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孙氏若活着,该有九十多岁了,似乎不太可能,从这一点看来,曹荣十三四岁时能象书中贾宝玉依偎在贾母膝下那样依偎在孙氏膝下,而马氏遗腹子到雍正六年时才十三四岁,此时孙氏肯定不在世了,因为她若在世就不可能被抄家了。因此马氏遗腹子十三四岁时没有书中贾宝玉依偎在贾母膝下的福份,他不可能象曹荣那样依偎在孙氏膝下到结婚,也不可能得孙氏庇护溺爱在女孩子圈子里厮混,更不可能与林黛玉那样的女孩子谈情说爱,又哪里谈得上与薛宝钗那样的女孩子结婚?在那将要被抄家的风云突变日子里,马氏连保住母子性命都没把握,怎么可能在其遗腹子十六七岁时刚抄家三四年后的艰难岁月里给儿子娶美女?由此咱断定:书中贾宝玉的恋爱经历只能发生在康熙五十年前的曹荣身上,不可能发生在雍正六年后的马氏遗腹子身上,除非雍正六年没抄曹家的家,除非到雍正十年孙氏还活着。以上是说的关乎曹家兴衰的第一女性孙氏,作为为诸裙钗立传的《金陵十二钗》,孙氏就是这些女娲氏中的娲皇,书中写孙氏的艺术典型贾母时,充满了作者对孙氏的崇敬和感激,在现实中可以说没有孙氏就没有曹家,也没有曹荣曹天佑的如宝似玉的少年生活,在书中也可以说没有贾母就没有贾宝玉的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所谓[上赖天恩]不是指上赖皇帝宠爱贵妃元春这天恩,而是指上赖康熙宠信曹家这天恩,元春这贵妃娘娘是作者为迥避孙氏与康熙的特殊关系而虚构出来的,曹家只出过王妃、没出过皇妃,作者若直写贾母是皇上乳母就暴露出此书是写曹家的实事了,一要招文字狱打压,二又违作者[失落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只取其事体情理]的初衷,因此才[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多少忆昔感今]。可刘心武就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死抓着元春是贵妃这根稻草做文章,他也不想想康熙年间的曹家根本无需靠曹寅女儿当贵妃来支撑门户,只要孙氏在世、康熙在位就足够了,不但康熙尊重乳母孙氏胜于宠爱妃子,在整个清王朝的皇帝中都没有类似于唐明皇宠爱杨贵妃而失政的例子,也没有贵妃省亲的事发生,因为顺治皇帝定了后宫不得干政、诸皇子不由生母哺养,这就避免了唐明皇那样的荒唐事在清朝重演。满族皇帝不象汉族皇帝,不会把妃子宠得象杨贵妃那样的,更不会把贵妃的兄弟宠成杨国忠!但是满人规矩,侍候过祖宗的老奴才比年轻的主子还要体面,这倒被刘心武忽略了,难道还非要作者写上[哺养过皇帝的贾母比诸皇子还要体面],刘心武才明白吗?但那样的话乾隆手下的官员也早就明白这是写曹家的实事、贾母就是写曹寅母、赶快查禁这犯讳的红楼梦了。
刘心武一再强调[文本细读],他也注意到书中李纨从不与王夫人讲话这细节。可是他却从没注意到元春省亲时也没与王夫人讲一句话这细节,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元春只知有祖母、不知有亲母?请大家细读书中第十八回对元春省亲时见贾母王夫人的描写:[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泪。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觉又哽咽起来。邢夫人忙上来解劝。贾母等让贾妃归座,又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哭泣一番。然后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人丁等在厅外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行礼毕。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贾妃听了,忙命快请。一时薛姨妈等进来,欲行国礼,亦命免过,上前各叙阔别寒温。又有贾妃原带进宫去的丫鬟抱琴等上来叩见,贾母等连忙扶起,命人别室款待。执事太监及彩嫔、昭容各侍从人等,宁国府及贾赦那宅两处自有人款待,只留三四个小太监答应。母女姊妹深叙些离别情景,及家务私情。]这么大的情节,王夫人仅仅事务性地回答了元春的一句问话,并没有母女难得见面的亲密无间场面描写,贾母成了主角,王夫人成了配角,这合常情吗?过去在民间一般人家的姑娘出嫁时,妈妈都要伤心,表示骨肉难以割舍之情,女儿回娘家探亲,母亲都要嘘寒问暖、说长道短,说不完的家常话、叙不完的母女情,只有这样才是母女间的正常感情。王夫人虽然不善言辞,也不至于对亲生女只行些官样礼说些官样话吧?她与薛姨妈的姐妹情是何等亲密,但在元春省亲时都是贾母在前,难道母女间的亲情还不及贾母与元春之间的孙女与祖母情?答案只有一个:这不是写曹寅当了贵妃的女儿回家探望李氏,而是隐寓康熙皇帝南巡时到曹家探望孙氏!
这样一来就把书中贾妃省亲的历史背景拉到康熙五十年之前,拉到康熙四次南巡中的一次。可是在刘心武的元学中此时却是乾隆元年,请问刘先生:此时的曹寅女儿多少岁?此时的曹頫多少岁?此时的李氏多少岁?他也不细想想:在他的曹学中,贾母代表曹寅的妻子李氏,贾政代表曹頫,王夫人代表曹頫妻子,贾宝玉代表曹頫的儿子,那么如果元春代表曹寅的女儿,就与贾母是母女关系、与曹頫的形象代言人贾政是兄妹关系、与曹頫的妻子的代言人王夫人是姑嫂关系了,曹寅死时五十五岁,到乾隆元年又过了二十三年,若在世该七十八岁了,他的女儿最起码应在四十岁左右,与雍正同辈,乾皇上会宠爱一个四十岁以上的老娘吗?贾政这曹頫会把曹寅的女儿当自已的女儿元春吗?王夫人这曹頫的妻子会把曹寅的女儿这姑子当自己的女儿吗?真可谓[驴头不对马尾]!在清朝那文字狱频发、忌讳极多的时代,是不可能在小说中直写其事的,甚至连["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都不行、都被删除,因此作者绝对不敢在书中直写康熙南巡,只能[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这还只是前朝事,到乾隆年已经隔了个雍正朝了,尚需如此忌讳,可在刘心武的曹学中,其秦学元学都是成书时的本朝事,大家记忆犹新,红楼梦实录当朝事,不是自找文字狱的惩罚吗?但乾隆皇帝及手下以及程高这些笨货当时竟没有看出这笨谜,直到二百五十年后才被刘心武破解出来,刘心武真乃神人也!
在这里咱并不是说书中的元春省亲一节就是指康熙南巡时在曹家赐[萱瑞堂]匾那一次,红楼梦从来不拘拘于朝代年纪,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盖云不过是此等诸事,非特历历指明某年某次。若云不合两用便呆矣。此书全是如此,为混人也。]刘心武正是不知此理、只索其事,才被作者蒙蔽过去的。元春判词中的[二十年来辨是非],只是大约泛指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废太子到雍正七年曹家彻底败落这二十多年的是是非非、风风雨雨,并不是把贾府的事与这二十多年的事一一对应起来看,并不是把贾母与孙氏、贾政与曹寅、王夫人与李氏、贾宝玉与曹荣、贾琏与曹頫、宝钗李纨与马氏一一对应起来看,更不是把书中的贾家事与现实中的曹家事一一对应起来看,若象刘心武周汝昌那样一一对应着索隐起来,就是“以假为真”了,就出现死了的曹寅与曹頫一家、与活着的儿媳一家、死了的曹荣与活着的曹頫一家、曹頫比曹荣还要年长、马氏遗腹子曹天佑把曹頫当兄长的笑话,出现李纨从不与王夫人说一句话的怪事,出现贾宝玉有时幼稚有时老成的怪事,出现贾珠死了李纨守寡但公公贾政还活着等等这些怪事。[若认真考证这些便呆矣!此书全是如此,为混人也。][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作者[虽不算是个读书人,然亏他天性聪敏,且素喜好些杂书,他自为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误失之处,拘较不得许多;若只管怕前怕后起来,纵堆砌成一篇,也觉得甚无趣味。因心里怀着这个念头,每见一题,不拘难易,他便毫无费力之处,就如世上的流嘴滑舌之人,无风作有,信着伶口俐舌,长篇大论,胡扳乱扯,敷演出一篇话来。虽无稽考,却都说得四座春风。虽有正言厉语之人,亦不得压倒这一种风流去。]他[本是个不读书之人,心中有了这篇歪意,于是任意纂著,大肆妄诞,竟杜撰成一篇长文,][我虽未学,下笔无文,又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这些话都是告诉读者切莫以假为真、切莫拘拘于朝代年纪地舆邦国,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看红楼梦若不知此法,一味象刘心武那样索隐真事真人,就永远也解不开[其中味?]了。
解释了这么一大通关于孙氏的悟空,其实都只是猜测而已,并无史实根据。但咱这些话决不是象刘心武那样随心所欲地臆测,而之是根据事体情理来推论。实际上书中的贾母并不能绝对地看成是孙氏的化身,作者是根据全书情节的需要来构思创作贾母这艺术典型的,在创作时难免要根据情节需要,把[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真传]东挪西凑、前事后移。比如贾母阻止贾政笞挞宝玉这件事,就是记述的当年曹寅责罚曹荣而遭孙氏拦阻的实事,但如果有人若象刘心武那样细细索隐其情节,就会追问凤姐这个贾琏的老婆怎么会在场?你不是说贾琏是曹頫的化身、贾政是曹寅的化身吗?怎么曹寅曹荣还在世,曹頫就过继到曹寅这边了?又说贾珠是曹荣的化身,怎么此时贾政尚活着,已见王夫人李纨哭贾珠了?作者当年创作红楼梦时若只管怕前怕后起来,就没办法[无风作有,信着伶口俐舌,长篇大论,胡扳乱扯,敷演出一篇话来]了,他不是早就告诉读者[无稽考]了吗?咱们为什么还要在这些[朝代年纪,地舆邦国]等具体情节上费力索隐呢?为什么还要忽略其中最重要的事体情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