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啰里啰索地摘录这些,是为了让大家详细分析北静王这典型的要点。一、在皇上的诸皇子当中,[当日惟北静王功高,]暗指十四子在西北当大将军王时立下的战功;二、[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谦和。]极类贾宝玉容貌;三、[水溶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曹家的[父兄亲友人等说闲话时,赞水溶是个贤王,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这又极类贾宝玉品格;四、北静王对宝玉项上的[通灵宝玉]极感兴趣,此次与其说是为祭秦可卿而来,不如说是为顺便看贾宝玉,与其说是为看贾宝玉,不如说是为亲眼看一看贾宝玉项上的[通灵宝玉],可见作者暗示北静王对通灵宝玉极感兴趣;五、[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北静王则[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大有小巫见大巫、惺惺惜惺惺之态;六、二人都是"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即不管有没有[衔玉而诞],光他二人的容貌地位品格就如'宝'似'玉';七、北静王说的[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大有深意,他承认[昔小王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也就是说北静王当初也有类似书中贾宝玉的[背父兄教训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的前科;八、北静王赞贾宝玉是"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此说明贾宝玉决非凡品,别错以[淫魔色鬼]待之;九、[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不可小看,这是皇上叫他们皇子之间要如[鹡鸰]般兄弟互帮互助,千万不要闹出[兄弟阋于墙]的丑闹剧! 以上九点说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但以曹家的曹荣父子俩为生活原型,而且也揉合进了皇家的某皇子某皇孙的影子,在这里就是暗指皇十四子。第一,在康熙的诸皇子中,年轻而立过大功的只有皇十四子,皇长子虽打过仗但不年轻,往上数只有多尔衮多铎辈立过战功,但他们的子孙此时已不袭王爵了,只有康熙的诸皇子封为亲王郡王,前面考证过忠义亲王老千岁为皇长子,按顺序忠顺亲王应是亲王中的笫四个,可能就是隐寓的雍亲王,北静郡王则是郡王中的最年轻一个,可能就是隐寓的皇十四子。笫二五六七都是说贾宝玉与北静王处处相类,除了贾宝玉是[衔玉而诞者],他二人的容貌言谈举止脾性经历居然几乎是一个模子脱出来的,这分明暗示贾宝玉不光指曹家的曹宝玉,而且也隐寓皇家的皇宝玉,在康熙五十年向后直到康熙六十一年雍正登基前这十多年中,康熙任命皇十四子为大将军王,叫他在西北统领大军,因此外界的舆论都认为康熙最喜爱十四子,将来会让十四子继承皇位,也就是说在朝臣眼中,皇十四子就是皇宝玉!第三条也说明在以曹寅为首的曹家人看来,这北静王隐寓的皇十四子是康熙最喜爱的皇子,将来基本是皇位继承人了,因此曹家与这北静王暗指的皇十四子来往最契。第四条说明北静王不是对贾宝玉衔玉而诞的通灵宝玉感兴趣,而是对这通灵玉暗指的传国玉玺感兴趣。贾宝玉衔玉而诞只是书中的神话假话,任何一个新生儿不可能衔玉而诞,因此现实生活中此处的北静王也不可能真的再看一块胎里带来的美玉,作者胡扯这些鬼话是为了隐寓这北静王只对通灵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感兴趣,因为这八个字极类似传国玉玺上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这皇十四子是牢记[莫失莫忘]传国玉玺代表的最高权力啊!他之所以与曹家套近乎,无非是因为曹家与皇上靠得近、最得康熙信任,因此通过曹家向康熙套近乎罢了。 第七点值得深思,看上去北静王似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贾母溺爱贾宝玉造成的后果,向贾政警戒莫蹈自己年轻时荒失学业的覆辙,其实是作者借此在暗示:这北静王将来也要蹈书中贾宝玉之覆辙!请问:作为一个已经封为郡王的皇子,有什么荒失学业之虑?当时的北静王年未弱冠已封郡王,因钟溺而荒失学业根本不能算[已蹈覆辙],正如贾赦所言:[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到了康熙的皇子们这一层面更是如此,[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封得王时就跑不了一个王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孩子,竟不失咱们皇家的气概。"从这一点看来,[钟溺而荒失学业]根本不是[已蹈覆辙]的主要原因,这十四皇子因康熙皇帝的钟溺而象书中的贾宝玉那样[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才是导致他在争储风波中为皇八子党所累,在争位风暴中斗不过雍亲王而败下阵来,最后蹈书中贾宝玉[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终究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