里不是为写小红而写小红,他是为整个石头记的总体构思而写小红,是在嘲弄宝玉[不知祸之将至]啊!

      然后是另一个小丫头来叫小红描花样子,佳蕙也不肯替小红去要笔,这些事虽小,细心的人却能看出小红在怡红院里被人驱使,她也是个不[甘遭庸人驱制驾驭]的奇女子,这些都在促使她想早日离开怡红院啊。在小红[一径往宝钗院内来]的路上,撞上宝玉的奶娘李嬷嬷给宝玉去唤贾芸,小红就说:"那一个要是知道好歹,就回不进来才是。"这句话虽然不起眼,却说明她把百无聊奈的贾宝玉给看透了,认为贾芸根本不值得与他交往。你们读者可以不把这句话当回事,但作者是过来人,他佩服小红有先见之明,才写在这里的。你们从中不应该拘拘于小红鬼心眼儿多的细节,应该取其替宝玉检讨自己的事体情理啊!

    这里是小红见宝玉唤贾芸进来,就站着等贾芸,但贾芸来了她也没搭腔,对视了一眼就走了。这在言情小说作者是不可能这样写的,他们必会[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地说得天花乱坠,[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这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你们读到这里若不回味第一回这些警言,是不可能理解其中妙味的。

    贾芸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宝玉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也不喊宝玉为父亲了,只虚与应酬,宝玉也没把他当回事,胡乱说了些话就散了。这些看起来是对宝玉上一次约贾芸来说话的交代,实际上是为八十回后面的[芸哥儿仗义探庵]作映衬啊,到那时落魄的宝玉再见到仗义的芸哥儿,回想起自己过去对人家的怠慢,看看如今人家的不计前嫌,再望望贾环贾蓉薛蟠之流的[不是人]嘴脸,自己当然要悔恨前面的幼稚无知了,这些才是作者要表达的完整意图啊。你们只有前后对比映衬着看,才能领悟其中的妙味。如果看不到八十回后面的情节,那就与第一回的警言对照着看、与第五回太虚幻梦里的警言对照着看、与前五回及书中的其它提醒对照着看,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事体情理啊!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