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再将咱另一篇关于红学的论文转过来,以论述在宝钗身上体现出来的维扬情理文化美女文化。
用维扬文化谈红楼
弘扬扬州历史文化是建设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内容,而弘扬扬州的红楼文化则是其中最精彩的篇章。扬州是仅次于北京南京的红楼梦第三发源地,维扬文化是哺育红楼文化的主要源泉,用维扬文化这把金钥匙解开红楼之谜,是我们扬州文化人的专利,如不认真利用,对不起维扬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更对不起幼年曾在扬州生活过、长期生长在维扬文化氛围内、深得维扬文化精华滋养的曹雪芹啊!笔者深研红楼二十年,基本读懂了红楼梦,大体解开了红楼之谜,切身体会到[维扬文化是解开红楼之谜的金钥匙]。今从维扬文化中的情理文化方言文化历史文化诗词歌赋文化琴棋书画文化弹词评话文化饮食文化美女文化诸方面解读红楼,特奉与广大读者共享。
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扬州成为仅次于首都的经济文化中心。扬州有句老话:[吃的盐和米,讲的情和理。]这充分体现了扬州的盐米经济和情理人文。在封建社会中,最要紧的是米、盐、布,扬州是大运河的枢纽,作为盐和米和布的集散中心,与苏州相比,更侧重盐和米,而作为维扬文化的发祥地,更是最讲情和理。可以说维扬文化就是情理文化,她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民间粗俗文化重情轻理,也不同于儒释道文化重理轻情,不同于北方文化过于尚武,也不同于南方文化偏于崇文,是一种讲究中庸和谐不偏激较适中兼顾情和理的文化,因而能为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共同接受,能为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所兼容,这也是扬州在唐宋元明清成为仅次于首都的全国文化中心的原因,当然,扬州人文荟萃、各地文人喜在扬州聚集、扬州文化底蕴深成果多也是原因之一,总之,在唐宋元明清数千年历史中,维扬文化基本上是全国各地方不同文化的共有认同者,这是维扬文化比各地方文化更有较重要地位的根源。红楼梦人们都当言情小说,我却认为是情理小说。这从开篇楔子可看出,作者自云[不过取其事体情理罢了],既不同于四书五经等理治之书,又不同于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历朝野史,还不同于金瓶梅等风月笔墨,更不同于西厢记等才子佳人言情小说,只有说她是情理小说才更合适,所以说红楼文化也是对维扬情理文化的传承和光大。
历史上的曹家除了长期在江宁做织造,还长期兼任盐运使,而盐运使衙门就在扬州,故曹寅常常住在扬州,频繁往来于南京仪征瓜州扬州苏州之间,也曾在扬州主持过康熙南巡的多次接驾,而且曹家与扬州关系密切,财富来源之一就是扬州盐务,亏空主要靠兼任扬州盐运使所得的油水填补,所以曹雪芹的亲戚、奶母、丫环、奴仆中肯定有不少扬州人,说林黛玉是扬州姑娘我不太赞成,但说宝钗和袭人是扬州美女太恰当了!据我考证,薛家是扬州大盐商,薛宝钗是最典型的扬州美女![下面在方言文化美女文化中将具体论证],曹家的清客相公们如单骋人卜固修等大多数是曹寅召集的南京文人扬州文人。处在这样的维扬人文氛围内,雪芹自幼得维扬文化的薰陶,深得情理文化之精髓,他创作这情理小说难道不是受维扬情理文化的启迪吗?从更广义的范畴看,包括淮安泰州镇江南京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淮扬文化的影响区域,南京的秦淮文化也深受淮扬文化的影响,这些都应该看成是维扬文化的广义化啊!所以说红楼梦是维扬文化和秦淮文化的结合产物最恰当了。成长在这样的人文氛围中,必然得情理文化的滋养,所以红楼梦作为情理文化的代表作是与扬州分不开的。书中又说到:[今之人喜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这是作者所以创作情理小说的原因。理治之书空讲大道理,枯噪无味,喜欢看的人甚少;而野史小说风月小说言情小说迎合市民阶层的兴趣爱好,适合他们消闲,大受市井俗人的欢迎。这两种文化可谓各有利弊,一偏于理、一偏于情,一是阳春白雪,因而和者盖寡;一是下里巴人,大受社会欢迎。怎样做到既说理又讲情、既高雅又通俗、既言之有理又广为传诵呢?这就是曹雪芹在反思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后,创作情理小说[红楼梦]的动机啊!寓理于情、借情说理、以情迎众、以理服众、在适合人们兴趣、为人们消闲的不知不觉中讲清了道理,红楼梦确实不同于以往任何理治之书、适趣闲文,她是淮扬情理文化的瑰宝啊!
以上讲的是红楼梦作为情理小说与维扬情理文化的关系。实际上维扬情理文化就是理治文化和消闲文化的有机结合,红楼文化是这种结合的最优秀成果。再看维扬文化中方言文化与红楼文化的关系。维扬文化与其独特的扬州方言载体是不可分的,理解维扬文化需懂扬州方言,理解红楼梦也需要懂扬州方言,因为红楼中大量隐寓暗示比喻是用喈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种喈音是建立在某种语音标准的前提上的,各地方语音标准不同,单个语音表达的意思就不同。所以研究理解红楼中各个用喈音所表达的意思,必须先研究曹雪芹在创作红楼的过程中是采用的何种地方语音标准,还要研究当时社会所普遍采用的语音标准,千万不要用现代的语音标准去研究理解红楼中喈音的意思,因为明清以来普遍的语音标准是不断变化的,民国以前我不知,民国时所谓[国语],是以南京标准音为主的,解放后的[普通话],是以北京标准音为主的,若曹雪芹创作红楼时不是以这两种语音为标准设的喈音,我们现在用这两种语音来理解书中的喈音就会引起歧意甚至误解。比如红学索隐大家王国维认为宝玉的[玉]字隐[欲]字,由此认为红楼在倡导悟透人欲的危害,引导人们灭欲悟空,是宣扬佛教,这就是运用语音标准不同带来的岐意。在北京标准语音中[玉]和[欲]是同音同韵,而在扬州方言中[玉]和[欲]则不同音,在苏州方言中[玉]和[欲]又同音了。如今的普通话中[玉]和[欲]都读[yu],而扬州方言中[玉]读[yu],[欲]却读[yiao],到了苏州则[玉]也读成了[yiao],所以理解这个喈音必需先研究曹雪芹当初创作上是用的北京方言还是扬州方言还是苏州方言,才能有个正确的结论。现在看来王国维是用的北京方言来理解的,而曹雪芹的原意中宝玉的[玉]并不隐[欲],红楼是现实主义为主,不是宣扬禁欲悟空的,这里用北京方言或苏州方言理解都不妥,还是用扬州方言理解更贴近原意。又比如薛蟠所作的打油诗,其中一句是[女儿乐,往里戳。]这就是用的扬州方言,因为只有在扬州方言中[乐]与[戳]完全合韵,而在北京方言和南京方言中[乐]与[戳]不是一个韵,这从薛蟠的扬州口音上可以看出薛家是扬州人,而且从喈音寓意来讲,是扬州大盐商![薛]隐[雪],这是护官符中明言的,古代的谢家才女把下[雪]拟化为[撒盐空中],可见[雪]又隐寓[盐],薛家应是大盐商。从书中看,薛家不大象内务府的官商,领内帑采办宫中各项需费,那样不好从中大把渔利,要受内务府辖制,不可能成巨富,另外如有此官方背景,则不需倚仗贾府这靠山,只有盐商布商有钱没势,需巴结贾府为靠。其实曹家才是领内帑为宫中采办物品的官商,从曹家与盐运的鱼水关系来看,曹家不与盐商打交道是不可能的,大盐商不巴结曹家更是难以想象的,所以我认为薛家为大盐商合情合理,宝钗为扬州美女也完全合情合理。[此话题在美女文化中再论]。书中用扬州方言隐寓的地方还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贾政隐[假正],贾赦隐[假邪],这是我考证出来的事关红楼隐何真事的大关节大隐寓大比托。贾政的政隐[正]是一致公认的,贾赦的赦怎么隐[邪]呢?这用普通话语音标准北京方言标准是根本讲不通的,只有用扬州方言才讲得通。扬州方言中没有翘舌音,[赦]不读[she],而读[se],[邪]不读[xie],而读[ce],在扬州人听来[赦]与[邪]是一个韵,很容易相通的,更有趣的是雪芹怕读者看不出,又把贾赦配了个邢氏,[邢]字不但有耳朵旁,而且与[邪]形似,这就补充了贾赦隐[假邪]的喈音寓意,在荣府,大房意味着[邪],二房意味着[正]。大家要说:雪芹为什么要这样隐寓呢?这关系太大啦![政]与[赦]隐[正]与[邪],首先表明这两兄弟不和,[正不容邪、邪复妒正],康熙早闻曹寅兄弟不和。这说明贾政的生活原型是曹寅,而不是曹頫,贾赦的原型是曹寅的兄弟,而不是曹頫的哥哥,贾母的原型是曹寅的母亲康熙的乳母,这就一下子把红学与曹学联系起来对应起来了,解开了红学与曹学的对应关系之谜;再一个表明曹雪芹不是简单地写贾府兄弟不和,而是把这上升到[正邪不两立]的高度来认识,这就不是通过贾族写曹家,而是通过贾族写皇族内部的[正不容邪、邪复妒正,必致搏击掀发,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是写康雍间雍正与其兄弟暨政敌之间的你死我活之争了!他是把贾母比作老康熙,把雍正与其兄弟比作政与赦即正与邪了,当然谁是[假正]谁是[假邪],不过[胜者王侯败者寇]而已,最重要的是康熙这真[假母]一旦过世,若[假正]压倒[假邪]而拥正了,宝亲王弘历这[假宝玉]就成了[真宝玉]了!如此大隐寓大比托大讽剌只有用扬州方言才听得懂悟得出,只有我们扬州人才能通灵啊!所以我说扬州人解红楼之谜有专利权,扬州方言是解开红楼之谜的金钥匙,学习维扬文化是研读红楼文化的必修课!
此类用扬州方言才能理解的隐寓在书中还有许多,仅举以上三个例子就可见懂扬州方言对懂红楼的重要性,不懂扬州方言易误解红楼,懂扬州方言则更易理解红楼。因为红楼创作之时的语音标准与现在不一样,更接近扬州方言,也因为曹雪芹当时可能主要是用扬州方言写作红楼,这是红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不弄清这些就不好给这些喈音寓意下定论。明末清初的文坛是什么语音标准,这要研究当时通行的韵律,我不好下结论,但从唐诗宋词元曲明话清书来看,与如今的普通话语音大不相同,尤其是如今的普通话北音味太浓,翘舌音特多,而当时的语音中南音味较重,翘舌音较少。在明清时文人多聚集在扬州南京苏州杭州一带,所以文坛上南音较多,又由于从地理上看扬州居于中,既能被北方人接受,又能被南方人接受,所以当时的通行语音标准中带着很浓的扬州方言味道,其特征就是和扬州方言一样翘舌音少。再者曹雪芹幼年时也可能生活在扬州方言流行的家庭环境中,这也会决定红楼中的语音标准偏于扬州方言。对于理解红楼而言,扬州方言较北京方言苏州方言更具优越性,只有南京方言可与之并列。而且据我了解,南京方言近百年来变化也很大,北音的影响要比二百多年前多多了,二百多年前的南京方言要更接近扬州方言些。总之,扬州方言在解读红楼中喈音寓意时的优先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暂且先谈这些,容后再谈。 |