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详解之三百四十五
发布日期:2019-08-02 20:58:54

红疯子:照你看来作者这样描写秦钟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石呆子:他不过是[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亦即你们如今倡导的实事求是。至于其中要表达的事体情理也可以套用你们如今倡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称之为[现实是检验爱情的唯一标准],任何不符合现实的爱情、经不起现实考验的爱情,都不符合理性爱情的标准,最多只能算盲目的冲动的爱情,这只能给男女双方造成伤害,只能给可能诞生的新生命造成伤害,不值得赞叹。作者认为只有合理的爱情才是真情,只有经得起现实检验的爱情才能算理性爱情。秦钟和智能儿由于盲目和冲动,招致现实社会的严厉打压,在此弥留之际,秦钟并没有象言情小说里的假情种们表达对于扼杀其爱情的现实社会的强烈控诉,而是对自己的盲目和冲动表示深深的悔恨,这实属难得呀。作者正是通过秦钟悲剧告诚广大未成人青少年:[风月小说]害死人、盲目冲动追求性发泄愉悦害死人啊!真正的爱情是完全彻底为女方负责、为下一代负责的爱情,是经得起现实社会检验的爱情,是不会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不容的爱情,更是不会被[男人之道、损妇女儿童以利自己]玷污的爱情,是不图性愉悦而博爱的爱情,是体贴帮助[妇之道、损自己以利孩子]的爱情,只有这种合情合理的爱情、合情合理的婚姻,才是作者真正赞许的。但作者深知自己理想的不现实,深知女儿悲剧的不可免,才下决心撰此石头记一书的。他一方面用《金陵十二钗》替诸裙钗撰书昭传,一方面用《风月宝鉴》告诫广大青少年克制性冲动、正确对待爱情、莫中风月小说的毒害,另一方面又用《石头记》揭露众须眉[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的丑恶本性,从这三方面看来,作者对男女之情有极细的观察分析、极深的切身体验、极透的人生感悟、极悲的人间真情、极愤的替女儿抱不平啊!这样的胸襟当然能悟出情之真切、理之真谛了。所以我说这《红楼梦》一书实在是替天下女儿抒真情、向天下青少年阐真理、揭天下须眉浊物之短的真正情理小说啊!经作者这一番借适趣闲文形式生动形象地阐述这一大通真情真理,你们还不能在思想境界上得到升华么?

 

现在再看秦钟的临终留言,就能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了。当然这留言被作者卖了个关子,还得到第十七回才能揭晓,但就这不同于普通言情小说的见识,还真值得卖这个关子,更况这个关子卖得更值呀!宝玉探望临终的秦钟,人们都把这秦钟当隐寓[情种],到这里该明白了吧,作者之所以取其名为秦钟,是隐寓[情终]啊!到此为止,宝玉秦钟两个人的同窗之情宣告终了,所以作者取其名曰[情终],谐音[秦钟],这才是作者的本意啊。

 

红疯子:看来咱们前面把他当情种是误解了,甚至还当他是贾宝玉一路的正邪两赋之人呢。看来这红楼梦还真得反复读反复悟,每次都有新见识,每次都能看出前面见识的肤浅啦。你倒是把作者在这里卖的关子细解解,这里面或许寓含真事体情理。

 

石呆子:不是[或许],而是[当真]。咋一看来,这个关子不过是个噱头而已,即使是有见识的人,也不过认为作者借此调侃世风人情,并没有深文大义,但你们为什么不细想想这些阎王小鬼为什么听到[宝玉]二字就乖乖听命呢?难道仅仅因为它是神话里的通灵玉吗?显然作者还不至于无聊到用神话来调侃芷世风人情的地步,若果真如此,则调侃的份量就大压低了。先调查原文再发言不迟:

[那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一口悠悠余气在胸,正见许多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因此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咤秦钟道:亏你还是读过书人,岂不知俗语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报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阳,我们是阴,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都判道:放屁!俗语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还是把他放回没有错了的。众鬼听说,只得将秦魂放回,]

 

开始的秦钟记挂这记挂那都是胡扯,与主题没甚关系,但说到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就有些调侃意味了。而到了[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报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阳,我们是阴,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都判道:放屁!俗语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还是把他放回没有错了的。]则是大调侃了,试想荣国公的孙子能有多大能耐?竟能惊镇鬼判?,原来此人[小名宝玉],众鬼判恰恰就怕[宝玉]。请注意:这里并没有说众鬼判怕的是贾宝玉嘴里衔的身上佩的通灵玉,而是说仅仅听到此人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就唬慌起来,作者怕读者误解成众鬼判是怕荣国公的孙子,而不是怕[宝玉]二字,还再次借小鬼口吻强调说:你老人家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由此可见鬼判不是怕荣国公的孙子,也不是怕那块通灵玉,他们就怕宝玉二字啊!

 

我请你们注意的是秦钟说: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并没有说:荣国公的孙子,衔了块通灵宝玉而诞的人。这就意味着荣国公的孙子并没有衔玉而诞,只是小名宝玉啊。如今的读者总把贾宝玉当衔玉而诞的神人仙人,可在秦钟眼里他不过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根本就没有衔玉而诞!这是作者的疏忽吗?不,这是作者的故意!他借秦钟的话告诉大家,贾宝玉之所以名为宝玉,并不是因为他衔玉而诞,只是因为他[小名宝玉]。这一点非常重要,它说明作者在全书开头的申明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是真的,这[通灵宝玉]之说是假说、是作者借来撰此《石头记》一书的,不能当真,真事已经隐去了。可我们的学者们连这通灵之说都当真,认死了贾宝玉真是衔玉而诞、这通灵玉真有灵性、这整个石头记都因通灵玉而起、因通灵玉而终、这通灵宝玉是主宰贾宝玉一生的神奇石头。他们全忘了人不可能衔玉而诞的基本科学常识,全忘了作者开头就告诉他们的[借通灵之说]五个关键字,他们完全把假宝玉当成真宝玉了,这当然会直接导致[假作真时真亦假]了。在这里作者就借秦钟之口提醒读者:贾宝玉没有衔玉而诞,只不过因长得如宝似玉,小名取作宝玉罢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