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详解之三百二十一
发布日期:2019-08-02 19:06:03

石呆子:要分析这段台词的用意,先要分析这段台词的特点。这段台词似乎在时间跨度上比较长,前面说了,年未弱冠且正受父皇疼爱之人是不太可能说出[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昔小王曾蹈此辙]这种话的,因为[曾蹈此辙]必有个时间跨度,再有个悔悟过程,[年未弱冠]的个人经历太短,容纳不下这个过程。这话象起码三十岁向上经过坎坷历过教训的成熟男人说的。而且[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这明显是过来人的口气,[昔小王曾蹈此辙]也自己表明已经经过坎坷历过教训。你们想想,一个年未弱冠深得父皇钟溺的皇宝玉能意识到[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吗?有可能[昔小王曾蹈此辙]吗?他此时正在[钟溺之中]、正[蹈着此辙]呢,如何能[身在此山中,也识此山貌]?如何能跳出迷人圈子之前就意识到身在迷人圈子里?除非他是生而知之的大哲人。因此我说这段台词完全是作者替北静王杜撰的,因为只有作者才有北静王[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成竹在胸,只有作者能替北静王总结出这样有时间跨度经历深度的忠言啦!

 

作者之所以让北静王说这段台词,表面看来是在赞叹北静王之贤,实际上是暗示北静王在宫中有与贾宝玉在贾府类似的经历,是说这北静王就是个没衔玉而诞的[皇宝玉]!这样也间接证明了我说这段台词是作者替北静王设计的,因为此话象[曾蹈此辙]以后的话、象意识到[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的话,而此时的贾宝玉尚未觉悟,根本不可能有此顿悟,若此时的北静王[年未弱冠]、深得父皇钟爱,也不可能完全彻悟啊!当然,现实中的北静王的生活原型在康熙末年已经做了大将军王,在西北军中统领几十万人马,已经是三十多岁身经战火的大英雄了,即使没遭雍正初年的特大变故,也能说出这番话来。这也间接证明了此段台词不象是曹家生活素材中曹寅携少年曹荣见少年皇十四子时说的话,而象是康熙末年已做大将军王的皇十四子说的话,此时曹寅曹荣俱病故,不可能有此类似实事了,还是当作者的故意杜撰吧。

 

往下看,就到了你红疯子说北静王背后的生活原型皇十四子拉帮结党扩大影响的情节了。这北静王说:[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者,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你说这北静王在拉帮结党扩大影响,我不赞成,拉帮结党应当是拉拢贾雨村这样的大官,怎么是拉贾宝玉这样的情痴情种呢?北静王所说的[海上众名士]分明是指社会上文化界艺术界名人,即贾雨村举例的如[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这些人虽然没生在公侯富贵之家,不是象北静王贾宝玉这样的情痴情种,但也是些[生于诗书清贫之族的逸士高人,生于薄祚寒门的奇优名倡],北静王吸引这些海上众名士,正说明他既非正亦非邪,是个喜欢与正邪两赋之人为伍的[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啊!这并不能算拉帮结党扩大影响图谋争储,你别误解了北静王,进而误解皇十四子啊!但这毕竟表明北静王暨皇十四子是个性情中人、太过张扬,不象皇四子那样深藏不露,因此不可能被康熙皇帝选中的,这也是皇十四子比皇四子幼稚的地方,你不赞成北静王此举是对的。

 

石呆子:谈到下面的[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这确实寓含康熙皇帝叮嘱众皇子要兄弟间友爱互助的意思。从来未见有[鹡鸰香念珠],这是作者故意编造出来的,取自[鹡鸰鸟兄弟友爱]的典故。当年康熙皇帝并没有赐过皇十四子鹡鸰香念珠一串,这里父皇能向北静王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说明北静王特别重视兄弟间友爱啊!你们看书中的贾宝玉就特别重视兄弟间友爱,并不歧视贾环,与贾珍贾琏也从不争执、友敬得很,若日后的贾族由贾宝玉作接班人,就不容易发生兄弟间[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我吃了你、你吃了我]的丑闹剧。反过来设想,若贾母王夫人过世,由贾环这种人主宰贾族,那这贾府岂不是要闹得[停尸不顾、束甲相争]?既然北静王与贾宝玉同样重视兄弟间友爱,父皇再把皇位传给这牢记[鹡鸰友爱]的皇子,那日后就不会发生诸皇子争位的丑剧了,可父皇若把皇位传给象贾赦贾政这样兄弟不和的皇子,那诸皇子间当然要闹得正邪不两立、执刃相争了;再推之于康熙末年,既然皇十四子也象北静王象贾宝玉这样讲兄弟友爱,为什么不由他来继承皇位呢?最起码在他当皇帝的情况下不至于发生多惨烈的兄弟相残丑剧吧。可是最后由皇四子继承皇位,且不论这皇四子是否真的[改诏篡位],毕竟这皇四子毫无鹡鸰鸟兄弟友爱之心、穷治诸兄弟是事实呀。这样看来,作者对二十年争储争位风云有其独到的看法,他认为这大祸起自皇太子允仍淫暴失德,但皇四子这[真正]与皇长子皇八子九子十子等[真邪]的[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才是导致这场[正邪之争]的根源啊!若不在这正邪互不两立的双方选择一方继承皇位,而由[既不正亦不邪]的第三者皇十四子继承皇位,断不至于发生这么大的兄弟相残丑剧,因为只有这[正邪两赋]的第三者才有鹡鸰鸟的友爱之心、能顾惜兄弟亲情呀!而雍正即使确实传位传得正,但他的残害诸兄弟、严惩众官员,造成接二连三,牵五挂四的葫芦大祸,确实有违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的初衷,是无论[传位正宗与否]都不可饶恕的罪恶,这正是作者肯定皇十四子、否定皇四子的道理所在。这样看待雍正登基后的穷治政敌大祸,即使雍正也无话可说啊!

 

其实象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这几个皇帝虽不善应付内忧外患,但对天下臣民还是相对宽容仁爱的,尤其是对文人最重视,在他们当政时期文学艺术都相当繁荣,民计民生也相对安定,只是由于他们对付不了正邪之争,才贻笑历史的,人们都怪他们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为什么不去怪正邪互搏双方[残忍乖僻]呢?同样推之于康雍间的[皇四子]与[皇十四子]之争,抛去遗诏真伪不论,若皇十四子上台决不至于兄弟间相残到这个地步,因为 [正邪两赋之人]确实比正邪双方更讲兄弟友爱啊!

 

石呆子: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再次强调对[正邪两赋之人]的解释了。你们总把第二回里面的[正邪两赋]当[赋予]的[赋]解释,意思是说造物主对这些奇异之人既赋予了正气、又赋予了邪气,这才造成这些人既正亦邪的怪僻性格的。照这种解释推论,这[正邪两赋之人]性格就应该是正方的[清明灵秀]在[万万人之上]、邪方的[残忍乖僻]在[万万人之下]才对,也就是说兼具正邪两面双重性格才对。但是从正规的学术定义来解释,这清明灵秀和残忍乖僻是互不相容对立冲突的两种品质,是走向正邪两个极端的相反性格,这样两种极端品质和性格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呢?不是要在这个人身上[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吗?这一[正邪互搏]不把这个人弄成神经病吗?由此可见这种解释不合情理,作者决不会这样定义[正邪两赋之人]的,若是这个意思,那书中的贾宝玉就该是神智不清、胡言乱语,不可能是[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了。因此我在前面专门提醒大家注意[聪俊灵秀]与[清明灵秀]的不同、[乖僻邪谬]与[残忍乖僻]的不同,说到底这[正邪两赋之人]并不是[清明灵秀在万万人之上]、[残忍乖僻在万万人之下],而是[聪俊灵秀在万万人之上]、[乖僻邪谬不近人情在万万人之下],是聪明又古怪的高人奇人啊!他们身上不是[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而是[既无正气又无邪气],不是[亦正亦邪],而是[既不正又不邪]呀!到这里还是没法解释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人叫[正邪两赋之人],因为还没有考虑到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正邪互搏],一个[既不正又不邪]的聪明过人并古怪异人的人,若恰逢[正邪互搏]之际,会产生什么样的离奇现象呢?这就是需要你们认真思考分析的地方。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