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呆子:你这还是从生理角度论证宝钗有压抑自己的青春萌动的必要,我再从心理角度论证宝钗有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的必要。大家都知道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惟不争,则天下莫与之争],这些都是较高深的哲学道理,宝钗虽然是个十几岁的女子,却已经对此有较透彻的领悟。我把宝钗说得这么博学高妙,估计有人不相信,但如你红疯子在评论维扬情理文化时论证的,宝钗本是扬州姑娘,深得扬州 [难得糊涂]格言熏陶,这[难得糊涂]格言也是深得老子[道德经]的真传而总结出来的。宝钗从小受维扬情理文化耳濡目染,当然要较一般女孩子更容易理解老子的哲理了。实际上少女生理上的青春萌动从哲理上讲也是动物本能上的一种[争],而心理上的情绪冲动则是女人心理作用意义上的另一种[争],这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从表面上看是与封建礼教争,实际上还是与家庭争、与社会争,说到底是与现实对抗啊!按照老子的哲学,人岂能与天争?[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与其强争而遭挫,不如顺从反少祸,这就是[争]不如[不争]、[聪明]不如[糊涂]、[逆行]不如[顺受]的道理。宝钗这种合情合理的处世哲学却被崇尚言情小说鼓动婚姻自由的文人指责为冷漠甚至冷酷。请你们想想,不是宝钗要冷漠,而是现实真冷漠,不是宝钗装冷酷,而是社会太冷酷啊!如果宝钗也象黛玉湘云那样容易热情冲动,她会在贾母王夫人及众人心中有那么好的形象吗?特别是对于宝二奶奶这有实权的位子,真是[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惟不争、则黛玉莫与之争]啊!不是宝钗故意不争,而是她认为本来就不应该主动去争,听从命运的按排就是了,又有谁能扭得过现实社会呢?她的意思是顺应客观规律作些力所能及的主观努力才是最恰当的争,所谓[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一味地冷漠吗?不,这才是对现实生活的真正热爱!所以说宝钗是冷中有热、冷中求热,不争为争、糊涂中的真聪明啊!因此她的故意用冷香丸压抑生理冲动心理冲动实在是为冷酷的现实所迫,她没有病,但为了适应现实保护自己,连自己正常的青春萌动感情冲动也当作有病,有意识地加以抑制和掩饰,这说明是当时的现实有病、社会有病啊!宝钗为适应这病态的社会,不得不无病而吃药调理,这药方其实不是和尚胡诌的冷香丸配方,而是老子开出的哲理药方、扬州八怪开出的[难得糊涂]药方啊!宝钗领悟了这些哲理的要诀,才有如此冷静清醒的[冷香]的。你们能把她当作一般的封建卫道士吗?她已经不屑于卫护封建道德,因为她已经悟透了老子所说的[天道]与[人道]了,已经真正冷对这冷酷的人生了,这样的高人哲人通人,是一般半瓶醋的文人所能理解的吗?
石呆子:现在再来解释冷香丸就容易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了。先看看书中关于如何炮制冷香丸的叙述:[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你们若请教老中医,这冷香丸的配方符合药理吗?他们都会摇头说不象,首先这宝钗的病症就没说明白,却叫人家如何下定论?所以你们别把这胡诌的偏方当真,这只是作者为全书结构需要而故意杜撰的!但情节虽有虚假,其蕴涵的情理却是真的,如果你们只看到其情节之荒诞无稽,就忘了深论其事体情理,那也是辜负了作者的这番苦心。首先这秃头和尚虽然是作者杜撰的,但书中凡提及这癞僧跛道之处,都是寓意极深的关键之处,都是作者[戏不够、僧道凑]的艺术手法,而且这僧道还不是瞎凑,是[画龙点睛]式的神凑啊!你们千万别小看了这一[凑],凡书中提及这一僧一道之处,都要莫拘拘于情节的真假,而要领悟其情理的深奥,方不负作者一片苦心。但另一方面又不可把石头记当神话小说,把这一僧一道当真正的神仙下凡,那更是大错特错了。书中凡提及这一僧一道和太虚幻境警幻仙姑神瑛侍者绛珠仙子等处都是[梦][幻],都是作者杜撰的,都不可当真,而且在理解时就要牢记这是假的、是[幻]是[梦]。你们好多红学评论明明知道这是假的、是[梦]是[幻],但在评论时却弄迷糊了,把石头记当神话小说,把这些当真的,甚至还说黛玉之所以爱哭,就因为她是绛珠仙子的化身,哭就是为了给神瑛侍者还泪,哭得泪干就因为泪还完了,她在人间洒下的泪还必须与在仙界受的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等量,还既不能多又不能少,这不荒唐可笑吗?石头记是现实主义小说,作者杜撰些神话鬼话假话只是为了掩饰真情真理,而刘心武之流却把神话鬼话假话当真,把其中蕴涵的现实主义事体情理完全抛丢了,这还叫评红吗?
红疯子见他又发呆劲,离开了本题,赶紧提醒他:休与刘心武计较,且解释冷香丸的配方有何玄妙之处。
石呆子也意识到跑题了,回头再谈冷香丸:这冷香丸一事也是[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书中的脂批只提及[十二]之数寓[十二钗],实际上用花蕊作药就是寓含用诸裙钗悲剧作药啊!
红疯子:咱早就猜道你那呆心思了,你是说花儿代表女儿,这四样各十二钱花蕊代表上中下各层女儿悲剧,宝钗是用书中诸裙钗的行止见识警戒自己要收敛、要冷静、要忍让,要象[上善若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
石呆子:你以为我是以自己的呆意强加于作者头上,那就真把我当呆子了,迄今为止我说的哪一点不是出自作者的本意?作者在这里并不是在说玩笑话,这貌似玩笑的假话都寓含真情理的。他这四种白色花蕊确实是只取[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中的四个代表啊!乍一看来这是指宝钗善于总结周围女儿的经验教训作为自己做人的借鉴,实际上说到底是作者借宝钗这个艺术典型的处世哲学总结[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悲惨教训。作者在第五回的太虚幻境中就借警幻仙姑启迪贾宝玉的警语说了类似的道理,这里再用类似手法把[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 的经验教训开成药方、制成妙药,借以警示后来的女儿们要学宝钗善于总结前辈女性的经验教训,认识现实、适应现实、在现实中约束自己、抑制自己,这也就是孔孟常说的[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啊!这样的[冷香丸]难道不该服用吗?这些不符合道德规范、不适应社会现实的感情[热病]难道不该疗治吗?在这里用那些西方的爱情至上、恋爱自由来鼓噪少女们的青春萌动、感情冲动,对这些未入世事的纯真少女有什么益处?不过徒然鼓动她们做祝英台、崔莺莺、卓文君那样的殉情悲剧罢了,对广大女儿的切身利害和前途命运其实没有任何益处。倒不如象宝钗这样,用前代凋谢的花蕊作药,疗治自己不适应冷酷现实的热病,才能少走前代女子走过的弯路啊!其实这冷香丸服用时需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就是说用前代女人的苦难做借鉴啊!你们去问中医,治热病有[用黄柏煎汤送下]的吗?作者这是借其苦味以启迪读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