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里,咱怕有人说咱人猴不分、逻辑混乱,特意要提醒一句:咱认为猴子是人祖先的近亲,各位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何必拘拘于人猴之间哉!
再说贾宝玉,他在当时虽为情痴情种,但将来终究不能老是与女孩子一起混下去,他是要当贾族这猴山的猴王的,虽然眼下贾母是[猴子身轻站树梢---立枝],但这老猢狲一死,贾族是必定要[政赦不两立,政不容赦、赦复妒政,必致博击掀发],到那时这宝玉的多情就有害无益了,他或为贾府共工、或为贾府颛顸,或为贾族贼寇、或为贾族王侯,没了贾母的庇护,王夫人能独自顶住大房偏房的合力排挤,仍替宝玉撑起这贾天,能让宝玉继续与黛玉沉湎于情事中吗?王夫人早看出宝玉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她之所以要娶宝钗为儿媳,倒不光是因为薛家要巴结贾府,而主要是因为贾宝玉只有得到宝钗这贤内助,才能在贾母死后的共颛之争中战胜大房偏房的挑衅、仍然独掌贾族大权,才能保障贾宝玉的富贵生活啊!可见宝钗虽需要宝玉、但宝玉更需要宝钗!这些刘心武哪里能想到,但宝玉也不是不明白这些现实,所以他最终也只有接受黛死钗嫁的现实,只是感叹美中不足而已,断不会仅为此多情就出家当和尚,因为他必须面对残酷无情的现实,不能怪宝姐姐无情,是现实更无情!
最让人感动的还不是八十回以内的宝钗,而是八十回后的宝钗。八十回内宝钗的无情与黛玉的多情并不能叫人区分出谁更可贵,恰如那猴山在没为争新猴王打得尸山血海之前,若有个母猴多情而亡,另一个母猴却不显山不露水,那大家自然要同情这多情的母猴、抱怨另一个母猴的无情了。可如果经过了两公猴为争猴王而捅破猴天的灾难、看到那母猴是如何竭力补天、如何拼命保护小猴子,就知道这才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正的有情!请大家想象一下八十回后的宝钗,她经历的不仅是[政赦不两立]的大房二房正邪之争,也不仅是[玉环不相容]的正房偏房好坏之争,而是给贾府造成抄家大难的朝廷共颛之争啊!这样一个闹得天塌地陷的大风暴,岂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可宝钗带着宝玉承受了,而且是以孀妇和寡母的双重身份长期承受着,直到耗尽最后一分心血最后一分生命,这还不是最可贵的真情吗?没有这真情相伴,宝玉活得下去吗?没有这真德相帮,曹雪芹能写出这红楼梦吗?
若要问对于宝钗的无情到底该如何评价,请大家再从咱上面说到的扬州美女三境界看起,参照孔老夫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再参照郑板桥的“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则难乎其难。”就不难理解宝钗的高洁品德了,正是:欲知松高洁,需待雪化时。扬州美女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普通扬州姑娘明理,虽不如才子佳人小说中描写的美女那样浪漫,但非常实用,足以在社会上在家庭中不到[三十而立];中等扬州美女有识,文化水平高,她们在情与理之间讲究中庸,把这上升到伦理道德的高度,她们不到四十就已经达到[不惑]的高度;高尚的扬州美女有德,这种[德]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三从四德],而是思想意义极深的[停机德],她们对社会对人生有极为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年轻时就已经达到[知天命]的思想高度,她们深知[三从四德][纲常礼教]这些意识形态是一定时期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国家机制的必然产物,决不是女性生理上的热情冲动能打破的,与其作徒劳无益的挣扎,不如理智地适应它,在主动遵守它的过程中展现自已的品德才识,实现自己的价值,争取既对社会有益又对家庭有益更对自己有益,这是何等高雅脱俗的美女啊!薛宝钗不但是这些美女的最拔尖者,而且比她们更进一层,十六七岁就达到[从心所欲、不逾距]的最高境界,这更加难能可贵!
读者不要把这些话当拥薛派的胡吹乱捧,宝钗确实对当时社会现实有从理论到实践很深刻的领悟,她不仅达到了[知天命]的思想高度,而且越过了[耳顺],直达[从心所欲]的最高思想境界,并做到了[不逾距]。看看刘心武的评宝钗,把宝钗说得处处是[机关算尽],其实她是很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性情涵养形成的很自然的[皆出于人之上的行止见识],平时她并不是刻意做作,而是不经意间的本能的应对,这种应对在普通人看来已接近[耳顺]的思想高度,他们不相信宝钗能有这水平,于是把这些看成是宝钗故意矫揉造作,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同样,宝钗的[不逾距]也被他们评论为[身体力行地维护旧秩序、旧礼教、旧社会制度。]他们根本不理解宝钗认清现实顺应现实不与现实作无谓的抗争的人生哲理,却用文人的易冲动易空洞易松动的多情的主观唯心思维模式,来套用宝钗的看似无情实是无为的客观唯物的思想境界,这怎么能理解宝钗的[停机德]呢?
如何评价宝钗的[不逾矩],也是如何评价宝钗无情的关键之一,孔子所说的[不逾矩]是指不逾越道德规范,不逾越国家法度,不逾越礼、乐等礼仪体制,这里当然包括[旧秩序、旧礼教、旧社会制度。]但宝钗的不逾矩仅指平时人们家庭生活中的约定俗成,仅指大家闺范,仅指广义的道德标准,象孔子说的仁义礼智信已经被证明是超乎封建礼教之上的道德规范,宝钗为什么要逾越呢?就是谈到封建科举制度、八股文等被宝玉逾越过的封建枷锁,它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这是普通人能够逾越得了、反对得了的吗?宝钗持绝对现实的态度,她根本不去做宝玉做的那些[行为偏僻性乖张]的蠢事,这不代表她赞成封建科举制度和八股文,她只是[不逾矩]罢了。再谈到象[三从四德]这些束缚青春男女的封建礼教,如前所说,宝钗是取其合理处改进为[三帮四德],剔除其盲从于父母、丈夫、儿女的糟粕,她之所以不逾越这些封建礼教,只是顺应现实顺应潮流罢了,难道她会做祝英台崔莺莺那样的傻瓜?这里别忘了,宝钗不是宝玉那样的多情幼稚文人,而是商人家庭出身的[以利益为检验一切的标准]的无情成熟哲人,用现代知识分子的情商是理解不了她的。
咱们还要深论宝钗式的[难得糊涂],这是超越聪明的糊涂。维扬的糊涂文化云:“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则难乎其难。”这是说文人要做到洞明世事是不容易的事,但能够在残酷无情的现实面前装糊涂也不容易,而真正洞明了世事以后还要强迫他不准指明世事抗争世事、强迫他在世事的骗局面前硬装糊涂、强迫他在世事的欺压面前硬装服从、强迫他在世事的悲剧面前硬装笑脸,这是难乎其难的事。这样一个难上加难的问题,在宝钗面前却不成其为问题,因为她早就进入了由聪明而入糊涂的精神境界,她已经由糊涂进入更聪明了。如果说聪明的标志是[不惑],那糊涂的标志则是[知天命],而由聪明转入糊涂的标志则是[耳顺]了,可宝钗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她是由糊涂而再进入了聪明、达到了睿智的最高境界了啊!对于薛家的危机,她早就急在心里、补救在行动上;对于王夫人暨宝玉的三代单传四家维系的危机,她也是急在心里,但却不能在行动上有所表示,只能装糊涂,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荣府已经面临或在贾母死后将要面临的更大危机,她早就洞若观火;甚至对于将来王夫人一旦撒手人寰,宝玉将要独自面对残酷无情的现实,宝钗也考虑到了;最后是一旦元春倒台宝玉将会遭受怎样大的灾难,宝钗当时虽料不到,但也不是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她的生活朴实无华就说明她将来耐得富也守得贫,是个[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的哲人。这样一个超然于聪明与糊涂之上的哲人,一旦遭遇共颛互争的大风暴,一旦受到天柱折地维缺的特大打击,一旦被天塌地陷的灾难打入地狱,她会仅仅是默默忍受吗?她装了糊涂仍躲不过灾难,不逾矩仍遭残酷无情的打击,这天还有天理、地还有地规、人还有人味吗?她虽不会象黛玉金钏睛雯那样七情勃发而激烈反抗,但为什么不能认真思索天塌地陷的根源呢?以她之睿智若能求索出其事体情理,总结出来给后人看,这不是真正的女娲补天的伟大壮举吗?!若果能如此,难道还不是超然于聪明与糊涂之上的睿智吗?咱可以说:即使是老子庄子孔子这些哲人也不过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