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呆子:这些呆话在有些红学评论者看来是胡扳乱扯、胡乱上纲、脱离本文,其实才是真正抓住石头记的精髓啊!你们就曹家的那段家史看看,会有完全符合书中焦大特征的生活原型吗?甚至连完全符合书中贾珍特征的生活原型也没有。康熙五十几年的江宁曹府分东府西府吗?真有个与曹玺是堂兄弟的、类似[宁国公]的曹姓堂房大官与江宁织造府为邻、且来往极密切吗?这曹家长房真有个类似贾敬的家长好道炼丹而不问家事吗?真有个类似贾珍的少主子在爬灰吗?真有个类似尤氏的女少主妇养江宁织造曹頫这小叔子吗?真有个类似秦氏的重孙媳妇因与少主子公公爬灰被揭穿而上吊[天香楼]吗?这东府里的少主子真曾为儿媳妇的上吊自杀而大办丧事吗?这些事在当时的江宁曹家不但于史无考,关键是于情理不合啊!曹寅自己在南京做官,其母孙氏与其一并居住,有曹玺的另几房儿子在一起居住是可能的,但怎么可能有曹振彦的哥哥的后代在这江宁织造府旁再建个东府呢?曹家的后代主要在京城分布,曹寅的兄弟也在京城的内务府当差,在南京的仅曹寅一房,即使因曹寅曹荣相继病死而将曹寅兄弟的儿子曹頫过继到曹寅一房,曹寅兄弟的主脉仍在京城,并不曾与曹寅一家互为东西府而邻,更不要谈与曹寅隔了三代的堂房兄弟及儿孙了。可见若机械地按照书中冷子兴演说的贾族谱系,在康熙五十几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是不容易找到其完全对应的生活原型的,甚至连大体对应的生活原型也难找到,更不用说这堂房曹家里还有个类似焦大这样的几十年前出过兵、救过曹振彦的老奴才了。曹家在祖上是随多尔衮出过兵,但那是顺治初年的事,曹玺在康熙年间早就做了文官,并没参与平三藩战争,已经六十几年没打过仗了,搬到江宁织造府的仅曹寅一房,若有象焦大这样的立过战功的老奴才也是在京城里的曹家其它几房中,而不太可能出现在江宁织造府里。
当然有人要说书中不是指的康熙五十几年的江宁曹家,而是按周汝昌刘心武考证的第一次抄家后的回到京城重振家业的乾隆初年的曹家,当时的曹家回到京城后又[家道复初]了,当然可以长房、大房、二房地分东西府而立了,但若从康熙五十几年再退后十几年到乾隆元年,更不可能有象焦大这样的打过仗、救过太爷的老奴才还活着了!可见这焦大的艺术典型是作者杜撰的,这焦大醉骂的详细情节更是作者故意虚构的,这种艺术再创作决不仅仅是为了讽刺曹家长房,而是为了讽刺皇家长房啊!
红疯子:照你这说法,现实中的曹家根本没有[宁国府]这长房的生活原型存在,也没有贾珍爬灰、尤氏养小叔子的丑闻,更没有焦大醉骂这回事,作者纯粹是借此假事暗讽皇家家事了?
石呆子:基本是这个意思。当时的曹家在北京原籍虽有长房、大房等各房各家,但到南京做织造只有曹玺这一房,而且曹玺的儿子虽然除了曹寅一房在南京接任江宁织造外,曹宜曹宣等都在北京的内务府当差,在南京的只有曹寅一房,并不象书中描写的有宁荣二府长房大房二房之分那么复杂,若用书中的贾府与当时的江宁织造府一一对照,好多地方是不吻合的,曹家内部的家族家庭关系更没有书中贾府这样庞杂多变,曹寅兄弟间也不象书中这样来往如一家,只在曹荣病死后曹頫过继时才积极干预寅一房家事的,在这之前曹寅兄弟间虽不和,但也不象书中描写的这么复杂,基本是各管各房,更谈不上还有个曹玺的堂兄弟之长房在南京织造府旁造了个类似宁国府了。曹寅虽在曹荣之前夭折过一个叫珍儿的儿子,但他并没生过庶子,他若象书中的贾政这样既有大儿子珠、又有二儿子宝玉、还有庶出的三儿子环,就不需要在曹荣死后把曹頫过继过来了。说这些扯得太远,但当时的曹家确实无长房在南京,当然也谈不上有象书中贾珍这样[把个东府闹翻了,也无人敢来管他]的丑闻,更谈不上[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当然也就没有个真焦大来醉骂了。
但是你们若依鬼话词思维模式深论到皇家,就会发现现实中的皇家与书中贾家何其相似乃尔,这贾珍若与太子允仍互相一对照,活脱脱是小巫见大巫啊!未废时的允仍确实是[把个东宫闹翻了,也无人敢来管他],他若想爬灰,弘皙的老婆敢不从命吗?因为这允仍不但是她的公公,而且是未来的皇上啊!谁敢违逆未来的皇上?当然允仍的老婆也只有象书中的尤氏这样装聋作哑,如果允仍的兄弟也与允仍沆瀣一气、乱搞一团,那么允仍的老婆也只好背上[养小叔子]的骂名了。至于允仍的儿子弘皙更是象书中贾蓉一样只能唯唯诺诺、狼狈为奸,因为允仍不但是未来的皇上,而且弘皙自己也在做未来的未来皇帝梦,他会保护自己的老婆不受未来皇帝侵犯吗?所以书中有关东府的一切丑剧若放在曹家虽有种种不可能,但若放在皇家、若用来讥讽废太子允仍真是太适合了,作者其实就是为了隐寓皇家的东宫,才创作这东府的啊!这样来理解书中焦大的醉骂,就完全能理解其中的谜团了,这焦大并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包衣奴才,而是指无数为大清江山献出鲜血甚至生命的前辈啊!他们看到大清朝的储君居然如此荒淫无道,能不为康熙皇帝过世后的大清朝命运焦心吗?
红疯子:你这样解释才能让读者通灵啊。既然曹家并没有这些假事,那作者杜撰这些假事就决不是为了写曹家,若红楼梦仅仅是为了曹家而撰,也就无需杜撰这些假事,这些都是很明显的道理。可历来的红学评论都要求人们仅就曹家研究红楼梦,不能上升到皇家高度来认识红楼梦,请大家想想:曹家败落是孤立的事件吗?若没有受皇家的内讧牵连,曹家会在雍正六年因抄家而败落吗?曹家接驾四次是康熙年间的事,其造成的巨额亏空已拖延多年,康熙皇帝在世时都是让曹家兼任盐差以弥补,而雍正为什么就不能宽容曹家、而采取抄家这种狠毒的手段呢?还不是[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当然作者写曹家并不仅仅是为曹家被抄家而鸣冤叫屈,他这红楼梦也是象焦大的醉骂一样,是为皇家:"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这样的大寓意、大比托、大讽刺不上升到皇家的高度来认识,仅就曹家而谈贾家,怎么能体会到[其中真味]呢?
石呆子:是啊,只有把书中的贾家深论到皇家,才能体会到石头记的[其中味],若仅把书中贾家当现实中曹家的原样复制,那是永远也解不透红楼梦的[真味]的,因为作者杜撰此贾家不仅是为了替曹家立传,而且是深论曹家悲剧的根源,是替二十年的争储争位风波找根源,是替皇家末世找根源啊!书中围绕东府贾珍的一系列丑剧也只有深论到皇家东宫太子允仍这根子上,才能解释其谜团,若仅就曹家这个小圈子来谈,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的,至于这焦大醉骂一节就更是如此了。还有象贾珍爬灰、尤氏养小叔子这些丑闻,也只有在太子允仍的东宫里才会如此秽乱,在当年的曹家还不至于到如此荒唐的地步。作者早就交代:[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他不会对曹家的长辈们揭丑到如此露骨的程度的,皆因要深论皇家[家事消亡]的根子、造衅的开端,才不得已杜撰这东府、这贾珍、这焦大等一系列以东宫太子允仍的暴戾失德为生活原型的假事的。你们若不联系到皇家,不联系到东宫太子允仍,是永远也别想解透[其中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