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 页 疯谈红楼梦 在线评论 作品缘起 视频讲解 红楼梦电子书  
疯谈红楼梦
疯谈之五十六
发布日期:2019-08-01 10:03:14

宝钗既然并不相信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因果报应神话,那她和薛姨妈也就不可能围绕这和尚的假话刻意作些达到金玉结缘的人为小动作,比如开头的[比通灵莺儿微露意]一回文字就是宝钗之不屑为的小动作,薛姨妈主动向王夫人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日后遇到有玉的方可结为夫妻也是假话。以薛姨妈和薛宝钗这样大家闺秀,明知宝玉有玉、又是贾府唯一的接班人、宝玉的婚姻大事关系到各方利害,若公开求聘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断不至于用这种赤裸裸的求配方式落人笑柄、引人攻讦,只能既泰然处之又潜移默化地展现自已的长处,慢慢地树立自已的良好印象,来让人们特别是贾母宝玉自然而然地接受金玉良缘的现实。尤其在已经先有木石前盟这宝玉黛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事实面前,宝钗母女更不屑为坏人好事的第三者插足、更应注意避免被人误解为[其间拨乱的小丑],这样反而弄巧成拙。薛家是几辈的商人,做事尤其讲策略讲分寸,书中围绕金玉良缘的这一系列有意识的小动作其人为迹象太明显了,不符合宝钗的为人之道,决不是现实中的宝钗真实言行。咱们受作者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神话影响太深,先入为主的副作用大大损害了宝钗形象,真正要理解宝钗一定要去掉这成见才行。

 

由此可以看出刘心武的评宝钗之水平低劣,首先他没记住宝玉没有真玉,宝钗没有金锁,黛玉也不是绛珠草下凡,他认为薛姨妈和薛宝钗所做的都是为了破坏木石前盟达成金玉良缘,由于他把神话假话当真话真事,把作者为了圆这个神话假话而设计甚至杜撰的情节也当成了实事,这就坐成了宝钗的第三者插足的罪名、坐成了薛姨妈王夫人是维护封建礼教破坏爱情的崔夫人的罪名。尽管刘心武把宝钗说得不是那么低俗、把王夫人薛姨妈说得不是那么阴狠,但其实际效果仍然是个第三者插足或其间拨乱的小丑,仍然是封建卫道士,只是加进了自身的利益需要而已。于是宝玉黛玉真成了仙界下凡历劫的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宝钗成了现实中一个极有心计的奸雄,甚至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阴谋家,那他这评宝钗与历来的红学观点大致相仿,没有任何新意,又有何必要拿出来卖弄?

 

咱认为看宝钗首先要看懂她的无情无欲,这无情不是指冷酷无情,而是指她没有一般同龄少女所共有的多情、易动感情,这无欲不是指没有生理上的性欲,而是指她比一般同龄少女更会抑制自已的性欲,正是由于她从不自作多情、决不冲动感情、注意克制自已的六欲,这才形成了人们认为她似乎没有七情的印象。她是真没有七情六欲吗?大家看三十四回中她受混账哥哥恶语中伤时的委屈,那是没有感情吗?她好言劝宝玉,是不懂感情吗?她对宝玉讥她为杨贵妃体丰怯热的反击,是不会表达感情吗?她不是没有六欲,其现实主义的处世观就代表她客观地承认六欲,只是始终把六欲控制在现实允许的范围内而已;她不是没有七情,只是处处注意不暴露自已的感情而已。这就是老庄哲学中的[无欲则刚][无为而治][夫惟不争,则天下莫与之争]的哲理。

 

前面咱说过,书中所论的[情]字已不是单指一般意义上的人情、感情,也不是单指由六欲而伴生的七情,更不是单指两个年轻男女间的爱情,而是指人们善良的合理的基本愿望和理想被残酷无情的现实打得粉碎所迸发出来的悲愤之情!比如宝玉对黛玉香菱晴雯这三个最悲惨的女子抒发的悲情就是这种情,围绕这书中诸裙钗悲剧而迸发出的所有悲愤之情都是这种情,这种情实际上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与严峻的现实激烈碰撞所产生的,是精神不得不屈从于物质而产生的,也可以说是文人们对于社会、家庭,对于包括封建礼教封建理治在内的所有上层建筑彻底绝望而产生的。可是宝钗在这方面却真是无情,她对于黛玉香菱晴雯的悲剧就没产生这种悲愤之情,对于金钏儿的悲剧也没有这种悲愤之情,甚至连同情都不多,所谓宝钗的无情主要是指这一点,宝玉对于宝钗的反感也主要在这一点,如今的红学评论对于宝钗的贬斥也主要基于这一点。如何看待这一点,文人有文人的看法,官人有官人的看法,商人有商人的看法,哲人又有哲人的看法。文人之所以多情,首先基于他们对这些悲剧的同情,基于他们对人性的真善美的衷情,基于他们对违反人性的假丑恶的憎情,基于他们对人类理想境界的向往,基于他们对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欺压的义愤,宝玉就是这类人;官人之所以无情,因为他们的利益完全是建筑于这些悲剧之上的,他们只有对这些悲剧无情才是对自已的多情,若对这些悲剧多情反而是对自已的无情了,王夫人就是这类人;商人之所以无情,是因为他们对任何事物只以利害为考量,他们特别尊重现实,因为他们信奉物竞天择,决不同情现实造成的任何悲剧,薛姨妈就是这类人。但宝钗的无情虽与王夫人薛姨妈有相类之处,却不尽相同,她的无情是哲人的无情,是合乎哲理的无情。

 

若照世俗的眼光看宝钗,她这无情就是没有感情没有人情,就是无情无义的伪君子:若照文人激进的眼光看宝钗,她这无情就是屈从于强者的残酷无情,对弱者冷漠无情,没有仁爱之心的不懂爱情,没有欲望本能的没有人性的无情。可是若照哲人的眼光看宝钗,若用哲理来衡量宝钗,若从维扬情理文化难得糊涂的角度来理解宝钗,就可以看出宝钗这无情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无情,而是哲理意义上的无情,她已经[由聪明而入糊涂],已经是[难得糊涂]层次上的无情,是[道是无情却有情],是[此处无情胜有情]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上面讲过的对这情字的定义,残酷无情的现实一旦与善感多情的主观愿望相冲突,必然会激起人们迸发出哀天怨地的悲愤之情,而宝钗恰恰是特例,残酷无情的现实很少能激发起她的悲愤之情,即使能使她动情,她也能很好地控制这种悲情激情怨情,尽量不使这种愤情损害她的形象、身体、命运,基本做到了[无欲则刚、有容乃大],不管现实社会如何风起云涌、浊浪排空,她是心如止水、淡然处之,又何来黛玉那样的七情勃发而伤身?更何谈金钏睛雯那样的激情反抗而自殒?她最后的遭遇比这三个人还要惨痛,但她的生命力也最顽强,她对家庭对丈夫对社会的积极贡献也最大,在她身上最集中地体现了娲皇女神的可歌可泣可敬可叹,几乎是中国女性最完美的典型,即使是[无情]这一点缺憾,也无损于她的光彩照人,真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啦!

 

宝钗这无情的动人之一在哲理的深奥。人们都知道庄子因妻亡而鼓盆歌之舞之的故事,这庄子可谓无情矣,其实他不是无情而是通情达理,这种通情达理不是指一般的通人情达人理,而是通天情达地理、通世情达物理,他勘破世间万事万物有生有灭的客观规律,看出妻子的死亡只是客观规律使然,不必为之过于伤感,于是用一种迥异于常人的方式悼念亡妻,这在一般俗人看来当然是无情无义、忘情悖义,可深明哲理的人却看出这里才是[此处无情胜有情]。宝钗在这一点上不似庄子胜似庄子,她受的苦难比庄子要大好几倍,她遭的罪全是残酷无情的现实强加给她的,都是有悖于人情天理的,但她对这样残忍的现实仍然要忍受,仍然不形之于情,这还不比庄子通达吗?如前所说,书中的情字全因现实残酷无情而起,有这种悲情是正常的,可宝钗连现实的残酷无情都淡然处之,连这种正当的悲情也要隐忍不发,这是多么不容易多么了不起的哲人啊!

 

由这无情的动人之一引出其动人之二在宝钗比庄子老子还要通达,老子庄子只是从哲理意义上勘破这世界,于是引来他们对现实的不求进取、消极应对,比如庄子的不肯出仕、老子的飘然而去,这老庄哲学虽深奥却颓废,他们是承认现实的永不可知、人类的永远不能战胜现实,于是主张屈从于现实、屈从于强者、不做无意义的改造现实的任何努力。这就不及宝钗通达了,宝钗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她的认识现实是为了适应现实,适应现实是为了取现实为已用,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是为了争取自已的实际利益,是为了给自已的家庭、亲人带来幸福,起码也是为他们减少苦痛。这样一个现实主义的通达,与老庄的虚无主义、逃避现实的通达是有积极与消极的本质区别的。宝钗作为一个女子能够悟出老庄哲理的精华,又能去其糟粕,这还不比老庄更动人吗?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
联系方式:  
评论: *
验证码:
                               
版权所有:红楼疯谭 红疯子疯谈红楼梦 石呆子呆解石头记 苏ICP备12041718号-2 技术支持:宏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